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写作指导

教育论文选题的几个方法

时间:2022-10-10 22:20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对于我们高校教师来说,从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寻找论文选题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比如,进入“十四五”时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系是怎样建构的?目前,“双一流”高校正在进行中期检查,那么,双一流高校建设的绩效评价问题也是一个不错的选题。另外,本科教学的课程结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课程结构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如何等,以及最近经常提到的“四新”,即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都是可以研究的具体问题。当然,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还有很多内容可以研究,比如民办高校高等教育的治理问题、民办高校的公益性问题、民办高等教育的立法问题、民办高等教育财政支持制度的研究等。接下来,我将结合案例进行简单说明。

  一、关注耳熟能详但说不清楚的教育问题

  可能许多高职院校的老师都会面临“双高”建设中的问题。比如,职业教育治理中的混合所有制问题、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制度问题,以及目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问题。为什么要发展职业本科教育?职业本科教育与通常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该怎么发展?分析一下目前的发展路径和策略是否正确……这些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目前全国有近40所职业学校升格为职业本科院校。那么,职业本科教育该怎么展开,职业本科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模式都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在此背景下,厦门大学的别敦荣教授写了这样一篇文章。也就是《中国高教研究》今年的第八期刊登的《学术本科、应用本科和职业本科概念释义、办学特点与教育要求》。每个月的一号,杂志会在公众号上推送本月的目录,很多读者看到该文章的标题,就表示非常感兴趣。我们提前一周将这篇文章用微信推送了出来,当天的阅读量就达到了1.6万,突破了以往文章阅读量的最高峰。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从教育的实践中寻找问题的重要性。当前,学术本科、应用本科、职业本科这些概念耳熟能详,人人都知道,但是这些概念间的差别是什么,可能很难有人说得清楚。在实践中发现了研究问题,那么具体应该怎样去研究?别敦荣教授这篇论文的一稿大概有1.8万字,他把学术本科、应用本科和职业本科等概念进行了全面梳理。这些内容大多是我们司空见惯、耳熟能详的概念,可要怎样把其内涵、教育要求讲清楚,就考验作者的功力了。

  二、培养将实践问题转化为学术问题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教育改革或教育发展的实践中确实存有很多具体问题,但这些问题本身并不能自然成为研究问题。现实问题是不能直接变为学术问题的,我们要对这些现实问题加以提炼,从而推导出研究问题,这一过程需要一种学理上的转化。确立一个学术问题,首先需要提出学术上的疑问,然后经过学者的研究探索的过程,给予学理上的回答。所以每一位对教育科研有兴趣的教师,都需要练就一种素质,或者是说磨练一种能力,即能够在具体和抽象之间不断切换,将司空见惯的日常现象转化为学术研究。在学术研究中,特别是在教育研究中,我们要逐渐培养这种能力。

  给大家举一个非常简单、耳熟能详的例子。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遭遇的现象。想必每一位老师在工作岗位上,在集体生活中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但是,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什么?从一个和尚、两个和尚到三个和尚,体现出了数量的变化,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我们该如何利用这种变化,怎样将其概念化,怎样用学术语言加以表达?

  比如将其理解为一个由1至3组织规模问题,就能将这一概念抽象化了。组织规模越大,人们越倾向于搭便车,倾向于坐享其成。个人的贡献很难被其他人有效识别,这就意味着做多做少都一样,容易出现集体行动的困境。集体行动的理论认为,如果公共物品的收益被组织中其他未持续付出贡献的人所分享,那么另外的人就有可能选择不付出,因为付出与不付出在集体行动中所享受到的利益是一致的。这就是我们日常说的“大锅饭”“干多干少都一样”,也就是所谓的“搭便车效应”。我们可以再用结构主义、功利主义、建构主义的理论,去解释个体与集体的利益博弈的问题,这样就将日常中司空见惯的问题转化为学术问题。

  三、关注带有前瞻性、引领性的重大实践问题

  《中国高教研究》是一本非常关注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重大实践问题研究的期刊,经常组织主题策划来回应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的重大关切。比如,2019年年底新冠疫情爆发后,我们在2020年4月1日的第四期杂志上,推出了两个栏目:高校在线教学研究与高校医学教学改革。大家可以试着想一下,一本月刊杂志组稿、编校、印刷的时间周期,一般要在一个半月左右。如果倒推来算,若是一本杂志4月1号出版,那么意味着早在2月中旬的春节期间,也就是疫情刚刚爆发时,我们就开始关注“高校在线教学”这一问题了。记得当时,经常听到的一句口号就是“停课不停学”。除此之外,我们还关注到疫情突发情况下的医护人员,特别是医学教学该如何培养医疗卫生人才。为此,在当年4月1日推出的第四期杂志上,我们进行了这两个专栏的研究。实践也证明,这两个专栏的影响不俗,文章的影响远超同期其他文章。截至6月30日,这两个专栏文章的下载量最高达到了1.416万,文章引用量最高也已超过300,都是相当高的。

  再早些,我们杂志在2016年上半年举办了“关于本科高等教育普及化问题的研究”。想必大家知道,目前我们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达到51.6%。正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是在2019年,但是在2016年我们就进行了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专门研究,进行了关于一流大学本科教学的研究,同时也针对中等收入陷阱与教育投入问题做了相关研究。

  现在看来,这些专题研究都带有很强的前瞻性、引领性,所形成的研究成果不仅产生了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和实践的指导价值,有些研究还得到了重要领导的批示,对资政产生了影响。

