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21:23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作为一种相对易学的实证方法,扎根理论受到很多作者的青睐。不过,不少作者在“模型阐释”部分存在单纯罗列范畴或原始资料的写作倾向,不知道如何对理论模型做出富有层次的阐释。为此,我们围绕已刊发的扎根理论C刊论文,归纳总结出“模型阐释”写作的6种方式。
5.1.1 体验缘起:山地旅游场的精神导引
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源于……的相互作用。旅游者在日常生活世界中受……的感染和精神导引,主要表现为记忆动员、遁世意愿、自我成就和情感凝视。
记忆动员。……已被证实。山地旅游目的地会通过……对……施加影响。这些影响可能促使……。在……的刺激下,……转化为……。在玉龙雪山的非功用性体验过程中,“……”(MF47)都可以成为……(MF17)的重要导引,并将在与现实山地情境的碰撞中开启独特的体验,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
上述文字,出自《山地旅游的非功用性体验研究——基于云南玉龙雪山游记的扎根理论分析》。下面,我们结合5.1.1具体介绍“主范畴地位/作用+副范畴及其地位/作用+原始资料”在“模型阐释”中的写作应用。
5.1.1写的是“体验缘起”。其对应的小标题写的是“5.1.1体验缘起:山地旅游场的精神导引”,这是对“体验缘起”这一主范畴在“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过程”中地位的概括,5.1.1的第一段,作者首先简单解释了小标题所表达的含义,即“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源于山地旅游场与旅游者心理场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作者又说“旅游者在日常生活世界中受到山地旅游场 的感染和精神导引,主要表现为记忆动员、遁世意愿、自我成就和情感凝视”,这其实是在交代主范畴下的副范畴。作者说,“记忆”效应对旅游者购买意愿方面的影响已被证实。这是在交代机制的理论依据,也就是为阐释“记忆动员”这一副范畴在地位/作用做了理论铺垫。
再往后,作者开始结合自己所研究的“山地旅游问题”,详细阐释其影响机制,即山地旅游目的地会通过多种途径对潜在旅游者施加影响,给旅游者留下深刻记忆。同时,在一些外部条件的刺激下,旅游动机往往在记忆的动员下转化为现实的旅游行为。不过,这一阐释比较抽象。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在其后又展示了体现上述机制的原始资料,认为原始资料所提到的这些广告宣传,都可以成为攀登玉龙雪山的重要导引,并将在与现实山地情境的碰撞中开启独特的体验,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5.2.2 成果期待
成果期待指……。成果期待包括……。……( Compeau & Higgins 1995; Ajzen 2005; 赵建民,张玲玉 2017) 。
访谈发现,……。教师 P22 发现学生……。
访谈还发现,……。教师 P27 谈到,……。 |
上述文字,出自《<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采纳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下面,我们以5.2.2为例展开介绍。
第一句“成果期待指用户对采纳行为产生结果的预期,是促进采纳意向和行为的内驱动力”,这是在介绍“成果期待”这一主范畴的含义,“成果期待包括用户对工作成效、教学效果的期待和对个人发展的期待”,这是在介绍主范畴所包含的副范畴。“人们的成果期待越高,对行为的态度就越积极,采纳意向就越强。用户对行为结果的评估会通过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向产 生正向影响(Compeau & Higgins 1995; Ajzen 2005; 赵建民,张玲玉 2017),这是在使用引用阐释“成果期待与信息采纳”的理论机制。最后两段,作者围绕上述理论机制分别介绍了两个访谈发现,作为对理论机制的现实佐证。
4.1 施污者角度的导游职业污名形成路径
从施污者的角度出发,围绕着导游职业污名的故事线可以概括为:……。
