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文艺论文

综合材料艺术创作形态研究

时间:2022-12-28 21:36 所属分类:文艺论文 点击次数:

  摘要:目前,国内的综合材料艺术创作受到塔皮埃斯、劳申伯格、基弗等西方艺术家影响,在创作层面上过多地模仿,缺失独立创作成分。云南语境下的综合材料艺术创作,有着别具一格的风貌,自然地域、少数民族人文风情与自我精神独白成为其主要的艺术表述方式,因此,成就了具有云南特质的综合材料艺术形态风貌。

  关键词:综合材料;云南语境;艺术形态

  一、综合材料物性的艺术形态研究

  著名艺术家、学者陈丹青曾说过:“1917年,当杜尚把小便池放入美术馆展厅的那一刻开始,世界美术史就被翻了一页。”当现成品作为一种视觉可及的对象开始,其艺术形态就具有一种不可取代的地位。小便池本身的物性是作为公众服务的器具进行使用,并未改变,但其放入美术馆的展厅后,签上艺术家的名字就改变了艺术观看之道,众多观者对其认知的层面会有不同的呈现。这也就是杜尚对于绘画艺术的一次巅峰挑战。同样的物性研究,回归到东方语境下来审视,在1968年神户的须磨离宫公园举办第一届现代雕塑展时,关根伸夫的作品《相位—大地》,改变了其物体的场域,从东方美学的虚实阴阳中,建构了一个对于物质的物性思考,提出了在艺术领域,如何运用物质的物性进行纯粹的艺术表达。李禹焕成为了“物派”的代表人物,他在关根伸夫等人的基础之上,总结其艺术观点,把“物派”系统性地归纳与总结,完成了理论体系的完整建构。目前,影响国内综合材料绘画发展的主要艺术家有塔皮埃斯、基弗、劳申伯格等人。三位著名艺术家的作品都采用现成品作为其作品表现方式,通过改变相关的物理属性、环境属性,成为利用综合材料表述的先驱者。当下的综合材料艺术表现在利用材料属性上,主要分为两类:材料的自然属性与材料的社会属性。材料的自然属性包括了材料的颜色、质地、肌理、纹样、软硬等,属于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天然属性。不同的材料在艺术呈现上有着不同的造型表现,是由外而内的表现效果。艺术家在进行艺术表现时,可以针对相关的材料自然属性进行有的放矢的择取,满足艺术效果的需要。材料中的社会属性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各种材料在社会进程中被赋予了一定的人类意识与社会意义在其表现的文化精神层面内,表述方式具有了由内而外的延展空间。在基弗的作品中,大量出现了以金属材料铅为主体的作品,这种材料在西方《圣经》中,意喻着人类灵魂要经过铅制的天梯才可以到达天堂,故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下,材料的社会属性已经是在人类发展进程中赋予着特定的社会意义,艺术家充分利用这种材料由内而外的社会意义进行表述时,其作品赋予着哲学思考,观者的视野也会从自然属性转为社会属性,引人深思。

