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6 22:35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写定量论文,有时需要提出研究假设,但很多作者提不出合理的研究假设,导致写作失败。本文尝试对现实写作中“研究假设不合理”的具体情形作出梳理,并分析成因,最后给出写作建议。
一、“研究假设不合理”的常见表现及成因
(一)混淆“事实”和“假设”
先看一个例子,“校园暴力有语言暴力、身体暴力的区分”。这就不是一个合理的研究假设,因为这句话描述的是一个事实。假设是假设,事实是事实。但一些作者对“事实”和“假设”不做区分或区分不了,导致定量论文提出的研究假设比较普通,等同常识。研究假设混淆“事实”和“假设”,还有一种隐蔽的表现,就是由研究过程、研究结论反推研究假设。也即,作者的研究假设并不是在研究设计之前提出的,而是在确定了研究设计,经过了变量的计算过程甚至论文结论都已经得出来了,却又倒回去根据研究结论修改或补充研究发现。这也是混淆了“事实”和“假设”。
这些作者之所以这样操作,很大原因是自己预设了写作立场,认为研究结果一定要证实自己的研究假设。如果写到最后,发现研究结果不支持研究假设,很多作者就会心慌,觉得自己提出的研究问题“有问题”,论证过程有问题,需要更改,于是出现上面所说的那种操作。但是,研究结果为什么一定要证实自己的研究假设?恰恰相反,研究结果不支持研究假设,才更可能得出创新性的研究发现。
(二)研究假设过于单调/繁琐/模糊
研究假设过于单调,研究假设过于繁琐,研究假设过于模糊,说的都是研究假设的表述不合理。先看“研究假设过于单调”的表现。比如,论文中的全部研究假设只涉及两个变量,即研究A与B的关系。两个变量存在相关性,二者倾向于一起变动,说明两个对象之间可能存在某种模式。但两个变量一起变动,并不一定是其中的一个变量引起了另一个变量的变动,二者不一定存在“因果关系”。相关性,并不必然带来“因果关系”。再如,论文中的研究假设全部是“正相关”或“负相关”,这样写也不合理,过于单调。只写“正相关”或“负相关”的研究假设,说明作者文献综述做的不好,可能遗漏了关键文献,对研究现状把握不够。研究假设全部为“正相关”或“负相关”,也说明作者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不利于得出合理的研究结果。
与研究假设过于单调不同,还有的作者喜欢把研究假设写得很繁琐。比如一下子提出十几个研究假设,或者在表述某一个研究假设,用了几百个字去描述这个研究假设到底是什么。这说明作者的文献综述写的过于繁琐,掺杂了很多无关信息,没有突出重点,甚至可能被一些无关文献干扰而提出了这么多假设。研究假设表述不合理还有一种表现,就是研究假设本身表述得模棱两可。比如“……对……具有直接效应”“……对……有显著影响”,都属于表述不清。“直接效应”到底是有什么样的直接效应?“显著影响”到底是什么方面的显著影响?研究假设描述不清,如果不是作者本身的书面表达能力有欠缺,那么,原因很可能是文献综述写作不到位有关。因为文献综述没写到位,没能把体现变量间关系的关键文献梳理出来,所以到了提出研究假设环节,就容易含糊其辞,自己也说不清楚。
(三)研究假设与研究问题脱节
研究假设与研究问题脱节,也是定量论文提出研究假设时常出现的问题。它有两个主要表现,一是所提出的各个研究假设虽然没有超出研究问题的研究范围,但也没能涵盖论文实际的研究问题的方方面面,比如,论文的研究问题明明涉及四个概念,但实际提出的几个研究假设却只涉及两三个概念,或者虽然研究假设也提到了四个概念,但这四个概念所对应的多个变量却又有遗漏,不齐全。二是研究假设所涉及的变量与论文的研究问题有出入,偏离了原定选题。
出现第一种情形的直接原因是,作者虽然在前言或文献综述推导出了一个真问题,但是在提出研究假设时,考虑不周全或者不知道怎么将研究问题中的概念转换为可量化的指标,导致遗漏了研究问题所包含的某些重要变量,从而错失一些研究假设。出现第二种情形的直接原因是,作者不清楚论文实际要研究什么问题,或者对原定选题不理解,导致虽然在后文提出了研究假设,但不清楚研究假设里的这几个变量到底涉及什么研究问题。不过,不管是哪一种情形,深层次的原因都是文献综述没写到位。
比如,第一种情形“遗漏关键变量”,表面上看是因为作者疏忽大意,或者不知道这些概念对应哪些具体指标,实际反映出的却是文献综述不够扎实。但凡一个研究问题是真问题,选题是成立的,那就说明这个问题是可以研究的,可以操作的,可以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得到答案的。既然可以实验、观察或调查,那么必然存在可以量化的指标,也就是变量。只是这些指标或变量,需要自己从文献中查找。再如第二种情形,假如论文要研究什么都不知道,就贸然提出研究假设,更说明不仅研究假设存在不足,研究问题的提出也可能存在欠缺。研究问题如果存在欠缺,跟文献综述的写作质量有直接关系。
二、定量论文如何提出合理的研究假设
如果只是单纯因书面表达存在欠缺,导致研究假设表述不合理,那么解决起来相对容易,只需要进行语言润色。但是更多时候,“研究假设不合理”跟作者错误的写作观点和写作逻辑有关。因此,需要从转变观点、调整逻辑上进行完善。
