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写作指导

扎根理论方法的模型阐释写作范式

时间:2022-11-02 22:25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作为质性研究方法中的典型代表之一,扎根理论因其“自下而上”(即从原始资料中生成理论)的研究特点(或优势),在如今的社科类研究中被大量使用。也许正是因为该方法本身更“接地气”,实际的操作难度也相对“较低”,加之其质性研究的本质属性也使其论文的写作具有一定的章法可循,致使此类论文的数量在日渐飙升的同时,论文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写作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更是越来越多。总结起来,这些问题大致集中于如下几个方面: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如数据资料来源不明,后续研究设计不符合规范等)、研究过程思路混乱(如三级编码的操作流程不规范、范畴推导缺乏依据等),以及对于模型阐释缺乏深度(不知从何入手,无话可说)。

  对于上述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如果说前两方面的问题尚可以通过短时间的范文学习得到解决,大部分作者往往在第二、三稿中便能将这些问题予以修正,那么“模型阐释”则已然成为令很多作者“头疼”的一个部分。这主要是因为,无论是前期的准备工作,还是具体的三级编码操作过程,二者其实都具有一定的操作规范,其论述往往也遵循着一套较为固定的模式与套路。相比之下,“模型阐释”则是在具有明确写作范式的扎根理论类文章中不那么“有据可依”的一个部分。

  然而,不那么“有据可依”并不意味着“无据可依”,与前期准备与三级编码过程中的严格写作范式不同,“模型阐释”中的“据”,在某种意义上更多是写作思路上的模式(这也是它相比其它二者更难把握的主要原因)。在此,笔者从自身日常审稿工作中的经验出发,结合相关优秀范文,尝试对扎根理论中“模型阐释”部分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与分析。

  一、“模型阐释”的基本理解

  (一)“模型阐释”的概念与目的

  一般而言,扎根理论类的研究论文遵循着质性研究论文的基本框架,大体分为“前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范畴提炼及模型构建”“模型阐释”以及“结论”等六大部分。其中,所谓的“模型”,即是研究者在通过三级编码提炼出初始范畴、主范畴以及核心范畴之后,依照核心范畴与各个主范畴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图表的形式将这种关系呈现出来。从位置上来看,“模型阐释”位于正文的最后一个部分,乍一看似乎像是对前文的总结,是不那么重要的部分。但事实远非如此,如果说三级编码的规范程度奠定了文章的“下限”,那么模型阐释的深度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章的“上限”。

  从论述内容上来看,对模型的阐释实际上是对已经得出的研究结果(通过三级编码得出的核心范畴及其囊括的各个主范畴)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与阐释。这不仅是扎根理论在形式上的硬性要求,更是此类论文对自身内容深度的一种必要升华。换言之,虽然我们通过三级编码所提炼出的各个范畴是完整(有模型)且逻辑自洽的,但归根结底,这些数据仍然只是一堆范畴的拼凑,作为研究所得“理论”,它显然还不具备生命力。也正是在这一层面上,“模型阐释”的存在实际起到的即是“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对所得“模型”中的各个维度与范畴进行深入的论述与阐释,读者得以理解整个“模型”构成的内部逻辑。与此同时,整个“模型”及其所体现的理论架构也由此更为立体、丰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模型阐释”也可以理解为对“三级编码”所得结论的效果验证。

  (二)“模型阐释”不应囿于“模型”本身

  需要注意的是,“模型阐释”绝不是对“模型”本身的阐释。在许多作者的扎根理论文章的写作中,对“模型”的阐释往往局限于“模型”本身。最常见的情况便是,作者在画出模型图后,在之后的“模型阐释”部分中,逐条对核心范畴及主范畴展开描述(注意,不是论述)。换言之,即是对“模型”已经前文“故事线”中已经存在的信息再次加以描述,过程中始终在模型的“一亩三分地”打转,这么做的结果必然是“理论性不足”或“论述缺乏深度”。显然,此处对于“模型”的阐释,实际上绝不能只是对“模型”本身的阐释,而是要跳出“模型”,从一种更宽广的视角出发,审视“模型”中的相关内容。

  二、“模型阐释”的具体写作思路

  在对“模型”及“模型阐释”是什么,以及它们在扎根理论论文中所起到的作用如何有所了解后,自然有必要说明的是,应该如何展开对“模型”的阐释。

  (一)由内而外:立足“模型”向外发散

  前文虽然提到,“模型阐释”不能局限于“模型”本身,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阐释的过程中应放弃对“模型”内部结构的论述,或脱离“模型”展开论述。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且不切实际的。“模型”的构成实际上是对整篇文章的凝练体现,无论从“模型阐释”本身的要求,还是从写作逻辑的角度来看,对于“模型”内部各维度(各个主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主范畴与核心范畴之间的内在关联的阐释,都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对于这一点,很多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基本都能够涉及到。但与此同时,论述中还是会存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比如,作者有时在论述中仅仅停留在对各个维度本身的论述而忽视维度与维度之间横向关系,或是索性连各个维度本身的阐释都无法达到,只是在前文“故事线”的基础上稍作扩充。上述这类写法所导致的问题,便是“模型阐释”过于宽泛、空洞,理论深度不强。

  高质量的“模型阐释”,一定是在对“模型”本身各维度的论述基础之上,向外发散开去,在论述过程中使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来支撑自己对“模型”的阐释。之所以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是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我们跳出“模型”时,实际上是在对该“模型”背后所体现的某一学术问题进行论述。因而,“模型阐释”实际在此转化为了对特定学术问题的探讨,使用引用也是理所应当的事了。在此举出一例:

  图1中选取的是《“一带一路”推动中外旅游国际合作的路径———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一文中“模型阐释”部分的一段论述。从中可以看到,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实际上始终立足于“合作发展”这一主范畴,同时不断向外扩散,使用已有的研究成果来支撑自己的论述。这种论述思路在“模型阐释”中是十分高效且必要的。

  (二)由外及内:通过已有研究验证“模型”有效性

  除了在阐释过程中使用引用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在“模型阐释”环节中,理论性的体现很多时候是需要通过已有研究成果对“模型”所体现结论进行验证的。换言之,我们通过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等一系列流程所得出的研究发现,是否符合目前对于该研究问题的研究成果?或者说,我们的研究是否得出了前人研究所没有发现的新结论(这种情况更好)。对于“理论验证模型”这种情况,在此也举出一例:

  图2中所展示的是选自《消费者低碳消费行为的心理归因和政策干预路径:一个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一文中“模型阐释”部分中的论述。图中红色方框标注部分,即是“理论验证”的一种典型做法。在此,作者在对模型的基本情况进行概述之后,紧接着指出,自己的研究符合了前人研究中的某一理论。这种做法不仅从学术视野的角度出发,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更是直接提升了该“模型”的内在理论性。总结来说,这种做法就是“模型阐释”中跳出“模型”的一种典型做法。实际上正是想要说明,“模型的阐释”应当跳出对“模型”本身内容的论述。

  除了上文提及的两种思路,对于“模型阐释”的写作当然还有其他思路,在写作扎根理论类论文时,可时刻注意学习范文。学习范文的一个好方法,便是在读到模型阐释这一部分时,暂时不往下看,而是对后续的写作思路进行思考,“如果是我,后续的模型阐释会从哪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在脑中大致构思论述思路后,再去阅读范文中对模型的具体阐释,找到与自己预想中存在偏差的部分,思考自己的论述思路,以此来达到学习范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