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9 22:13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在日常的电话回访中,尤其涉及方向论证/选题策划的相关内容,不少作者的疑惑是无从下手,找不到灵感,对于学术研究而言,这确实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性问题。我们没有必要将“灵感”进行趋于形而上的过分解读,因为就每个研究者而言,个人的成长、阅历各有不同,所获取灵感的方式、途径也存在差异。虽然没有标准化的固定模式,但仍有一些规律可以梳理、汇总。结合《做研究是有趣的——给学术新人的科研入门笔记》(作者:刀熊,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公共管理博士)一书,我们总结了以下七种获取“灵感”的方式,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内驱动力: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是帮助我们克服研究中重重困难,顺利完成研究项目(论文/课题)的兴奋剂。扪心自问,时间一直是消耗品,所谓人生苦短,既然都是耗损,何不把它放在自己在意且乐意的事情上呢?诚如文中所说“作为一个研究者,正是因为你的不同和有趣才造就了你学术产品的不同和有趣。”就要尝试选择让自己能兴奋、冲动的学术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常常来自于带有独特性的个人经历,比如一次户外探险,又或者某一事件的追踪调查。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具备这种内驱动力的研究者从一开始就非常清楚“我”要做什么。当然,现实往往并不按既定的剧本来发展剧情,很多人即便攻读了硕士、博士,也是迫于家庭环境、社会生存等压力,并非是兴趣爱好的驱使。从某种程度上说,“随波逐流”(此处无贬义)就是大势所趋,好容易削尖脑袋,钻进了学术象牙塔,却发现该做的事完成了,而想做的事是什么,反而朦胧模糊,恰恰这一问题已经被忽视了N多年,猛地再提出来,倒觉得措不及防、忐忑不安。这种困顿、迷茫亦是再正常不过,需要做的是“交给时间”,保有耐心与信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学术领域。即便读博士,才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也完全来得及,可以充分利用前两年的博士时光来探索和建立自己的兴趣,由兴趣(点)慢慢培养拓展成爱好(面)。
二、原始矿藏:文献资料
借用仓央嘉措的诗句,文献,你查与不查,它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且有增无减。仿佛星辰大海,这么近又那么远。其实,我们不必将“文献”曲解为多么高深莫测,平心而论,它就是一个巨大的矿坑,是无数前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产。倘若没有这些文献,我们如何能详尽地学习到前人的方法,汲取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借以反思进取呢?借助现代科技,我们处于“知识大爆炸”的信息时代,获取文献资料较之以往已是天壤之别。通过简单的一两个关键词,便可以获悉有没有人或者有多少人研究过。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想要研究什么,造成这尴尬局面的背后,有一点可能恰恰正是我们读得文献太少。若想实现“走出去”,一定程度上首先要具备“引进来”。由此来说,“灵感”多是基于经历和现有知识的积累,并非刹那间的“灵光一现”。看得越多,想得越多,概率上来说,产生的new ideas也会越多,进而说也就越有选择性,通过大胆尝试去确定我们的兴趣点。甚至于很多当先的困惑,是在积累到一定量的文献阅读之后而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当然,这里又会存在一个悖论,即要掌握多少文献,读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在过往的课程中,我们也就这一问题展开过具体讨论。若偏执地将“读文献”视为(论文写作)的前提条件,实际是机械化的理解。现实中,“读”与“写”是不可分离的,不宜一分为二分而论之,而要结合考量。即在读(文献)的过程中放手写(论文),又在写的过程中针对(选择)性地读。若将“读文献”放置在整个学术之路上来审视,那前文所说的“多多益善”亦是合情合理的。
三、必要场域:学术会议
