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9 22:40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一,什么样的论文是好论文
哲学始于惊奇,科学源于追问,科学就是不断地追问并解答[10] 。笔者曾反复追问自己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论文是好论文(抑或是差论文)?读者当然知道,回答一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唯一的答案。过去,笔者曾认为, 好论文就是未知/已知之比值高的论文,并认定,应该写短一些的论文,向分子而不是分母的方向增加字数,这明显 是个创新性的标准,也似乎是个大家都重视、都认可的标 准。现在,笔者觉得还需要强调另外一个标准,就是逻辑性。逻辑流畅的论文,让人读起来感觉舒服,像暑天大汗淋漓 之后喝了冰镇汽水一样。这种想法来源于作者的许多学 术经历。
例如,对逻辑实证主义的认识。尽管逻辑实证主义被认为是哲学或科学哲学的一个过时学派,学者们有了更新的学派去追寻,如后历史主义、实在论、经验主义、后现代主义[1,8] ,但作者觉得,体育科学的发展进程缺少了逻辑实证主义这一课,这给体育科学的长期发展带来了隐患。恰 如运动员的发展过程,如果一个运动员缺少青少年时期良 好的、扎实的基本功训练,日后的长期发展总会磕磕绊绊, 显露出缺乏扎实基本功的破绽。本研究认为,科学的发展, 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文化的熏陶,不能搞跨越式,必须一 步一个脚印。
再如,逻辑流这个词。笔者曾邀请时任北京大学某系的主任ZXL教授于2012年5月16日到北京体育大学的一 个学术论坛做讲座,给他出的题目很简单,“你想讲什么, 就讲什么”。结果他选择了“***研究与论文写作”作为主 题。讲座中,他特别强调,从研究设计、方法选择、搜集数据, 到形成研究报告,都要有主线意识。论文要注重逻辑和线 性,成文要流畅贯通。他反复使用的一个关键词叫“logical flfl ow”,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主要是因为,他用更 加准确、简洁、清晰的语言,表达了笔者长期以来对好论文 的半模糊半清晰的感受和体验。其实,无论是计算机编程 的逻辑流图,管理学中的鱼骨图,还是学术论文中的研究 框架图,表达的都是同样的有序递进关系。
又如,钢轨无缝连接技术。中国高铁举世闻名,成为 中国经济发展的标志性成果。作者从2017年1月28日的 一则电视新闻报道中得知,高铁的快速和舒适取决于一项 核心技术,即无缝钢轨,其基本原理是用牵引车将在工厂 预制好的500 m钢轨滑行到指定的无砟轨道,然后进行焊 接,成为一条没有缝隙的钢轨。无缝钢轨焊接中的应力放 散工序能防止无缝钢轨热胀冷缩。这条新闻报道立刻让 笔者联想起好论文,尤其是好的系列研究论文或好的长篇 论文(通常是博士论文)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各项子研究 之间的过渡应非常平滑流畅,没有颠簸和跳跃,使读者很 容易理解。而差论文,则常常出现逻辑跳跃,增加读者的 认知负荷,令读者费解。
总之,创新性和逻辑性是好论文的两个重要标志。本 文主要关心的是研究的逻辑性问题。本文将从单项研究 的来龙去脉开始,过渡到连续研究的起承转合,最后延伸 至证据积累的有序推进,从3个层面讨论体育科学学科发 展中的逻辑性及其紧密关联的证据链。本文希望借此讨 论提示,作为一个清醒的体育科学研究者,应当使个人层 面的单项研究、个人或团队层面的连续研究以及团队层面 的证据积累成为一个具有微观逻辑性和宏观逻辑性的递 进过程,以逐渐接近和全面解释研究问题的本质特征。
一篇实证研究论文的主干通常包括前言、方法、结果、 讨论、结论5个部分①。前言的目的是说明研究问题的来龙去脉,通常需要依次分别阐述研究价值、研究背景和研究构想3类内容,明确回答读者关心的相应问题。表1列 出了前言部分应该讨论的内容、需要回答的问题、常见的 编写位置以及体育科学实证研究论文在前言各部分的逻辑顺序与常见不足。
二,单项研究的来龙去脉
一篇论文,开宗明义,应当首先说明研究主题是如何成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为什么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并从理论发展、实证检验或实践应用3个方面阐述研究主题 的重要性或紧迫性。为了使读者充分理解研究问题的来龙去脉,作者常常 需要对研究问题涉及的核心概念给出明确的抽象界定和操作界定。抽象界定是指对研究问题的本质进行概括,解释研究问题的内涵,并将某一研究问题与其他研究问题 区别开来。操作界定是指将研究问题转化为变量,并说明 对该变量进行可感知的测量方法[14] 。例如,就智力而言, 抽象界定可能是学习的能力,也可能是适应的能力,信息加工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抽象思维为核心的综合能力;操作界定可能是韦克斯勒成人(儿童)智力测验的分 数,也可能是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的分数。再如,就耐力而言, 抽象界定可能是人对紧张体力活动的耐久能力,也可能是 机体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特定强度负荷或动作质量的能力;操作界定可能是3 000 m跑的时间,也可能是12 min跑的距 离。前人研究中对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可能有所争议,但 研究者应当明确指明本研究所遵循的界定。核心概念的 明确界定有助于明确所提出的研究问题。
