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写作指导

论文选题批判性与建设性相统一的思路

时间:2023-11-20 23:14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写论文要坚持批判性与建设性的统一。只强调批判性而缺少建设性,这样的选题难免“虎头蛇尾”,影响选题落地,不利于写作的深入推进;只强调建设性而缺少批判性,这样的选题则可能根基不足,影响立题。因此,确保批判性与建设性相统一,十分必要。在核心期刊论文中,批判性与建设性相统一的论文选题方式,主要有五种。以下为大家一一介绍。

  一、澄清概念或纠偏观点

  批判性与建设性相统一,意味着“破”“立”并举。“破”就是对片面的、错误的、含糊不清的对象进行澄清或批驳,“立”就是在“破”的基础上,设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对论文选题而言,“批判性与建设性相统一”(“破”“立”并举)的典型情形,就是澄清概念或纠偏观点。含糊不清的特定概念有待澄清,偏颇的观点有待纠偏,这是“批判性”(“破”)。通过澄清,对概念做出新阐释,更新对概念的认识,这是“建设性”(“立”)。通过纠偏,对偏颇的观点做出调整,把观点拉回到正常讨论的轨道上,避免其越走越偏,这也是“建设性”(“立”)。

  比如,《“公益”概念辨析》(《伦理学研究》2015年第6期)一文,研究的是“公益”这个概念。尽管大家对“公益”一词早已司空见惯,但上述论文选题却对“公益”的内涵持批判立场。在它看来,假如“公益”就是“公共利益”,那么,“公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等相近概念的区别是什么?考虑到现代意义上的“公益”概念是从国外引进的,因此论文作者想从中西不同文化的发展视角来考察“公益”概念的历史演变,并结合相关学界的界定,对上述概念进行澄清,从而在批判基础上确保了论文选题的建设性。

  再如,《“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考辨——兼论孔子并无歧视妇女意》(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一文,研究的是孔子生前说过的、颇受争议的一句话——“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很多人甚至一些知名学者,都将其理解成“女子和小人是最难相处的”,进而认为孔子把女子和小人归为一类,存在歧视女性的倾向。对此,论文作者认为众人曲解了“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孔子并没有歧视妇女。这体现的是批判性,也就是对人云亦云的观点持审慎态度。假如该选题止步于此,那么,它只有批判性而无建设性。“建设性”体现在作者的“考辨”上。一方面他从古汉语语法层面,考察“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中的“与”字的真实含义,另一方面又从孔子的生平、《论语》文本语境出发,设法求证“孔子不歧视妇女”,在观点纠偏中实现了论文选题批判性与建设性的统一。

  二、解释“非对称性”

  这里的非对称性,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不是绝对的,既不是完全正相关,也不是完全负相关。“非对称性”反对“非正即负”的绝对思维,这本身就体现出一定的批判性。而针对上述“非对称性”现象做出一定的理论解释,揭示“非对称性”的真实面目,丰富相关研究,则又体现出建设性,因此,“解释‘非对称性’”这一选题方式,体现了批判性与建设性的统一。

  比如,人力资本的相关理论认为,劳动力质量的变化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正向关系。通俗地讲就是,已有理论认为人口素质越高,越能推动经济增长。然而,我国浙商群体似乎并不符合上述规律。众所周知,浙江民营经济发达。但该省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以及其他反映人口素质的指标,都处在全国中下游水平。这就出现“非对称性”。《低“人口素质”与高经济增长——基于浙商群体的解释》(《人口研究》2015年第3期)一文,正是基于“非对称性”进行论文选题。其中,“非对称性”本身,体现着对“人口素质与经济增长正相关”等传统观点的批判;而解释“非对称性”,则意味着围绕“非对称性”中的“不和谐”现象提供新知识,因此选题也体现“建设性”。

  类似的论文,还有《国之交缘何民不亲?——中德经济依存与民众好感度的非对称性分析》(《德国研究》2015年第3期)。该选题说的是两个国家官方层面虽然关系亲密,而民间层面的认知却没有那么高。这也是一个“非对称性”问题。该选题的“批判性”体现在,论文作者留意到“国家经济相互依存,不见得带来民众间的好感”,这不是一个好现象。“建设性”体现在,论文作者尝试对“国之交缘何民不亲”这一“非对称性”现象做出原因解释,同时从中国的多重国家身份(发展中国家、新兴大国、东方文明型国家)考察影响德国对华认知的中国因素。

  三、反思“负面”

  负面,是指特定对象或现象中不好、坏的、消极的一面。当特定对象或现象被认为“负面”时,说明人们对它持批判立场。而反思“负面”,则意味着在批判的同时进一步审视负面问题,对其做出理论解释或给出改善策略。通过“反思”,可以加深人们对特定对象或现象的认识和把握,从而为优化当前现状奠定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选题体现了“建设性”。这里的反思“负面”,可以是反思并研究“负面本身被忽视的其他危害”,也可以反思“负面何以成为负面”,还可以反思“负面如何改变”。