  二、云南语境下综合材料艺术创作现状研究

  国内的综合材料艺术创作相对于国外来说,发展缓慢。在2010年,中国美术家协会成立了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该艺委会的成立顺应了世界美术发展的浪潮。国际艺术环境已经从古典表现走向了现代,从架上表现走向了综合空间的表现,单一画种的界线已经变得模糊,多画种共同融生的艺术创作正符合当下美术发展的历史大潮。目前,国内的北京、上海、浙江、安徽、重庆等省市都成立了相关的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针对综合材料绘画的艺术形态表现进行了多样的学术交流研讨,其在探索中,逐步发展成熟。相对于浙江等省市的综合材料绘画发展态势而言,云南作为祖国的西南边疆,从“85新潮”一直到当下的当代艺术发展情况来看,综合材料绘画在云南的发展相对滞缓。与综合材料绘画发展历史相关的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的西南新具象艺术群体,毛旭辉、曾晓峰等人,受到立体主义代表人物毕加索的影响,采用了拼贴实物的方式进行了一些艺术创作,这是云南本土艺术家最早采用综合材料绘画方式进行艺术创作的开端。据昆明金鼎艺术园区的苔画廊策展人刘丽芬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就有艺术家开始尝试,2002年—2013年,是云南艺术家尝试综合材料艺术的一个爆发期。宁智2000年在诺地卡画廊做的‘铁’装置作品展、叶永青的创库首展‘打开四面八方’之后,薛滔、罗菲等一大批云南青年艺术家都在做影像、装置、行为艺术的尝试。”2008年以后,全国艺术市场火爆起来,很多艺术家转向商业创作,导致实验艺术日渐减少。在2010年的“红心公社16年展”之后,云南就再无大型的综合材料作品展了。在云南的高等艺术教育领域里,长期以来,未曾开设综合材料的相关专业,以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为例,在美术学院的教育系以沐晓熔指导的本科毕业创作中,全部采用综合材料与影像艺术结合的方式进行毕业汇报展览。该毕业展览一直从2014年持续到了当下,指导理念以观念艺术植入为主题,采用材料、影像为主的表现方式进行综合媒介的展示。当下云南语境下的综合材料艺术创作者多以70、80、90后为主体,薛滔、苏碧亚、和丽斌、宁智、朱岚茎、沐晓熔、付美军、尹雁华、张华等人,其作品都与云南的地域环境、少数民族环境相关,作品反映内心的纯净质感与精神质地,与北方和江浙一带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风格有所差异。综上所述,云南的综合材料的艺术发展,需要多样的生态环境给予发展壮大。笔者尝试在云南自然与人文环境下归纳总结综合材料表现的特点,分析原因,以期促进云南的综合材料的全面发展。现任中国美协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主任胡伟老师这样指出综合材料绘画的定义:“综合材料绘画是单画种的材料技法的演进,多画种或多种材料技法的互渗融通和原生态的表述。”应该这样确切地说,用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物性来呈现艺术家所持有的艺术观念,在多样的表现形式下,呈现不同的视觉效应。结合云南语境下的综合材料艺术创作,其主要特点是紧紧围绕着原生态的表述进行艺术创作,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风情孕育了不同的民族美术形态。在西双版纳、德宏地区,傣族特定的大象纹样与菱形纹样就属于傣族人民在常年的亚热带气候环境下与宗教信仰影响下,根据当地的环境衍生、提炼而出的图案图形,具有特定的纹样造型,其本身就蕴含了傣族的综合审美。20世纪80年代的丁绍光、蒋铁峰等云南画派的创始人运用古代壁画的绘画技巧,根据傣族风情图案,大量地创作了诸多的艺术作品。随着时间推移,到了当下,云南民族大学的叶松青老师利用云南民族民间的剪纸艺术形式,创作了具有个人与民族风情的装置作品“咒语孵化”系列,利用一些来自民间的图式符号和当代艺术形式相结合,形成一种独创的表达作品。民间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一部分,民俗文化的物化载体,起源于造物艺术,长期在民间流传,和人民生活形影不离,它融合了一个群体的审美意象、崇仰心理和生存欲求,构成了一个完整自足的生命感受和表达体系。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汪玲老师的综合材料作品《对话—民俗》,同样是利用民族民间的元素进行艺术创作,整个作品有三个联幅组合而成,利用云南少数民族女性的乳丁纹作为主要表现对象,在半椭圆形状的联幅上,密集地堆放着圆形的乳丁纹,材料选用了白色棉线作为主要材料,充分表现云南地域下,水乳大地,哺育世代子孙的情怀和延绵不绝的生殖崇拜艺术观。云南独有的原生态表述艺术创作方式为云南本土艺术家开拓了综合材料创作的蹊径。在单画种材料技法的演进,多画种或多种材料技法的互渗融通层面上,云南的艺术家在进行综合材料艺术创作方面也有着与国内其他地域的艺术家不同的特质。根据笔者的多方走访调研,目前在云南比较活跃的综合材料创作的艺术家朱岚茎、沐晓熔等人,他们坚持以内心的情感抒发为基础,根据不同的心境与感情触动,采用相对合适表述的主体进行创作。朱岚茎的综合材料作品《启示录》,原型来源于《圣经》的文字,这样具有宗教色彩的文字,被艺术家用沙土进行编排与柔化,把原有的文字结构风化,在模糊的形态结构里,某种神秘的情绪蔓延在作品中。沐晓熔的作品《天空之城》,采用了白色棉线与棉布,利用棉线的韧性,勾勒出俯瞰大地的视觉感,再利用白色的漆进行云雾的塑造,营造了隐喻于繁世之外的宁静天地。表述着不同国度具有理想国、乌托邦、桃花源、天空之城的内心柔软、祥和、静谧的空间。这样的空间是作为现实世界不可找寻的天空之城,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所以,形而上的艺术表述也成为云南当下综合材料艺术家进行创作的主要方式,他们不受限于商业模式的运作,在精神层面上独立于世,用最纯净的表述方式进行自我的艺术表达。

  三、结语

  云南的综合材料的艺术形态表述,具有着独立的精神品格与风貌,当下的诸多艺术家充分利用其自然地域、民族风情、精神表述完成着具有自我创新特质的综合材料作品。从近几年的全国综合材料相关展览可以看出,这样的艺术形态表述具有鲜明的特征,期以继续延续与发展,在良好的艺术生态环境中,创作更多的综合材料佳品。

  参考文献:

  [1]吕澎.中国当代艺术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2]许江.走进综合[J].江苏画刊,19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