导游职业刻板印象来源于……三大途径。实体感知是指……。……。正如受访者所提及:“……”(T13)“……”(T14)“……”(T23)信息认知是指,……。……,由此造成……危机。导游媒介形象在笔者访谈过程中多次被提及:“……”(T14)“……”(T15)社会认知是……。……。其中,一位受访者这样强调:“……”(T9)而另一位导游工作者也表示:“……”(T16)
公众对导游的实体感知和信息认知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另一方面,……。这种初步的消极职业形象判断,在经过……后,最终形成加工后的导游职业负面刻板印象。
命题1:…… |
上述文字,出自《导游职业污名的形成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下面,我们结合4.1具体展开介绍。
第一段开头写的“从施污者的角度出发,围绕着导游职业污名的故事线可以概括为:实体感知、社会认知和信息认知相互作用,共同组成公众对导游群体的刻板印象,具体的刻板印象使公众形成相应的情绪,不同的情绪直接决定了公众对导游的行为,即公众是否对导游进行污名化”,明面上是阐述故事线,其实是从整体层面交代主范畴在“污名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段,作者开始分别阐释上述故事线中的主范畴的内涵。比如,实体感知是什么意思,它是怎么影响游客对导游职业形象的感知的。紧接着,作者列举T13、T14、T23等三段原始资料进行佐证“实体感知”的上述机制。分别介绍完社会认知和信息认知的内涵以及对应的原始资料后,作者指出上述三个主范畴间的内在机制,即公众对导游的实体感知和信息认知之间存在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方面是什么什么,另一方面是什么什么,双方相互强化初步形成对导游群体消极的职业形象判断。这种初步的消极职业形象判断,在经过公众自身的社会化学习与认知加工后,最终形成加工后的导游职业负面刻板印象。得出这个机制后,作者提出命题1,也就是对导游职业刻板与实体感知、社会认知、信息认知等三个主范畴的内在关系,做了理论概括。
当然,这篇论文对具体范畴的阐释,只写到“命题”的理论总结。还有的文章比如,《我国四级政府创新政策体系下的企业响应策略与行动: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研究》则还继续往下写了“推论”(如下图)所示。这些推论可以视为“命题”的进一步细化,类似于量化研究中的H1和H1a。由于比较容易理解,我们不再展开。
(一)现象及其因果条件
16名受访直博生普遍反映,……。在能力方面,……,如有学生表示“……(B07)”。……。在性情倾向方面,……。如受访者谈到:“……(B01)。”
通过回溯学生读博前的相关背景和经历发现,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因果条件有二:①……,如有学生谈到:“……(B04)。”此外,……进一步造成……。可见,……。②……,如有受访者表示“……(A01)”。这导致……。 |
上述文字,出自《低年级直博生学术热情缘何消减: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该文在阐释“低年级直博生学术热情消减的原因”时,就采用了“现象+原始资料+理论发现”的写法。当然,这篇论文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模型图,但是文中的编码结果表格内容清晰,相当于已经告诉我们潜在的理论模型。下面,我们着重围绕“现象及其因果条件”一节进行介绍。
作者在开头首先交代了一个直博生普遍存在的现象,即他们在入学后发现自身特质在不同维度和程度上与学术角色不相匹配。“不匹配”体现在“能力”和“性情倾向”上,作者呈现了访谈对象的原话,用以说明直博生在这些方面都表现出“热情消减”的问题。抛出直博生群体存在的现象及问题后,作者紧接着另起一段解释其成因,并把原因归结为两个方面,分别是“直博生对自身攻博基础认知不足且动机杂糅多元”和“作为“准博士生”的个体在入学前的自身准备和努力程度不足”。之后,作者对每一方面的原因都展开了论述,并提供对应的访谈信息作为原因解释的辅助。“现象+原始资料+理论发现”这一写法,其实遵循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这样的逻辑,上述逻辑本身就是富有层次的,遵循上述逻辑写出来的模型阐释,自然也是富有层次的。
五、地方政府河长制政策工具的使用偏好
(一) 第一序列使用偏好:实质性政策工具
实质性政策工具以……为导向,是……的第一序列政策工具使用偏好。一直以来,……,对……重视不足。……。然而,河长制将党政领导权威融入地方政府流域治理中,通过实质性政策工具,……,以实现数量合格。例如,……。
