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写作指导

学术研究论文写作为何需要想象力

时间:2022-09-08 14:14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这一节,我们主要来分享一下学术研究论文写作为何需要想象力。

  一、引子:两个案例

  在讲这个之前,我们先讲两个案例,这两个案例都是最近已经发表的文章。第一个是关于钟南山的案例,具体内容是:2020年至2021年的疫情期间,大家除了被钟南山与新冠有关的专业性发言所折服之外,其体育事迹与健身号召也得到了上至政府官员、下至普通百姓的广泛关注与回应,甚至被民间建构成主掌健康的“门神”。这些内容在网上都可以搜索得到,引发我们的一些思考。钟南山作为一个医疗行业的公众人物,他的运动形象及所达成的体育动员,已经超越了绝大部分体育专业人士,甚至形成了“钟南山说不动我就不动,钟南山说动我才动”的一种现象。为何他在这一段时间内会具有如此大的号召力?这个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它的形成逻辑是什么?对于这个逻辑的认识,能为后疫情时代媒介社会中的体育动员提供什么样的启发?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如果你缺乏想象力的话,会怎样,如果有想象力的话,又会怎样?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北京冬奥会期间谷爱凌的案例。具体内容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谷爱凌无疑是中文网络中最具流量收割能力的运动员。因为只要一打开手机朋友圈,满屏幕都是谷爱凌的相关信息。但如果仅仅论竞技影响力,在上述时间段里,她显然不具备流量收割机的条件,因为同时期还有更受国人关注的男足输越南、女足亚洲杯夺冠等,后面这些话题性事件应该更具有影响力。不过总体来说,谷爱凌的关注度还是呈压倒性胜利。即便不从这个角度,单就冬奥会而言,中国短道混合2000米接力夺冠、四朝元老徐梦桃16年坚守终圆梦、苏翊鸣文体两丰收、隋文静/韩聪力挫俄罗斯三组合等等,这些其实都应该跟谷爱凌具有相当的舆论收割能力。但是为什么人们对谷爱凌更为关注?当我们在讨论她的时候,又在讨论什么?

  二、常规回答及引发的批评

  针对以上两个案例,如果缺乏想象力的时候,我们会怎么回答“为什么钟南山、谷爱凌更受关注”?很多人会认为:因为钟南山很有名,因为他是医学领域的权威,因为他有辉煌的运动经历,因为他年龄很高,八十多岁了,又很健康,所以我们关注他。对于“谷爱凌”,人们会回答:因为谷爱凌是归化运动员,因为她被斯坦福大学录取了,因为她竞技实力很强,因为***妈很厉害等等。如果是这样回答的话,就可能引发一系列批评。比方说,我们按照上述回答写了文章去投稿,会引发出一些什么批评呢?如果形成上面这样的结论,别人就会说:这些你不说我也知道,你花了这么大的功夫只是想告诉我一些常识吗?明显理论深度不够。

  这些是青年教师和在校学生群体投稿时最经常碰到的事情。投稿的时候会有人说,理论深度不够,达不到C刊的要求,之后被退稿。这里面其实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涉及到定量和质性研究关注的“因果”问题。为什么钟南山这么有名?大家为什么会这么关注谷爱凌?其实就是想要找出这个问题的原因。一般来说,如果是做定量研究的话,可以通过限定变量来探讨因果关系。但是对于上面这种开放性的问题,变量是很难限定的。做质性研究的时候,相对来说比定量研究更开放,变量的限定也更难。目前,大部分质性研究成果仅仅凭借“朴素的经验”和“空洞的直觉”,有时候可能会借助一些“时尚的方法”,比方说扎根理论、QCA、民族志,还有文本分析等方法,来呈现我们的结论。但是回头来看我们的结论,还是跳不出“朴素的经验”和“空洞的直觉”。那么,质性研究该如何超越朴素的经验和直觉思维层面,提出更有想象力的因果回答,进而进行理论阐释?这就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想象力与学术研究