  四、关注值得研究但被长期忽视的教育问题

  再来说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本科生成绩单的问题。各位高校老师肯定都是接受过完整高等教育的,很多都是博士毕业。我们都知道,在高等教育各类人才的培养中,本科生是各类人才的基石,即“以本为本”。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实际上直接影响到后续人才(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人才培养质量”其实可以从很多视角切入,比如,可以从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和岗位需求、行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展开,也可以从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从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来研究等。研究“人才培养质量”的视角是很多的,但有一个视角却被长期忽视,即本科生的成绩单。

  从小学入学开始,我们就有了自己的成绩单,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后,我们会将成绩单交给父母,告诉他们自己的学习成绩。当大学毕业时,学校也会给我们证明自己四年学习生活的成绩单,我们便会拿着成绩单和个人简历来到各种用人单位。成绩单是四年学业的证明,也是市场的一个标识,用人单位会查阅你的简历、你的学习成绩。每张成绩单上都承载了我们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效,承载了众多教学过程要素。每一张成绩单都能体现课程设置,开设了哪些课程,哪些选修,能够反映出一个学校教学管理的水平。但在教育研究过程中,成绩单似乎被长期忽略了。

  兰州大学最近开发了一个本科生成绩单的数据库,借助数据库的资源支持,发表了系列文章。他们通过成绩单研究学生的学习成绩,研究学校的课程设计,研究学校的教学管理。这就是一个“怎么去发现问题”鲜活的案例,也就是透过成绩单,去分析和挖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等问题。目前各大高校每四年就会修订一次人才培养方案,而成绩单对此有何体现?比如同一学校、同一专业2010年的毕业生和2014年的毕业生,两个人在成绩单上的具体差别体现在哪里?除了分数高低外,课程设置上有没有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只能从中看出两个人的分数不同,那么这重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又该如何体现?通过成绩单,我们其实能分析和挖掘高校人才培养当中的很多问题。

  大家可以想一想,成绩单问题是不是长期被我们所忽视的问题?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其实暗含着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而这些研究问题就这样从我们的眼前,从我们的身边溜走了。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五、关注比较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杂志还开办过一些“比较研究”的专栏,比如关于中美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美国是世界上公认的高等教育强国,因此在国际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中,美国一直是研究和关注的热点。但是,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视角来看待美国高等教育的经验和做法?特别是我们应该如何全面解读美国高等教育政策和获得的一些数据和资料,来研判美国高等教育和中国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格局中的方位,以及如何比较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方面的差异、距离……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我们杂志和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组织了两期中美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的系列文章。通过这些研究,希望对中美高等教育有较为客观的比较。

  以下为该专栏的部分文章:

  借鉴与超越:中美高等教育比较研究的审思

  中美高校科技人才规模与质量比较研究

  普及化阶段中美高等教育结构的对比分析

  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中美高校学生资助比较研究

  关于引用美国高等教育数据的讨论——兼论中美高等教育比较与借鉴

  六、关注社会转型下的大学转型

  大学转型问题也是现在高等教育实践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家都知道,现代社会正处在一个转型的时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想必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领域也拉开了转型的帷幕。从过去的外延式的发展转变到现在提倡的内涵式发展,这是一种转型;从过去的制度设计的缺失,到现在提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一校一章程,这是一种转型;从过去坚持多年的人才培养模式,到现在提出“四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这是一种转型;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这种定位上的变化,这是一种转型;民办高校在盈利、非盈利之间进行选择,推进独立学院转设,这是一种转型;从过去“铁饭碗”的教师聘任,到现在的准聘制,这是一种转型;从线上教学到现在的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教学模式,这也是一种转型。其实,现在高等教育的发展都伴随着大学的转型,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话题,所以我们也开办了关于大学转型发展研究的专栏。

  以下为该专栏的部分文章:

  大学转型发展的时代呼唤

  哈佛大学三次转型:美国世界一流大学生成的历史经验

  第四次转型:中国高等教育从大到强必然选择

  大学转型发展与人才培养转型

  最后说几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实践类选题,比如高校教师流动治理中的价值冲突与研究、我国在线高等教育的国际比较及推进策略,以及如何适度布局博士生规模研究(我们杂志对此开设了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专栏)。关于民办高校的研究,比如民办高校上市的历程、影响及对策等。关于大学深度教学的内涵、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区域高校分类的评价,现实的审视与路径的研究,也都是我们教育改革发展中常见的实践问题研究。可以研究实习问题,比如如何促进高职教育实习形成较高的质量。关注医学院校合并现象,现在很多医学院校基本上都与综合大学合并,如北京医科大学合并至北京大学,与之对应的,医学院校合并后对本科生质量有什么影响?与之相似的,还有独立学院的转设,它的动因、困境与对策都可以研究。不论是职业院校还是应用本科院校,都经常提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那么就可以再研究一下校企合作法制化的目标框架与制度供给等。此外,预聘期青年教师的组织认同与组织承诺研究也是我们教育实践中发现的具体问题。

  小结

  关注教育实践时,我们就要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这对培养问题意识来说极为重要。胡适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做人要在有疑处不疑。”我觉得这句话讲得非常到位,我们如何做学术研究,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一定要在“不疑处”生疑。正如北京大学阎凤桥教授所指出的,在知识的链条上要善于发现它的缺口在哪儿。只有懂得这一点,才能够提炼出我们的研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