回顾前人研究可以采用时间线索,即按照前人研究的 时间顺序进行描述;也可以采用问题线索,即按照前人研 究的理论、应用、方法、主题等线索进行描述;当然,也可以 将时间线索和问题线索综合在一起进行描述,如,不同时 代研究问题、主流理论、核心争议、重要方法的演进与嬗变。而一篇差的文献综述是线索无厘头,即没有任何主线的拼 凑在一起的一篇篇前人研究论文的摘要。
回顾前人研究之中或回顾前人研究之后,研究者应当 对前人研究做出明确的、有说服力的评价,特别是需要详 尽说明前人研究的不足或是已知与应知之间的差距(gap), 因为这正是自身研究的切入点。评价部分应占有足够的 篇幅,不能用一两句话敷衍过去。许多论文的通病是述而 不评,在需要进行详尽评价的地方仅仅用“前人对此鲜有 研究”之类的一两句套话来说明探索某一主题的合理性、 正当性或重要性。而读者希望知道的却是,是否是因为这 个问题根本就不具有学术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所以才会出现“前人对此鲜有研究”?是否是因为已有前 人成果可资借鉴,如果缺少极有说服力的理由则不必再劳 神劳力进行跨样本效度的考察?抑或是对这个重要问题 难以开展研究而作者想出了方法上的通达之路?抑或是 对这一理论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阻碍了学术的进步?还是对这一实证问题的研究结果差别很大,导致应用时出 现困惑?总之,作者需要对为什么做该研究做详细的佐证 和有力的说明。其实,“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这个 词虽是约定俗成,但有时却会误导研究者,使他们感觉论 文这一部分的重点是叙述前人研究,而“研究评价”(research evaluation)这个词才更准确地代表了论文这一部分的重点。
为了说服读者相信自己所提出的观点,论文作者应当 尽量旁征博引,有理有据地说明研究问题的理论价值和应 用价值。引证的参考文献应该尽量多地选取高水平期刊 发表的高水平论文,尽量多地选取最新研究成果(即当年的、 近3年的或近5年的研究成果),特别关注有争议的研究成 果,并做必要的讨论和评价。我们或许可以假设,一篇论 文引证的论文质量(标准之一是发表该论文的期刊影响因 子)越高,该论文的质量也越高,两者之间有正相关关系(相 关系数当然不会等于1)。
许多体育科学实证研究论文①缺少研究假设,有些研 究缺少明确的研究假设。例如,一项关于排球运动员接发 球过程中视觉搜索特征的研究报告在前言的最后部分写道:“因此,本研究针对排球运动员接发球的过程采用时 间阻断点按照认知特征将一个完整的接发球过程分为两 部分,探讨不同水平排球运动员接发球过程中的不同环节 视觉搜索特征的差异,全面揭示优秀运动员接发球过程中 视觉搜索模式的转变,更准确、客观地评价排球运动员在 运动情景中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 这段话已经勾画出了研究的核心任务,但是,缺少接 发球过程中高水平排球运动员与低水平运动员的视觉搜 索将会出现何种差异的明确假设。
其实,研究假设是整个研究论文的主线和鱼骨,是研究的价值所在。具体而言,研究假设是论文前言部分的最 重要演进以及论文其他部分的最重要开始。假设的质量 和检验假设的能力是科学性的重要标志[11] 。但遗憾的是, 体育科学明显缺乏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的学术传统。
三,证据积累的有序推进
一个有意义的研究主题,例如,如何控制心理疲劳,如 何防止运动损伤,如何利用基因进行选材,有氧锻炼与抑 郁控制的剂量效应,往往不是一个研究者、一个研究团队 短时间能够厘清的。因而,需要多个人、多个团队沿着同 一方向进行长期探索,这便牵涉到学科领域研究主题的证 据积累问题。例如,当一名研究者称锻炼是良医或锻炼可 以控制抑郁时,别人会问及甚至会质疑,你有证据吗?你 有多少证据?这些证据是强证据,还是弱证据?你有证据 链做支持吗?
体育科学研究的证据思想可以借鉴法律学的证据思想。证据的重要性从司法判决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众所周知, 无论是诉讼当事人提起诉讼的过程,还是法官的判案过程, 均必须提出确凿的证据,这些证据必须经得起被告的质疑 和反驳。死刑判决,更是慎之又慎,不但需要证据的支持, 还需要强证据和证据链的支持。作者认为,科学研究在有 些方面也像法律判决,观点、理论、结果、结论也需要证据、 强证据和证据链的有力支持。胡适先生所说的“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用精辟的语言概括了这种科学的求实精神。科学的以理服人必须建立在以据服人的基础上。在研究中, 在论文中,我们需要不断追问自己(当然也可以追问他人) 的是:证据在哪里?是弱证据还是强证据?有证据链支持 吗?