(一)区分“事实”和“假设”,不为了假设而假设
写定量论文首先需要转变的写作观念是,并不是所有的定量论文都要提出研究假设。只有实验研究、预测研究和评价研究等定量论文,才需要研究假设。上述研究往往要建立理论模型,通过参数检验、非参数检验、相关分析、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模型中多个变量间的复杂关系,从而起到检验理论模型的写作目的。理论模型成立与否,对应的就是研究假设成立与否。
其次需要转变的写作观念是,不能强求自己提出的所有假设都成立。“假设”的反义词是“定论”,“定论”属于公认的事实。而研究假设是对问题答案及情境状态的一种猜测,本质上属于未知,不能被提前预知。正因为“假设”只是一种有待验证的猜测,所以它们有真有假,所以我们才有必要针对研究问题提出研究假设。通过专业方法去证实或证伪假设,得到对研究问题的回答。如果强求研究假设一定要成立,那么,提不提研究假设也就无所谓了,反正都是“要成立”,这就违背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因此,要提出合理的研究假设,就应当区分“事实”和“假设”,不能把“事实”当“假设”,不能为了提出假设而提出假设。
(二)善用理论模型进行头脑风暴
这一条,对应的是“研究问题本身成立,但研究假设不合理”。比如,研究假设表述过于单调、过于繁琐、过于模糊,以及研究假设未能涵盖研究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可借助理论模型进行头脑风暴。比如《超额商誉是否成为企业经营负担——基于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视角的解释》一文(下称“超额商誉”),作者在文中画了一个研究框架图(下图)。虽然该图是在研究假设提出后才出现供的,但这并妨碍我们从中获得对“提出研究假设”的有益启示。
上图显示的内容可分为三大块,即“超额商誉”“企业业绩”以及中间从上往下纵向排列的这几项内容。其中,“超额商誉”与“企业业绩”指向的是该文的研究问题,即作者要检验超额商誉对于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这从论文题目中就能看出。“超额商誉”与“企业业绩”这两者代表两个变量,占据了该文的一条研究假设。作者围绕此二者提出的研究假设是“超额商誉对公司业绩具有负向影响,并且这种负向影响具有持续性”,即研究假设1。
框架图中间的这部分虽然有好几项内容,但最核心的内容是“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从论文题目上看,“产品市场竞争力”恰好是该文的研究视角。围绕该研究视角,作者提出“市场竞争”的三种情形,即“预期的协同效应未能实现”“稀缺资源的耗费”“利益相关方负面评价”,进而提出了关于“超额商誉与企业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研究假设,即研究假设2。最后作者又把“企业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提出了一个“超额商誉”“产品市场竞争力”三者之间的假设,即研究假设3。
上述框架图,可以理解成是理论模型。这篇论文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即便投稿期刊没要求画理论模型/框架图,我们也可以自己画一个,作为厘清思路、更好地提出研究假设的参考。图中的左右两侧方框里的内容,可以直接从论文题目中提取.这样做,至少可以保证我们的研究假设不会偏离自己的研究问题。中间方框里的内容,可以从文献综述中提取。一般来说,有研究假设的定量论文,文献综述往往会单独写一部分,并且分条写、分别拟制小标题。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文献综述各条小标题里的各种概念及其所指向的各种变量,都填充到框架图里,并根据实际文献的推导,在箭头上标注彼此之间的关系。有了这样的框架图,我们对论文所涉及的变量就会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也能更好地去确认自己的假设是不是遗漏了某些概念或变量。
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论文的文献综述写到位的基础上。如果文献综述未写到位或研究问题本身就有缺陷,那么要想提出合理的研究假设,就要再增加几个操作步骤,这是下一条要介绍的。
(三)做好文献综述,从“未知”提出问题与假设。
这一条对应的是“研究问题本身不严谨,研究假设也不合理”的解决办法。其实,“提出研究问题”与“提出研究假设”属于一体两面,二者是一回事。研究问题可以理解成论文要研究的主问题,这个主问题又涉及很多概念、变量,这些概念、变量之间存在各种复杂的关系,于是延伸出很多的子问题。每一个子问题,就对应着一条研究假设。因此,“研究问题本身不严谨,研究假设也不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做好文献综述。那么,如何做好文献综述,以便提出合理的研究假设呢?这里有几个技巧。
