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写作指导

访谈提纲怎么写

时间:2023-04-24 21:04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在论文《翻译教师研究中访谈新手的问题及其对策——以访谈提纲设计为例》中研究了访谈新手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对策。在设计访谈提纲时可以注意。

  本次分享对策。

  01知:多路径输入知识

  1. 学生阅读:系统了解访谈法

  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首先阅读有关访谈法的介绍,例如 Angelelli & Baer(2016) [11] 以及 Cohen 等(2011) [10] 的相关论述,了解访谈法的定义、历史、作用;

  然后阅读访谈技术介绍,例如陈向明(2000) [4]的第 10~14 章最后阅读对质性研究访谈法的系统介绍,例如Brinkman & Kval(2014) [8], 了解访谈设计、实施、分析、报告的全过程。

  2. 教师分析:将研究问题转化为访谈提问

  针对学生与研究问题的严重分离,指导教师首先帮助他们理解研究问题,即“优秀的女翻译教师是如何成长的”,然后引导他们将研究问题分解为几个研究维度,促使他们在研究问题和具体提问之间建立逻辑关联。

  第一,解释研究问题的内涵。

  该项目的研究问题核心是“教师成长”,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或者人为努力下教师知识或其他专业素质的改变[21]。因此,该研究应该关注翻译教师的成长是怎样发生的, 它有怎样的内在机制以及需要何种外部条件。

  第二,解释研究目的(意义)。

  指导教师从个人、学术、实践这三个层面 [22] 来解释该课题的个人目的是访谈者对教师的成长感兴趣,有探究研究问题的热情[23],其学术目的是完善翻译教师能力发展理论,其实践目的是为翻译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提供理据。

  第三,讲解研究问题、研究维度、访谈提问三者间的关系。

  在访谈设计中,研究问题是决定访谈提问的灵魂,而划分维度是深入探究问题的必要条件,也是连接研究问题与访谈提问的关键。为了直观地呈现维度的功能,指导教师用“金字塔”形式来呈现研究问题、研究维度、具体提问之间逐层推进的逻辑联系(见图 1),并将研究问题分解为“翻译实践”“翻译研究”“翻译教学实践”三个研究维度[24] 进行考察,并关注“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对“翻译教学实践”的影响。

  3. 教师指导:与访谈对象建立关系

  针对学生与研究对象的三种分离表现,指导教师逐一提供建议。

  首先,帮助学生弥合情感分离。

  为了化解“亏欠感”,教师帮助学生认识到访谈对象也认同该研究的学术意义、实践意义才会参与访谈,因此与访谈者在动机上具有合一性。

  为了化解 “自卑感”,建议学生:

  1)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把访谈当作成长机会;

  2)相信人性之善,即访谈对象一旦接受访谈,一般就有合作意愿;

  3)以通达之心理解访谈对象可能的不完美。

  为了化解“陌生感”,建议学生通过提供研究同意书与访谈对象建立信任关系,并通过访谈前多方收集访谈对象的信息与她们建立认知上的关联。

  其次,帮助学生提升交际意识。

  例如,为了解决学生提问突兀的问题,教师指导他们从访谈对象感兴趣的点导入访谈。

  最后,帮助学生建立“视域融合”意识。

  教师着重讲解在访谈中访谈者是研究工具,因此访谈不是访谈者“客观”地向访谈对象了解情况,而是访谈者和访谈对象相互作用、共同建构“事实”和“行为” [4],达成“视域融合”。

  4. 师生分析成功案例:领悟访谈知识

  为了加深学生对访谈法的认知,进一步弥合他们与研究问题、访谈对象、提问技术的分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访谈成功案例,帮助他们在情境中领悟、内化访谈知识。

  首先,教师示范如何分析他人的访谈报告。

  例如,以《翻译名师是如何炼成的−专访王宏印教授》为例,教师导读如下。

  第一,分析该访谈如何将研究问题分为四个访谈维度。

  第二,分析该访谈如何探究教师“成长”,例如通过“从科研到教学、 从硕导到博导”等来考察教师成长的过程、内因和外部条件。

  第三,采用访谈片段来分析访谈者如何拉近与受访者的距离。例如“看了网上您的简历, 有一个问题我们很好奇……”。

  第四,分析访谈者如何紧扣受访者的亮点来深挖信息,例如“我们了解到,您的学术之旅从古希腊哲学到……”。

  然后,教师要求学生观看访谈视频。

  以许知远采访许倬云的视频为例,要求学生思考:

  1)访谈者与地位声望高于自己的访谈对象第一次见面,他如何开展访谈?

  2)访谈对象在 88 岁高龄、摔伤未愈的情况下热情地参与访谈,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3)从提问看出访谈者预先做过怎样的准备?

  4)访谈者怎样在提问中与访谈对象建立关系?

  5)如何围绕访谈主题从不同维度深挖观点?

  6)访谈者如何做到提问措辞清晰、语气得体?