证据是个法律术语,指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科学 研究中,证据可以分为引证和自证。引证是指在论述过程 中引述他人学术观点或研究结果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或某 一理论。
自证是指公布自己的研究结果,以支持自己的观 点或某一理论。强证据指较难进行反驳的证据。例如,剂量效应的证 据就强于组间差异的证据[10] ,因为随着自变量在量上的 有序变化,因变量也产生了相同或相反方向的有序变化, 这就使人更难反驳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
证据链也是个法律术语,指一系列客观事实与物件所 形成的证明链条。作者觉得体育科学研究也可以借用这 一概念。证据链的构成需要至少满足以下3个要求:1)有 适合的证据,即证据必须具有可采性(与案件事实具有关 联性;证据形式和取证方式为法律所许可);2)证据能够证明案件的证明对象(需要用证据加以证明的案件事实);3) 证据之间能够相互印证,对案件事实排除了合理怀疑。
体育科学研究中的证据思想还可以借鉴循证医学 (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的证据思想。循证医学的 核心观点是医疗决策(即病人的处理,治疗指南和医疗政 策的制定等)应在现有的最好的临床研究依据基础上做出, 同时也重视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证据是循证医学的基石,遵循证据是循证医学的本质所在。而治疗研究的依据 按质量和可靠程度可分为以下5个等级(可靠性依次降低):
1级:按照特定病种的特定疗法收集所有质量可靠的随机对照试验后所做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
2级:单个样本量足够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结果。
3级:设有对照组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的研究。
4级:无对照的系列病例观察,其可靠性较上述两种降低。
5级:专家意见。
考虑到体育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 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调查和实验,因此,作者特用图 1概括体育科学研究为运动实践提供依据的强度。
显而易见,不同学者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评价某一项研 究或某一类研究所提供的科学依据的强度,图1仅仅是从 因果关系角度评价一项实证研究提供的证据力度。一般 而言,调查研究只能提供相关关系的证据,即使是大样本 的调查研究也是如此。采用交叉滞后设计的调查研究即 便提供了实证相关和因前果后的证据,也仍然缺乏因果 关系的第3个重要条件即排他解释。因此,调查研究在图 1中只能列在因果关系证据的较弱位置(但这并不妨碍调 查研究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理论价值 和应用价值)。就实证研究而言,实验是考察因果关系的 最可靠方法。因此,所有实验类证据均列于调查类证据之 上。由于中国的体育社会科学没有形成实验传统,中国体 育科技类学术期刊发表的体育社会科学论文中实验的比 重相对较小,因此,在积累因果证据方面明显薄弱。另外, 本文之所以将调查研究元分析的综合和对RCT元分析的 综合分别列于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的最高端,是因为这些 对多项元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的论文(如Johnson等[19] )或著 作(如约翰·哈蒂[9] )涵盖了诸多单个实证研究及对单个研 究的元分析,具有更好的可重复性或可靠性,提出的证据 更加难以反驳,因而有助于了解某一领域研究的汇聚性成 果或解决科学研究中出现的争议。
例如,Hattie(2009)[18] 曾提出,在影响学生学业成就 的6大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而学校系统的影响 相对较小(图2)。也就是说,学生上什么学校并不那么重 要,遇到什么样的教师才是最重要的。Hattie历经15年潜 心研究(对815项元分析的综合评价)得出的这一结论以 几亿名被试、52 637项研究、815项元分析、138个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因素为据,其证据位于图1所示证据链的上方 (尽管52 637项研究中有许多不是RCT实验),确实相对可靠,难以反驳。
需要特别指出,图1显示的8个层面的研究尽管在提 供因果关系证据力度上有强弱之分,但在研究贡献方面难 有大小之别,任何一个层面的研究都有可能对认识自然 规律和社会规律做出重要贡献。调查研究尽管位于图1 的下方,但调查研究寻找的相关关系,很可能成为实验研 究的探索方向。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如民意调查,人口普 查),可以为政府制订的政治决策、经济决策和社会发展决 策提供重要依据。有些问题的探讨由于科学伦理限制,不 能进行实验研究,只能开展调查研究,例如,吸毒诱因的研 究,自杀诱因的研究,濒死体验的研究等。凡此种种,均说 明调查研究的重要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发展理论、寻找证据、积累证据 的循环过程。体育科学研究在这3个方面均有巨大的改 进空间。积累证据,从个人研究的角度,需要有明确且狭 窄的研究方向,需要心无旁骛、持之以恒的韧劲,需要一步 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向前推进的阵地战,而不是打一枪换 一个地方的游击战。因此,需要限制自己申报课题和撰写 论文时使用的关键词数量和突出这些关键词的专业性[15] 。
四,结语
阅读一篇好论文时,读者往往会从论文中的逻辑性和 证据链中感受到作者说服的智慧、思辨的力量和理性的 光芒。回顾某一学科或整个科学的发展历程时,读者更是 会惊叹人类智慧曾经达到的高度,而这些成就均需要逻 辑性和证据链做底部支撑。逻辑性和证据链体现出科学 研究的基本功。而任何基本功,不是一门课程促成,也非 三年两年练就。多听、多读、多想、多练之所以是老生常谈, 是因为很少有人做到,却又是科学研究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三类主流的论文摘要比较
下一篇:论文如何通俗易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