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写作指导

论文开篇引用他人观点的模版

时间:2023-03-11 21:09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很多作者在论文的开篇总是不知道写什么,引言处本身就是对研究缘起或者提出文章研究问题的说明,但很多作者写了半天,却总是不能够让读者看明白为什么要展开此文的研究?因此,论文开篇的引言处研究缘起的说明对于了解文章的写作缘由是较为重要的,而如何进行研究缘起的撰写?在这一部分,“引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美国学者杰拉尔德·格拉夫和凯茜·比肯施泰因所著的《高效写作的秘密》中便提到了在研究缘起部分“引用为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具体操作,本文将基于该书的观点对其进行介绍说明。

 

一、“引用为先”对于讲清研究缘起的重要性

 

在该书中,作者曾经提到过往参加学术会议的一段经历。会上有人发言,其发言的核心论点则是:一位称之为X博士的社会学家在该学科的多个方向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了证明论点,发言人接下来详尽地介绍了X博士写的论文专著,并做了长篇引用。发言人无疑了解很深,也很有激情,但该书的作者们却听得云里雾里,“X博士的成果很重要”这个论点已经很清楚了,那么发言人为什么要专门来谈呢?有人会反驳吗?在社会学领域里,有人之前驳斥过X博士的作品,或者贬抑过其价值吗?发言人对X博士的解读是发前人之未发吗?由于发言人完全没有回答这些问题,作者们就只好一个劲儿地纳闷:他为何要一个劲儿地大谈X博士呢?直到发言结束,进入提问环节,才明白过来这一点。一名听众提问后,发言人提到有好几个人曾经激烈质疑过X博士的观点,而且让很多社会学家认为X博士的作品有重大缺陷。

 

这件便给该书作者上了一课,也为学术写作的人们同样带来了启发:要写出有研究意义或者研究价值的文章,作者不仅需要阐明论题,更需要点明文章在回应哪一场更广泛的对话,即对现实情境和研究现状的回应。这位发言人没有提到其他人对X博士的著作的评论,所以听众也不知道他为何要说这一番话。听众中还有其他社会学家,他们更了解X博士的著作所引发的争论,因此或许会明白发言的用意。但是,既然发言人的论断是一场更大的辩论的一部分,那么,如果他简要介绍了这场辩论,以“引用”的形式将别人针对X博士的辩论加以概述,则能够把这场发言的目的以及缘由说得更清晰明了。

 

因此,在展开论证时,需要牢记自己已经加入了一场对话(与读者),因而要注意“引用为先”,把对此论点的现实体现以及他人对此论点的思考加以呈现,然后再将自己的想法作为回应提出来。具体来说,需要尽早给出“他说”的归纳,并在关键处继续提醒读者。总之,你需要将论证呈现为更广泛的对话的一部分,应当说明你或支持、或反对、或修正、或深化、或检验的其他人的观点。尽早总结他人观点还有一个好处:你可以借用这些人的成果来搭建、澄清你自己的论证。该书作者还列举了较为简单易懂的例子加以说明。他们提到,在著名短文《政治与英语》中,乔治·奥威尔开篇就提到了其他人说过的话。
大多数关心这个问题的人都会承认,现在的英语状况不妙,但通常又认为我们无能为力。我们的文明在腐化,因此就有人说,我们的语言也在崩溃,这根本无可避免……
(但是)这个过程是可以逆转的。当代英语……到处都是不良习气……只要愿意付出必要的辛劳,这是可以避免的。
——乔治·奥威尔《政治与英语》

奥威尔的基本观点是:“大多数人认为,我们对当代英语的糟糕状况无能为力。但我要说,情况并非如此。”当然,好的开篇方式还有很多。除了引用他人观点,你还可以加一段题记、引人深思的事实或统计数字,或者像本章一样,来一段相关的逸事。但是,不管你选择哪一种,都要确保它能够说明你的观点,或者单刀直入地引出你的观点。

二、“引用为先”的模板话术

引用有许多模板可供参照。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引用“他说”的模板
最近,许多社会学家认为X的观点/围绕XX主题的观点存在若干重大缺陷。
现在人们经常忽视_____。
Y和Z最近尖锐批评了_____,是由于_____。

(2)引用“标准观点”的模板

下面几个模板能帮助你引入“标准观点”,也就是得到普遍认可、基本成为关于某话题的常识的观点。
传统观点认为_____。
常识告诉我们_____。
关于X主题的学界普遍认为_____。
许多学者认定_____。

这些模板很常用,因为它们能快速、有效地实现写作者用得较多的技法之一:挑战思维定式、接受各方审查、分析强弱利弊。

(3)引入假定或推论的模板

另一种相对复杂的技法是,归纳没有直接说明的假定或推论。
虽然未有学者直接表述某观点,但他们实际上普遍认同一种理念:教育会为我们打开大门。
从X对_____的看法中可以得出推论:_____。
虽然X未有显性表述,但他显然假定_____。
虽然学者很少承认,但_____经常将_____视为理所当然。

这些模板有助于培养分析的思路:透过其他人表面上说的,思考未言明的假定及其观点的推论。

(4)引入争议的模板

有时你会用一场争论开篇,呈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观点。这种开篇方式表明,你认识到要讨论的主题存在争议。一个人如果采用了这种技法,他显然对主题有一定了解,因此可能值得信赖。此外,用争议观点开篇有助于对主题做调查研究,然后再亮出自己的观点。于是,写作就成了认识自身立场的一个过程,而不是根基不扎实便匆忙立论。

下面是一种通过引入争议开场的基本模板。
在讨论_____的问题中,一个争议点是_____。虽然有些学者认为_____,但也有学者提出_____。甚至有学者认为_____。本文的观点是_____。
该书作者在呈现了模板之余,还援引了示例。该书提到,在一篇关于人类大脑运作机制的文章里,认知科学家马克·阿隆夫也用到了这种模板。
几个世纪以来,关于大脑/心智运作机制的各种理论主要表现为两个极端。一个是唯理主义,认为人类的心智在来到这个世界时已经或多或少成形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预置”了。另一个是经验主义,认为新生儿的心智基本是未定型的,是一块白板。
——马克·阿隆夫《此为华盛顿下榻处》
另一种通过引入争议开篇的方式是,提出一个许多人认同的命题,为之后的反对意见提供鲜明的靶子。
关于_____这个主题,大多数学者认为_____。但是,共识之外是_____这个问题。有些学者坚信_____,其他学者则认为_____。
该书同样列举了示例。政论家托马斯·弗兰克就采用了这种技法的一种变体。
在竞争激烈的大选年,几乎所有人会悲哀地认识到,美国是一个撕裂的国度。然而,将我们撕裂的那种属性——虽然据说是最基础的本性——仍然存在着某些争议。
——托马斯·弗兰克《美国气质》
总之,论文作者们应当在整个行文过程中牢记“引用为先”,这是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的。只有在开篇注意“引用”的重要性,才能将文章的研究缘起讲清楚,让读者了解你为何要展开此问的研究,你所提出的观点并非是凭空出现,而是有现实基础和研究基础的。同时,也可多多学习上文所提及的模板,当然也并非要求作者们完完全全地背诵这些模板,提供这些模板的意图是为了使作者明确写作思路,在此基础上有些许关键句式或者词语的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