  02行:在修改中运用知识

  1. 弥合与研究问题的分离

  学生在认识了研究问题的内涵、意义以及研究维度之后,开始在提纲修改中将研究问题分解为明确的研究维度,进而依据维度设计提问。

  其中 C 同学依据“金字塔”逻辑(见图 1)画出提纲概念图 (见图 2)。该概念图从左到右依次为研究问题、 研究主维度、研究次维度、具体提问。

  该学生将研究维度外显出来,使研究问题和具体提问之间形成 逻辑关联,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初稿中“忽视人的成长”“提问肤浅”“考察维度单一”“维度之间缺少关联”等问题。

  2. 弥合与研究对象的分离

  学生们基于访谈知识学习,已经认识到与访谈对象之间的对话是平等的,他们逐渐化解心理压力, 转而“向往进行这次访谈”,并在修改提纲的过程 中积极建立与研究对象的关系。

  首先,深挖访谈对象的信息。

  访谈新手利用网络、博客、受访者的学生和同事来收集有关访谈对象的翻译实践、教学、科研、生活信息,尤其关注访谈对象可能感兴趣的话题,确保访谈提纲的修改是基于丰富的信息。

  然后,与访谈对象建立初步的研究关系。

  访谈新手给受访者发送知情同意书,其中包括研究目的、 研究问题、访谈维度、访谈时长、成果去向以及承诺恪守研究伦理。与受访者的初步交往,让学生感到自己的访谈是针对一位具体对象,因此修改后的提问更加具有交际意义。

  3. 弥合与提问技术的分离

  有了访谈知识输入以及教师对研究问题的解读,学生在提纲修改的过程中,不仅越来越将提问聚焦到教师“成长”,而且逐渐修正了“表达冗余”等问题,从而使得提问具有深入挖掘信息的功能,而 且表述越来越简洁清晰。

  以 W 同学修改的提问 为例:

  访谈者:我了解到您教过很多跟翻译实践有关的课程,请问您现在是如何开展翻译实践教学的?

  追问:您现在的翻译实践教学与最初开课有什么不同?

  追问:为何会出现这样的不同?

  追问: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您觉得自己作为翻译教师发生了什么变化?

  以上提问以简洁清晰的措辞,从“现在”与 “开课之初”的不同来调查教师的成长,并用“为何不同”“教师变化”等语句来挖掘教学环境对教师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这说明访谈者已经较好地掌 握了提问技术。

  不过,学生深刻理解研究问题的内涵和意义显然是他们掌握提问技术的内在根基。

  03思:促进知行合一

  学生在修改访谈提纲的过程中,出现了“知” 与“行”的断裂,即学过的知识并非总能有效地 “行”出来。

  这种“知”“行”断裂是因为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僵化地应用知识,因此指导教师鼓励他们通过“思”以促进知行合一。

  首先,用“思”来确立对访谈的系统认识。

  例 如,L 学生探索如何将教师传授的“金字塔”逻辑运用到自己的访谈提纲中,为此她多次观摩成功案例的视频,在这个“行”的过程中,“思”升华了她对访谈的认识,促进她知行合一,完善了提纲。

  她说:

  以前看访谈(案例)的时候,只关心主持人当下问到什么问题,受访者是如何回答的。培训后, 我能够注意从一个系统的角度看访谈,看前后是如何连接的……当我用金字塔来搭建自己的提纲时, 我又去看了一遍那个视频,看许知远如何展开话题, 受访者的哪些回答紧扣问题,哪些有发挥,而许知远又如何应对这些偏题的回答,又如何拉回到主题。看视频整个过程,感觉自己更加能站在一个访谈者的角度去主动思考,并对访谈有了宏观的了解,而不是停留在对于某一个问题的具体回答上。(摘自 L 同学访谈)

  其次,用“思”来加深对研究问题的认识。

  例如,尽管指导教师解读了研究问题中“成长”的涵义,但是学生们并没有很快地将这个知识运用到提纲修改中,他们仍然只关注受访者的翻译实践、科研、教学经历的变化,而没有挖掘访谈对象在成长中经历的内心冲突以及外部影响。

  当教师指出这一问题后,一位学生如此反思:

  我在提纲设计中一直没有完整的“成长维度”, 是因为我对“成长”理解得太简单了。我原以为描述老师求学、教学、翻译、科研的经历就是揭示她的成长。现在我才明白,光描述经历不够,还要了解是怎样的外在和内在的动力“推动”她在 turning points 的成长,要关注这个过程中她自身的反思和反思带来的影响。这些我都忽视了,导致我关注的只是“优秀”的表象,而不是导致“ 优秀”的过 程”。(摘自 Z 同学访谈)

  这位学生从反思中找到了自己问题的根源,因此将曾经断裂的“知”和“行”连接起来,开启她 对教师职业“成长”的探究之旅。

  最后,用“思”来激活隐性知识,为访谈设计提供了更多的资源。

  同学们在获得访谈知识后,通过激活已有的隐性知识来帮助他们把新的访谈知识 转化为实践。

  例如,当教师讲解了访谈维度的功能之后,一位学生联想到画概念图这一隐性知识,最后成功地借助概念图将研究问题与具体提问之间的逻辑关系直观地展示出来(见图 2),以此确保自己的访谈提纲结构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