尤其对于刚入门的学者而言,参加学术会议,是获取研究“灵感”必不可少的重要场域。基于《做研究是有趣的——给学术新人的科研入门笔记》一书作者的个人经验,他认为在这一点上,国内应该多效仿美国,他们的学术会议务实且高效,非常有助于学者之间互动,进而产生很多新的想法。在学术会议上,我们听到的是来自全国甚至全世界该领域高手的最新研究。相比之下,对于这些前沿信息的获取,能在“读文献”上节约很多时间。因为,(优质)学术会议上的会议报告,很快就会成为顶刊上必须要读的学术论文,而在学术会议上学者们不得不把自己持续研究了几年(甚至更多时长)、写了二三十页的一篇学术文章,在相对较短促的时间内(15~20分钟)高度凝练地讲出来,而我们所听取的恰恰是经过浓缩的精华部分。不仅如此,我们还能面对面的见到作者本人。在人际交往中,会制造一些可能性,实际上,这些与会的(主讲)学者就是我们未来论文所投期刊的主编(或外审专家)。
四、学业途中:课程作业
这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博阶段,为了完成课程也会时不时要进行结课论文(课程作业)的撰写。相比(美国)社科类博士生来说,基本上前两年的每门课都要写一篇结课论文,差不多占整个课程30%左右的分数,最后一节课还要模仿学术会议在班级内做一次研究报告来进行答辩来。其实这些结课论文都是积累素材的一个过程,可以帮我们逐渐了解某个领域内的部分研究,这种“片段式”的研究,乍一看比较分散,但若能将它们有机地串联起来,反倒能为自己构建出一个专业领域。自己的兴趣,积累素材和思考,从而能为自己构建出一个更大的专业领域。经历博士生前两年的课程,一是能帮学生了解某个学科内那几个最重要的分领域,另是能为将来专攻某一个具体领域做准备。由此,建议国内还处在博士前两年上课阶段的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每一门课的结课论文来发展和建立自己的研究兴趣,这些“课程作业”都是我们今后科研之路的基石。
五、交流对话:向从业者取经
对于实践性学科来说,跟从业者进行学习交流也非常可能会收获一些重要“灵感”。比如拿管理学科来说,本身管理就是一件需要身体力行的事,与其坐而论道,不如实践出真知。当然,这里并不是说“道”(理论)不重要,而是强调固然做理论研究也很重要,但最终的试金石还是要落到现实实践中去,如果与现实脱节,那所研究理论的价值何以体现呢?虽然我们很多人没有做个其中的管理者,但在与他们的沟通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现实的真实难题又或是最新型的管理方法、模式、技术等。要知道,毕竟学术理论来自于实践最终还有回到现实中去指导实践。因此与从业者们进行接触,通过交流对话向他们取经(比如做实地访谈等)不失为一条捷径。
六、结伴同行:(同学/同行)相互切磋
致力于学术之路,虽然很多时候是苦闷的、压抑的,但有一点,我们要心知肚明,即这并非是一个人的战斗,那还有什么好自怜自艾,感慨万千的呢。就把读博来说,三五成群,总有一直努力日益精进的小伙伴,这些小伙伴在几年之后可能会是该学科的学术新秀,他/她们是我们这几年学习中难得的成长陪伴。有很多机会可以聚在一起谈论各自最近的新领悟,比如读了哪些好文章,又或者对哪个题目发生了兴趣,最近参加了什么学术会议等等,原本相对单一的信息源就扩展出很多的触角,针对学科的话题就多了不少维度,而“灵感”很多时候就产生于这种同学/同行之间的相互切磋中。
七、教学相长:学生的反馈
当然还有很多已经就职的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是最理想的状态。比如我们所教授的课程正好就是自己的研究方向,如此一来,既可以把自己的研究特长施展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在课堂上找到很多接下来研究的新灵感。比如一个班有15个学生,可能会写出15个不同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结课论文。假设每篇论文都会至少涉及到5篇以上的文献综述,而我们可能并未读过学生们所提及到的某些文献,恰恰是这些学生的反馈,让我们发现了几篇新的学术文章。一旦又有了新奇点,那说不定带着学生,就能由小论文拓展到一篇期刊论文。由此说来,结合教学实践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环,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教学相长”的内在意蕴。
以上,是我们联系日常工作内容并结合书籍做出的总结。研究“灵感”的产生离不开“兴趣点”,而兴趣的培养并非朝夕之间,需要倾注耐心并付以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开放心态,在脚踏实地低头行路的同时,也要时刻保持与外界的联系,多听多看多尝试,好比回到儿时隆冬大雪天,我们在室外堆雪人,只要不停歇,雪人终究越堆越大。
上一篇:论文如何界定研究的问题
下一篇:综述论文写作法则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