  关于质性研究的想象力,我们可以去网上查。比方说,百度的解释是“为了艺术或者知识的创造的目的,而形成有意识的观念或者心理意象的能力”。这里需要我们注意,我们讲的学术的想象力,跟艺术的创作比方说科幻电影,它是两回事儿。大部分同学和老师都听过一本书,米尔斯写的《社会学的想象力》。他在这本书里面提出:“当你具有社会学的想象力的时候,那么就具备了一种将微观个体焦虑与宏观社会结构相联结的视角转换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能够穿透具体经验现象的能力”。这段话好像很抽象,对于这种学术的想象力,用一句很直白的话,就是说我们看了某一篇质性研究的文章后,看完之后会有一种什么感觉?就是一种拍大腿的感觉,一拍大腿,你怎么想得到,我为什么想不到?你讲的很有道理。这个就叫做想象力,这种想象力既具有学术的解释力,又是未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所达不到的。

  具有学术想象力的学者能够看清更广阔的历史舞台,看到杂乱无章的经验现象之后的运行逻辑。通过这种方式,个体焦虑被集中体现为明确的公众困扰。比方说,为什么大家这么关注谷爱凌?这个也被称为“个体焦虑”。如果老师们、同学们看到过《体育科学》上发的这篇文章的话,就会发现这种个体焦虑其实已经成为一种公众的困扰,叫做“集体焦虑”。通过学术想象力,个体焦虑被集中体现为明确的公众困扰,从而促使大家参与到公共论题的讨论中去,进而认识和改造我们的世界。

  讲起来很抽象,这种想象力能够培养吗?是天生的还是后天顿悟的?有些人说,这个学生有想象力,另一个学生的脑袋是个榆木疙瘩,没有想象力,甚至会认为想象力是天生的。以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来举例,我们在小学课本里面说,牛顿在苹果树下面被苹果砸了一下之后,他就突然想到了苹果为什么会砸它,是因为万有引力的作用。实际上是怎么样的?实际上不是这样。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其实是基于哥白尼的日心说以及布拉赫的天文观测,再往后就是开普勒的天体三定律,最后在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万有引力。所谓的顿悟,其实是站在前人理论与现有经验之间比较下形成的结果。

  有可供借鉴的培养学术研究想象力的方法吗?米尔斯及其后来者以及我们在前面做的一些质性研究的论文里面,就提到三种可能。一个是具有看到经验现象与常识之间张力的能力。我们看的经验现象跟常识不一样,就有可能会提出一个好的问题,进而形成具有想象力的结论。二是具有批判性看待已有文献研究思维过程的能力。质性研究是为了发展理论,而不是在现有理论里面“炒剩饭”。看待已有文献缺陷的能力,就会决定我们想象力的程度。三是具有将经验现象与相关文献展开理论对话的能力。目前,质性研究方法里面能够与之相对接的就是扎根理论,扎根理论做得比较到位一点。扎根理论强调过程的可呈现性、可重复性、可追溯性。其他的方法,比方说民族志、文本分析、QCA,我们很难从中看得到这些能力。在形成理论的过程中,扎根理论是如何基于经验与经验、文献与文献、文献与经验间的连续性比较,以及采用远端比较、近端比较、反面比较等分析策略,对所讨论的问题进行猜想性溯因比较的?这里面有几个概念,一个是远端比较,一个是近端比较,一个是反面比较。

  我们先讲近端比较,比方说看到足球的旋转,这个时候我们就把足球的旋转跟乒乓球的旋转或者是网球的旋转做一个比较,看有什么共性,有什么差异性,进而形成新的观点。这就是属于近端的比较。远端比较就不一样了,我们讲到的“运动成瘾”,涉及到时间、频次、频率以及强度等等。要想把“运动成瘾”解释清楚,我们有时候可能需要去思考,一个熟练的钢琴或者一个熟练的吉他手,他们是如何通过时间、频率、频次维持等来形成自己的熟练程度?或者是形成“成瘾”。这就属于远端比较。还有反面比较,我们认为运动员具有很强的领导力,这种领导力的形成过程是怎么样的?这个时候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去看一些没有通过运动就形成领导力的人。这就是反面比较。如果我们能够在经验与经验、文献与文献、文献与经验之间的连续比较的过程中,运用远端、近端或者反面比较等分析策略,,就有可能形成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