  比如,《雾霾带来的社会健康成本估算》(《统计研究》2015年第7期)一文所研究的“雾霾”,属于“负面”对象。人人都知道雾霾不好,需要被治理。对“雾霾”本身持负面评价,体现的是批判性。该选题的建设性体现在,当多数研究停留在污染的认知、少数研究关注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时,上述论文选题则做了进一步反思,评估雾霾带来的健康影响所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再如,《宋朝官场何以陷入越反越腐的怪圈》(《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11期)一文,单看标题我们就能猜到,这篇论文是针对“官场腐败”这一负面现象,研究“为什么”的问题,即为何宋朝官场“越反越腐”。其中,“越反越腐”属于负面评价,体现的是选题的批判性。而“何以越反越腐”,即总结“越反越腐”的历史教训,体现的则是选题的建设性。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类情形,反思“负面”也可以探讨“负面如何改变”。这方面的例子,有《如何让“差生”走向“卓越”——“三位一体”小教师范生养成的个案研究》(《教师教育研究》2016年第6期)。“差生”显然是个负面标签,但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认为差生永远是差生,这是僵化思维;相信差生可以后来居上,相信差生经过教育也会变得更好,这是批判性思维,体现的是选题的批判性。顺着“差生可以后来居上”这一批判性思维,继续思考如何让差生变好,则牵扯改变现实的具体举措,从而在研究价值的凸显中,体现选题的建设性。

  四、质疑“相关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就是提问、发出疑问。相关性,是指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存在的关联性。质疑“相关性”,就是对以往习以为常的变量间的关联性发出疑问。不盲从以往观点而对其提出质疑,体现了“批判性”。对论文选题来说,质疑“相关性”,不仅仅是对特定变量间的关联性提出异议,还意味在异议基础上,对上述变量间的真实关系予以揭示,从而更好地理解数据背后的因果关系,弄清各种观点的可信程度。因此,此类选题也体现着建设性。

  二十多年前,歌曲《常回家看看》传遍大江南北。十多年前,“常回家看看”条款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之后,甚至出现因没能“常回家看看”,不少子女被老人告上法庭的情况。这里面预设了一个前提,即“常回家看看”与老人生活满意度始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论文《“常回家看看”是必须的吗?——基于生活满意度视角的实证检验》(《统计与信息论坛》2015年第4期),则对二者的相关性提出质疑。这是选题的“批判性”。选题的建设性,体现在论文作者不仅发出疑问,而且通过实证研究去验证自己的质疑,从而为子女尽孝的可能性、可行性提供了更多实证依据。

  类似的选题思路,也体现在《谷贱”必然“伤农”吗?——一个理论判断及事实检验》(《经济问题探索》2016年第2期)一文中。该论文选题所质疑的对象是“谷贱伤农”。“谷贱伤农”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经典论断,即粮食丰收不仅不能使农民获益,反而会因粮价下跌而导致收入降低。多数研究将上述论断作为一种权威范式,默认其成立,而直接研究“谷贱伤农”的治理策略。与多数应用型研究不同,上述论文选题回退一步,聚焦“谷贱”与“伤农”的相关性。一方面,对“谷贱伤农”的可信性提出质疑,体现了选题的批判性;另一方面,通过实证分析,对谷贱”是否必然“伤农”加以验证,一定程度了丰富了农户生产行为对收益和利润的反应程度差异的研究,体现了选题的建设性。

  五、甄别“多元/对立”

  “多元/对立”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同一个问题存在多个情境,且这些不同情境让问题本身变得更加复杂。二是,多个情境之间存在对立冲突,出现矛盾关系。当注意到特定对象存在多元情境或对立关系,说明选题已经有了问题意识,意识到该对象需要通过“批判”做进一步研究。而甄别“多元/对立”,则体现出在不同情境中化繁为简、解除对立的选题意向,因而体现了建设性。

  先看第一种情形,例子是《经济学家不行?经济学太难?还是造物弄人?》(《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11期)。该选题研究的是“为什么大师们会犯常识性错误”。比如,经济学家所做的预测出现常识性错误,到底是经济学家自己能力不行,还是经济学这个学科太难?还是经济学家时运不济?这是该选题抛出的三个不同情境。从字面上看,这三个情境分别体现了对经济学家、经济学、超自然因素的批判。不过,该选题明面上是在批判经济学,实际上是在批判人类的傲慢。也即,选题从三种具体的情境中甄别出一个更一般的情境,化繁为简。从具体学科的批判,升华到人类认知的普遍性批判,富有预见性,避免了就事论事,能给更多人以实际启发,体现出该选题的建设性。

  再看第二个情形,例子是《财政补贴:“馅饼”还是“陷阱”?——基于融资约束VS.过度投资视角的实证研究》(《财政研究》2015年第12期)。该选题研究的是财政补贴的经济后果。也即,它到底有积极成效(“馅饼”),还是成效甚微(“陷阱”)?“馅饼”和“陷阱”存在对立关系。该选题的批判性,就体现在财政补贴经济后果的不确定上。正因为不确定,正因为同时存在“馅饼”和“陷阱”两种对立的观点,所以要以批判性的眼光,更加客观地评价财政补贴。而解除对立、消除争议的办法,就是用新的视角亲自做一番研究,进而审慎地鉴别出更加可靠的观点。这就体现出选题的建设性。

  六、小结

  以上便是论文写作“批判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五种选题方式。这五种选题方式如果继续归纳,则可归结为“关注不完美”和“保持好奇心”。前者包括澄清概念或纠偏观点、解释“非对称性”、反思“负面”,后者包括质疑“相关性”、甄别“多元/对立”。一方面,完美无缺的事物很难被批判,只有不完美才会被批判,批判不完美是为了趋向完美。“不完美”到“完美”的过程,体现的正是“批判性”到“建设性”。另一方面,只有“保持好奇心”,才可能发现问题的不同侧面,从现存争议中找到选题的批判点,最终为自己提出建设性观点创造可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