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写作指导

国外期刊论文写作与投稿的四个策略

时间:2022-11-30 21:14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本节将简单介绍国际人文社科名刊发表的四大策略:眼界、视角、积淀与阅读。

  一、眼界:放眼世界

  眼界就是要放眼世界,眼光看远一点,不能只盯着中国本土,放眼世界反而能够为中国带来帮助。比如在全球疫情这一大背景下是不利于中国学者发声的,很多问题都是比较尴尬的,但这时候反而更要说出自己的观点。我们不仅要把文章发在祖国大地,还要把声音传向世界,要让国际能够听到,这样效果才是最好的。如果学术话语往来难以进行,切断对话反而对中国更为不利。要放眼世界,不能只立足于中国。

  为什么当初发文章的时候,我很少发国内的文章,是因为国内的刊物有限,外语类刊物更有限。而且审稿周期不甚规范,很多老牌刊物、很牛的刊物,他们的审稿周期对投稿人来说真的很不友好,做法上非常不专业。

  二、视角:错位发展

  视角的错位发展,即当别人都在做同样一件事情时,你便可以考虑不做这件事情。比如很多人都在做语言预测的时候,你就不要再做语言预测。很多人限制于理论研究时,你可以做一些实证研究。当大多数人都在做实证研究时,你就要做理论研究,我觉得这样是最好的。

  现在很多人都在研究共同一个问题。比如世界上很多人都说病毒就是发生A国的时候,那你可以反过来验证,证明其并不是发生在A国,这就是一种错位的视角。

  三、积淀:终身学习

  这一点看似讲得有点远,其实并不远。就我个人来说,我现在写文章速度明显慢下来,因为我不想再发论文了。有会人说我这是“何不食肉糜”,是变相炫耀。其实不是这样的,早在2011年我就已经不太想发表文章了。因为我意识到若是被迫写作,这样写出的文章哪怕最终得以发表,总有一天当自己回头再看时也会很难受。你不想再看到那篇文章,当初写那是因为生计所需。我不觉得这是“凡尔赛”,因为这确实令我痛苦。比如你面前摆着好几篇自己写的文章,但偏偏这篇文章看着难受,为什么?因为这是为任务而写作。但如此一来,写完不发就又积压了很多文章,那么,这些文章放在哪里?这些文章可以在日后作为习作拿给学生们看,让他批评,不刊发出去,所以我现在写作速度降下来了。

  学习的过程是持续的,论文写作也是一样。比如王峰教授,他现在的主攻方向是英语学术论文的写作。通过身边这些人的举动,你会发现这样一件事:有些人明明已经是教授了,还要专门研究如何教学生怎样写作。这就是他终身学习的过程,而且他研究的这个事情特别重要,必须让学生们知道如何写作,而这也要求他必须有一个积淀的过程,而且必须要终身学习。

  四、阅读:批判性思维

  我们的写作风格也会发生改变,改变写作风格不代表他一定要去盯着某一个人,依照他的文风去写,其实可以从其他方面下功夫。比如,我们有时候在写作过程中,不知为何突然能够写一些句子出来。在认知科学里,这种情况叫“representationalism”。有些时候这种表征主义其实是不对的,至少在我身上不是这样。写东西时大脑里浮现出一句话,赶紧将其写下来,但是写出来之后,发现这个句子并不是我刚才想的那句话,和刚才想的完全不一样,这是一个“languaging”或者说“translanguaging”的过程,这其实与Stephen Kelly以及英国伦敦大学华裔学者李嵬教授所讲的都是一致的。写作是个创造性的过程,你没想到自己会写出那样一个句子,但这个句子不可能是凭空产生的。那么,这一句子是如何产生的?其实这源自平时的阅读积累。比如我最近看了《纽约客》(The New Yorker)和《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可能我只是随便翻阅,但是《纽约客》的文章写得极其有深度。此外还有《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这本我也要推荐给大家。如何写好英文学术论文,有时候甚至要超越常说的“句子分析”层面,功夫要下在阅读中。

  以上三本是我向大家推荐的刊物,如果感兴趣可以看一看。当然,大家应带着批判的观点来看,因为毕竟是外刊。外刊的话,首先语言肯定是非常地道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比国内那些所谓普通的英文阅读杂志要好很多。但是要批判性地阅读,比如《经济学人》中设有“中国专栏”,你看的时候就会发现:哦,原来别人是这样看我们的。这时候你就要思考,该怎样反过来告诉他们不一样的中国故事,这一点极其关键。我在国外的时候,朋友们都会订阅这些刊物。他们看完后,我便马上拿过来看。但是大家一定要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因为这些刊物本身就是带有批判性的,对于一个批判性作品最大的尊重,就是你报以同样的态度。比如《经济学人》高度批判,那么你也得批判,不能因为他说他们构建出了一个怎样的世界版图,将某一国家的某一政策描述如何,你就认为就是这样,就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如此一来写文章也没有什么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