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3 10:04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很多人面对写作感到困难重重、无法下笔,或出于某种原因无限期拖延甚至中断,大部分人讲这些困难归因于缺乏一般写作方法、技巧、灵感或天赋。然而我们却忽视了不利的外部环境和内心困扰。曾被《泰晤士报》盛誉推荐、美国多所大学教务长联合推荐的《高效写作——突破你的心理障碍》一书中,著作者从七个方面剖析了学者在学术论文写作中的一些常见心理误区。
一、我要写一部“巨著”
在平常的写作中,不少作者在由选题阶段,便欲苦思冥想出一个“空前绝后”的研究方向,以力求写出一篇标新立异的“鸿篇巨著”,继而在一众“凡夫俗子”中脱颖而出。但是,学术论文只是一篇有内涵、有意义,达到专业水准即可的文稿,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产出一篇超凡脱俗的“巨著”,完成一个前无古人的研究。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写作心态,多是由于好高骛远的心理在作祟,试图成为该研究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写出令其他研究都黯然失色,乃至失去存在意义的论文。长此以往,对作者自身学术能力的成长以及同朋辈之间的学术交流,都会产生破坏性后果。一方面,它使我们的实际成果达不到自己想象中不现实的标杆,于是摆出一种犬儒的的姿态,决定“浑水摸鱼”。另一方面,它还会让我们贬低其他人的文章,证明其他人也写不出“大作”,以将注意力从自己看起来不怎么样的作品上转移开来。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陷入好高骛远的状态中时,不妨后退一步,重新思考:我真的需要每一篇文章都能填补一项空白吗?还是说,只是需要用学术论文写作来澄清某些概念,以为自己的研究领域做贡献?从我们自身所处段位来说,后者与我们的身份地位更为匹配一些。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说,其实我们要做的不是证明写出证明自我价值或是填补研究空白的“大作”,而是能够与其他优秀成果同居一架的论文。因此,我们要学会摆脱好高骛远的束缚,学习用另外一种视角来看待自己:尽自己所能为当下的对话做出贡献。在这场“对话”的过程中,包含着“对过去的洞见”,同时至少输出一部分自己的观点,以供后来学者讨论。
二、我是滥竽充数的人
与好高骛远背道而驰的,则是认为自己是一个滥竽充数的人:反正又已经有那么多的人与我同功一体,也有那么多的研究和我的观点不分轩轾,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也不少,没有必要追求创新,能够发表就可以了。好高骛远使我们拔高了作品,而滥竽充数则贬低了我们自己。有一个词说得好——既自大又自卑,滥竽充数就会让我们成为这样的人。我们越是以为写作全是关于自己——我们的能力和洞见——我们就会越觉得软弱无力。
但是,认为自己滥竽充数是出不了成果的。写作是自我敞开的过程,进行自我审视、批判和评估。一般我们认为,作品水平是衡量“自我”的标准。不过,出成果要求专注于写作本身,而不是我们自己。我们要专注于把该说的说明白,而不是想要营造什么形象,或是达到什么效果。所以,要想实现高效的写作,首先需要接纳自己偶尔滥竽充数的心理,这样才更容易将注意力转移到写作本身。因为学术写作的要点是
做出贡献,而不是证明自我价值。“作品水准”与“作者价值”没有必然联系,普通作者依然有可能在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我们要牢记,写作中重要的是作品,而不是我们自己。我们永远是学徒,学习怎样做到更好,完成更好的作品。
三、处理完其他事才好动笔
在写作之前,我们总想着在静下心来动笔之前,应该先把所有的其他任务都处理完。但这种思维往往让我们陷入“明日复明日”的怪圈之中。因为在大部分时间里,其他事情永远做不完,而且只会越来越多,总有想不到和不想做的事情砸到我们头上。
难以摆脱此种怪圈的一个原因是,论文写作总会伴随着不安:能否发表?导师那边能不能通过?而“太忙”正是一个可以推脱的借口,这一借口可以让我们避免直面问题本身。但搁笔时间越久,我们就感觉越糟糕,也越难捡起来,如此一来,便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不过,“太忙”既是真实的感受,也是由自己创造出来的障碍。因此,要想破除“处理完其他事才好动笔”的心理误区,关键在于:论文写作不只是一项烦人的琐事,它是一项自愿的责任——我们需要出成果,以便在自己选择的领域里获得成功和快乐。只要我们勤动笔、少压力、出成果,在友好的环境里写着我们关心的话题,而不是当做平常琐事,写作就可以带来快乐和回报。在无数工作上的杂事让我们忙得团团转时,学术写作正是一种特权。如果我们能每天写一点,哪怕很短的时间,完成其他要做的事情也会容易很多。
四、对读者怀有敌意
从选题构思到投稿送审,或是到论文答辩,害怕被拒、受到批评,都是学术写作的一大障碍。但是,当我们害怕读者皆是敌人的时候,论文送审或是毕业答辩就仿佛是狼入羊群,评审专家可能会将我们的辛勤努力贬得一文不值。但害怕受到抨击的另一个后果是,我们会努力让自己的文章无可指摘,但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如此一来,便会形成一种极端的学术写作:故弄玄虚、大言煌煌、干瘪无物。