河长制的实质性政策工具主要包括……等七个副范畴。在河长制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地方政府……。具体而言,水资源保护主要强调……;水污染防治主要依据……;水生态修复主要集中于……;水环境管理则主要……;河湖水域治理主要强调……;跨水域治理则关注……。水资源法规主要是……。 |
第一句“实质性政策工具以河湖治理的目标设定为导向,是当前地方政府河长制政策执行的第一序列政策工具使用偏好”,是介绍主范畴“实质性政策工具”的地位。后面的“一直以来……”,是介绍“实质性政策工具”为何会被推出,即地方政府为确保地区经济发展目标的完成,常常会主动淡化环境治理责任目标。再往后,作者阐释的是河长制政策工具的作用机制,也就是它的出现何以能改变上述现象。作者在这里还列举了合肥市的例子,以此说明实质性政策工具促使党政领导干部将更多注意力投放到河湖治理中。下一段,作者开始介绍主范畴的内涵。首先写的是河长制的实质性政策工具包括哪几个副范畴。之后,简要提及中央政策和地方政府在河长制政策制定中的不同权限,并重点阐释了各个副范畴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或功能。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文凭价值是农民判断“读大学是否有用”的标准
我们通过主轴性编码提炼了农民高等教育价值观的两个类属:“经济回报”和“工作性质”。前者指……,后者指……。在此基础上,我们提炼了“大学文凭价值”这一核心范畴,经济回报和工作性质共同决定了大学的文凭价值。在现实生活中,……。
……(受访者A1)
……。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但是,……。有研究者认为,……。……。另外,……。正因为如此,……,也是……的一个重要标准。 |
上述文字,出自《读大学“有用”还是“无用”———新时期农民高等教育价值观的扎根理论研究》。该文研究的是新时期农民高等教育价值观,即在农民看来,读大学到底是“有用”还是“无用”?什么情况下读大学“有用”?什么情况下读大学“无用”?评价标准是什么?下面我们以文中第三部分第(1)小节为例,进行介绍。
小标题“文凭价值是农民判断“读大学是否有用”的标准”,这是作者的论点,也是对“新时期农民高等教育价值观”这一问题的其中一个回答。第一段从总体层面提到了三个范畴,即大学文凭价值、经济回报和工作性质。其中,“大学文凭价值”是核心范畴,“经济回报”和“工作性质”是主范畴。这段话,其实写的是核心范畴和主范畴的含义、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研究问题的关系。
接下来的一段话,作者放的是一段原始资料。再往后,作者围绕上述原始资料展开分析。“尽管接受学校教育对于农民外出务工和提高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但它们之间的强关系主要体现在基础教育阶段”这句话,是作者在本小节给出的一个分论点,对应的是上一段原始资料中的“现在这个社会不读书是肯定不行的,至少要读到初中毕业。……,那些“三本”大学学费很贵,很多人毕业后工资还不如打工的,……”。这里,作者其实是认可访谈对象的说法的,他引用了一位研究者的观点作为“理由”,即教育对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主要是在大众识字这一阶段出现,而不是在更高层次的教育阶段中产生的。再往后,作者又对原始资料后面的意思做了解读,指出“对读大学是否有用,农民会从子女接受高等教育能否获得社会地位高、稳定的工作,及其能否带来养老、退休保障等附加价值来评价”。
假如把上面这层意思视为论点,那么,支撑该论点的论据便是“这与农民在长期的农业活动中形成的成本收益观和生存伦理有关”,支撑该论据的理由便是论文作者所引用的“农民是理性的经济人,会根据‘有利性’来安排农业生产”。这里的阐释,除体现了“论点-论据-理由”的递进逻辑,还体现了一定的理论推论。作者所使用“理由”原本是农民农业生产方面的一个文献引用,若要把它用到农民高等教育价值观的解释上,便需要在文献观点基础上做出一定的理论推论。也即,农业生产中,农民经不起折腾,而把眼前看得见的收益作为首要目标。同样,在子女上大学的问题上,他们也回避潜在的教育风险,把子女上完大学找到好工作、有稳定的收入作为首要目标。通过这样的推导,论文作者最终得出大学毕业后能否找到一份保障生活稳定的工作,也是农民判断“读大学是否有用”的一个重要标准。
七、小结
上一篇:论文标题修改建议
下一篇:论文开题报告研究方向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