1.对核心概念分类,做“理论”推导
这个技巧包含两个工作,一是对核心概念进行分类,二是做“理论”推导。当然,这两项工作不存在绝对的谁在前、谁在后。找出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这是提出研究问题/研究假设的起点。对定量研究来说,已有研究存在不足往往意味着“争议或观点不一致”。存在争议或观点不一致,又意味着答案的多样性;“多样性”又往往跟研究主题的多种分类有关。比如,“超额商誉”一文,作者把文中的核心概念“商誉”分为“合理的商誉”“不合理的商誉(即超额商誉)”,从而实现了研究主题的创新。在此基础上,作者把“合理的商誉”与“预期的协同效应”联系起来,把“超额商誉”与“企业负担(即经济后果)”联系起来,并在围绕上述不同情形梳理文献时,发现已有研究存在不一致,从而提出一个有研究价值的真问题。因为研究问题有新意,相应地,围绕该问题所包含的概念、变量等所提出的研究假设,自然会较大新意。
上面说的“理论”推导,是指做文献综述时,要多使用跟研究主题相关的成型的、体系化理论做推导。这样的“理论”,往往比不成型的观点更成熟,更有利于开展系统的推导。比如“超额商誉”一文之所以能提出一个好的研究问题,提出合理的研究假设,跟作者引用了一些成型的理论,如“并购协同效应”“市场竞争理论”等大有关系。这些不同的理论对各变量间的复杂关系、影响机制,早已进行了系统解释,有利于作者把自己要研究的各变量串联起来,提出合乎逻辑的研究假设。
2.从“头”开始推导,质疑研究的前提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超额商誉”一文那样,顺利地对核心概念做出分类,并如愿找到那些可用的成型理论。甚至有时候梳理完文献,做完文献综述,自己觉得对方说的都对,自己没发现什么不足。若是出现这种情况,就可要考虑从“头”开始推导。
从“头”推导指的是,做文献综述时,要对已有研究的起点和前提保持质疑。要回归问题本身,跳出对方的思考逻辑,不能被对方的逻辑牵着走。假如对方研究起点和前提都不成立,那么,论文后面的研究过程写得再“深入”,所得出的结论也是不可靠的。当然,质疑对方研究的起点,实际上等同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因此必须对自己所说的这个新情况进行界定,并用文献加以佐证。
比如,《财政补贴的低效率之谜:税收超收的视角》一文(上图),针对“中国财政补贴规模巨大却效率低下”这一谜题,梳理了很多学者的相关研究。有学者从补贴引起企业行为扭曲的视角解释,也有学者强调分配过程中的不合理性导致了补贴的低效率,还有学者从纵向政府间关系的视角,讨论财政收益与税收成本割裂对政府补贴支出效率产生的负面影响。上述解释,似乎都有合理之处。但如果这样想,可能就没法写自己的论文,也没法提出自己的研究假设了。上文作者另辟蹊径,跳出对方的思考逻辑,质疑对方思考的起点,质疑中国财政补贴的“真实性”。之后,作者单独对“真实性”进行了界定,并进一步使用引用解释了“过头税”,提出“中国巨额财政补贴的低效之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估了企业获得补贴的规模”。最终从“税收超支”的新视角出发,提出“财政补贴的低效率之谜”的新的假设。
3.借助“类比”,从一般到个别做推导
如果说上面两种技巧,更多地依赖作者本人的个人经验和“灵机一动”,本条所说的这个技巧,则不那么依赖作者自己的经验。多数人都能理解并学会。借助“类比”,其实就是借助上下平行概念,从一般到个别做推导。从而步步深入,层层递进,提出自己的研究假设。比如,《借款描述的可读性能够提高网络借款成功率吗》一文,我们以假设1为例,来看看他的研究假设是如何一步步推导出的。
该文的研究主题是“P2P借款描述的可读性”。通过上方截图中的两段文字,我们也能发现,作者实际没找到“P2P借款描述”的直接文献。但整体读完,我们仍然承认假设1的提出依据是充分的。原因就是,作者借助“类比”进行了推导。众所周知,“借款描述”属于“文本”,“年报”属于投资文本,P2P属于网络借贷。虽然作者没有找到“P2P借款描述”的直接文献,但他在第一段通过“文本可读性”,推导出“借款描述的可读性”,明确了“文本可读性”与“阅读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而在第二段由“文本可读性”,推导出“投资意愿与年报可读性”,进而把“P2P”与“投资(借贷)”联系起来,推导出“P2P借款成功率”与“P2P借款描述可读性”的研究假设。
除了这些概念间的类比,还要注意截图中黄色标记的“证明”“因为”“因此”“表明”以及学者名字等字样。这一操作提示我们,为了更好地提出研究假设,在做文献综述时,既不能不做引用主观推导,也不能只引用单一文献,或者只梳理别人如何认为,还应把别人为何这样认为也讲清楚。
上一篇:论文中提出问题部分该怎么写?
下一篇:人文社科常用研究方法及其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