也就是说,很多人在这里容易产生两种写作心理:一是被别人理解、尊崇的不现实的希望;二是论文受到否定的恐惧。与其他不利于学术写作的心理一样,对读者怀有敌意所引发的恐惧会伴随着写作的每一刻。但这种恐惧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学术研究的一个特点就是持续不断地审阅。在正常情况下,他人的批评,尤其是编辑、导师的意见,对于文章来说都是有益无害的。但是评审过程必然不会是温情脉脉,它会给人不安全感,这种感觉有时也是真实的。所以,我们需要想办法应对看似冷酷、严厉的评审制度,与其和平共处。
为此,《高效写作——突破你的心理障碍》一书中给出了三条战胜此种“敌意”的策略。一是牢记作品受到负面评价,不代表我们自己也受到了批判。我们需要“去人格化”,因为负面评价是针对作品,而不是我们。二是换一种思路,我们不妨怀着获得有益反馈的希冀,把批评看成一种馈赠,如此便会让我们的文章更上一层楼,而不会对其有所损害。三是找一个友好的、可信赖的真人来替代想象中的敌意读者。
五、把自己与其他人比较
“比较”无处不在。从幼儿园开始,老师们就给我们打分,多数人都擅长拿高分。我们一直期望凭借着努力,自己总会成为班上的第一名。但令人痛苦的事实是,我们不可能总是“领头羊”,或者一直“全班第一”。不管如何努力,我们都很有可能还是在某些方面赶不上某些人:我们可能发了很多文章,但不是最好的期刊;我们可能发了最好的期刊,但数量少一些;我们可能只出了一本书,而别人都出了好几本了;我们可能也写了好几本,但出版社没有别人的有名;我们可能已经在知名出版社出了十本书,但影响又没有某人的大。
诸如此类“望尘莫及”的攀比不利于我们出成果,甚至会让我们一事无成。它让我们总是盯着别人科研成果的优缺点,对自己的作品感到不安全、不自在,直击我们对学者身份的自我认知。而应对这种破坏性的比较,第一步就是承认“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领头羊”岁月或许成了过去时。有的人比你文采好,有的思想深刻,有的比你高产。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接受这个事实,然后放弃执念。不管比出来的结果是好是坏,执着于排名比较是给自己上了枷锁,用想象中的写作不足来评判自己不会有好结果。
六、追求完美开篇
有的人写作非要想好完美的开篇,做到最好的“龙头”,然后才能动笔。更有甚者,如果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写出糟糕的东西就会很难受,想要确保在写作的每个阶段,自己的语句表述都是完美无缺的。所以只能盯着几乎空空如也的屏幕,花费大量时间反复调整、润色几个句子,最终又因自己写文章需要那么长时间而越发感到灰心丧气。
坚持完美开篇的人多是试图一上来就把研究问题解决,而不是边写边想。实际上,揣摩词句正是一种沉思的过程,目的是把想法、主张、证据有效地排列起来。而这一点之所以会变成大多数人的写作心理误区,是因为他们都错误地认为, 只要写好了开头,整篇文章就会奇迹般地顺利完成了。
应明确,写作是分阶段的,初稿本就该是一团糟。在初稿阶段,就应信马由缰,想什么写什么,与研究主题、研究问题相关即可,不用去考虑语法、文采、标点,不用担心连不连贯,只管这一节有什么话要说。不要费尽心力地寻找一个完美的句子,要接受初稿总会很凌乱的事实。因为写作的目标不是开篇,而是完成初稿,初稿可能是一团乱麻,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却是理应如此。如果你陷入了“追求完美开篇”的写作误区,那就把完美主义的劲头留着,用到修订阶段。
七、详尽地收集材料而耽搁写作
不可否认,优秀成果需要熟悉相关领域的文献。在此思维下,我们在写作中面对那么多没读过,甚至没有听说过的专著、论文、思想和作者,不免感到不堪重负。但是,当我们在经过一番检索、阅读之后了解了一个研究领域发展、融合、分化的经过,于是开始不断地下载文献,生怕遗漏重要文献,并在不自知中沉浸在详尽地收集文献资料而迟迟不动笔。
如果你已经花了几天、几周、几个月的时间“为动笔做准备”,但是连前言、文献综述都写不出来,那么你真正害怕的可能并不是遗漏重要文献,而是前面所提到的读者即敌人、写不出“大作”等心理。果真如此,引用数量再多也对动笔无益。因为“绝对”的熟悉是达不到的。我们生活在信息丰裕的环境中,能够接触到前所未有的海量观点和论据,总有更多的文献要发现、要阅读,更多的研究要引用。
从详尽地收集资料而耽搁写作的心理误区解脱出来的关键在于,学会转变思维。举个例子,能够让我们泡澡的是不断从水管里流出来的水还是浴缸里留存的水?结果很明显,是浴缸里存量的水。如果流出的水不能够在浴缸里留存,流入浴缸的水从浴缸的流出孔出去的话,怎么也不够泡澡的。写作的逻辑也是如此,因为近乎狂热的去搜集和储存写材料的素材,但是依然使用的是流量思维,未曾转化为存量思维。未能转化吸收为自己所理解、能灵活使用的写材料素材,都不能算作是存量素材。
上一篇:文献引用与注释的形式与原则
下一篇:论文摘要结论附录写作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