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写作指导

论文写作前的准备工作

时间:2022-12-27 20:29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在期刊写作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其实是在投稿之前的谋划。我们需要想清楚投哪个期刊、用什么研究方法、选什么研究主题,做到有的放矢投稿,不然只能是劳而无功。

  一、先选期刊,再拟选题

  论文能否先写了再说?答案是不可以。因为当前学术生态严峻,所以我们需要先选择好期刊而后拟定选题,方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投稿命中率。

  (一)形势严峻:C刊发表的学术生态

  从形势上来看,当前期刊发表的学术生态越来越严峻,这点我们可以从期刊论文的年度发表量中看出来。

  以教育学领域的某本C刊为例,论文年度发表量在2009年之前呈现波动上升状态,并最终在2009年达到峰值464篇,而后大幅减少,2021年仅发表论文108篇,数量差距悬殊。更夸张的是同领域的另一本C刊,它曾经是双月刊,最高发文量达到每个月1600多篇,之后逐年下降,到2021年的时候年发文量仅有68篇。

  这说明近些年文章发表数量越来越少,但与此同时投稿量越来越多,供远远大于求。众所周知,研究生在逐年扩招,仅2021年招生人数就突破了110万。不管是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所需,还是在校青年教师在“非升即走”背景下的职称评定,亦或是各类课题的结题,都需要文章的发表。比如有些省份评正高职称需要六篇C刊,评副高职称需要三篇C刊,因此大家都瞄准了C刊,而普通刊物或者一般核心期刊的作用则越来越小。正因如此,当前文章产出越来越多,但文章刊发越来越少,投稿难度与日俱增。

  (二)高契合率:稿件命中的法宝

  如何才能提高稿件命中率呢?关键就在“高契合率”。我们需要做到文章与稿件的高度契合,“先看再写,以销定产”。

  一方面,要看期刊的发稿周期和面向的群体。首先看发稿周期,即看期刊属于月刊、半月刊、双月刊或者半年刊中的哪一类。如果C刊是半年刊,就意味着一年才出两期,发表文章数量本来就不多,其中多数又被学术大咖以组稿的形式给占据,所以不适合大家投递。如果非要投,不仅浪费一年时间,而且削弱了文章的前沿性。其次,要看期刊面向的读者群,根据对象定制选题。比如写“一带一路”相关文章,就需要看哪些刊物愿意发此类主题,有相应的读者群体。

  另一方面,也需要了解期刊风格和导向,掌握它的选题特点和方法特点。选好期刊后,需要做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要充分了解期刊的定位,明确它偏好的研究方法是定量、定性亦或混合研究,研究领域是经济、政治或文化,有针对性的提出合适的选题,以此来提高命中率。举例来说,如果一本刊物只收定量研究的相关文章,那么思辨研究的文章写得再好也不会被录用,因为努力的方向已经是错的,没有做到有的放矢。

  二、找准选题,写出新意

  很多人遵循上述思路,但依然没有成功发表论文,原因就在于没有找准选题,写出新意。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到的。下面给大家提供几个建议。

  (一)善用期刊选题指南

  大部分期刊在每年年初时,都会公开本年度的选题指南或者计划,里面基本涵盖未来一年的选题重点,也会有一些新问题的提出,这也就是所谓的“文献焦点”。大家可以在年初的时候将自身领域里的选题全部整理一下,借助“热力图”等工具了解哪些选题是热点。针对这些热点选题,结合自身研究兴趣和研究方向找到结合点,继而写出新意。

  (二)把握趋势,写出新意

  除了期刊提供的“文献焦点”,我们还需要关注政策热点。尤其对于做社会科学研究的人,政策热点是不可忽视的。比如最近刚刚结束的二十大,我们需要了解它的相关政策热点,同时要关注其中与自身学科相关的重要问题。平时也要经常看政府的相关报纸和网站,了解政府工作报告里中与本学科相关的计划、从领导讲话中了解政策走向。归根到底,就是要学会抓住政策的“大”选题,然后结合自身能力和研究习惯进行具体的“小”选题。

  (三)在实践中总结反思

  选题的新意不仅要从文献和政策里面找,也要从实践里找。关注实践的重点、难点,多请教、多调研,反推研究新意。如果大家实践经验很丰富,可以直接观察实践中存在的难点,总结反思、如果经验不足,把握不好重点,就需要多请教他人。

  以我个人为例,今年六月份突然有编辑通知说要写“卓越工程师”相关的文章组稿,时间紧急只有半月左右,但是我个人并不熟悉该领域。于是我紧急联系该领域的专家、老师、学生进行访谈。因为学校有卓越工程师培养班,所以确定访谈对象为在校生、毕业生、相关任课老师和教务处老师,具体了解他们在学习、教育、培养的过程中的感受。

  通过这三十多位访谈对象,我发现大家对“卓越工程师”培养问题的观点非常集中和相似。大家普遍认为在“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过程中,“实践”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但与此同时也被大多数人忽略了。并非是学生不想参与“实践”环节,而是因为没有条件、没有机会、没有时间,所以最终“实践”环节就成为走过场的形式。此时,我发现“实践如何能够实现”是一个很重要且有意义的研究问题,因此立刻确定文章的研究主题就是“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实践上的难题如何解决”,重点关注实践上的难点。最终这篇文章发表在《中国高校研究》上面。

  在此也和大家分享一个反例。我的一位学生,因为在学校负责学生的就业创业相关事项,所以想写相关主题的文章,但是一直发表不了。核心原因就在于他没有找到实践中存在的难点,没有用心的去总结反思,只是闭门造车。而省时省力的方法应该是去访谈相关的学生和老师,从具体实践中找到问题,继而拟定合适的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