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3 21:34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文章的开始我们先来读下面三句话。
著名文学批评人小明认为“A作品是文学大师B最后一部作品”。这显然让读者都十分开心。
自从三年前小明对A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估后,A公司的收入就出现了问题。
小明表示他的数据并非来自于使用软件来统计,他只仔细地进行了人工统计。
大师最后一部作品与读者开心有什么关联?A公司的收入问题与财务评估有什么关系?小明为什么强调人工统计数据,它们有什么不同?读者在阅读这样的句子时,最直接感受就是支离、松散、焦点模糊,一言以蔽之——不连贯。我们在阅读论文时,常会疑惑“为什么这句接那句?”这样的断裂感有时是逻辑的问题,但也不仅仅是逻辑的问题,更基于人类本身的心理感知规律,否则就没有办法解释一些没什么逻辑的句子,有时连在一起也是通顺的。
世界级语言学家,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史蒂芬·平克在他的著作《The Sense of Style》中用Arcs of Coherence(连贯之弧)来解答如何让写作更加连贯的问题。所谓连贯之弧,是写作所要追求的一种状态,使我们通过对文字的把控,实现不同内容在读者心理上的联系,从而实现文章整体的通顺连贯。史蒂芬·平克针对就如何形成连贯之弧给出了一些建议。笔者主要针对学术论文写作整理了部分观点分享如下。
一、运用场景法组织写作材料
要想写出一段结构井然有序的文字,作者必须把他希望表达的内容整理成干净利落的层级关系。从一堆繁复的材料中整理出一个有序的结构对于写作者是一件麻烦的事情。虽然我们会使用语言标记或是带编号的标题来引导读者阅读整篇文章(比如“1.”“1.1”等),但不管用了多少标题或是标记,最好的办法仍是铺就一条自然串联各个单元的直观路径,让读者能预期到他们接下来将要读取的内容。
史蒂芬·平克将这一过程比喻为“从沼泽中走出一条清晰的道路来”。他以自己的写作经历举例。如他曾经在文章中要做关于语言的神经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综述,这个综述涉及了庞杂的文献。史蒂芬·平克最初本想尝试遵照教科书的方法,按历史进程来排列这些研究。但最终他放弃了按历史进程来组织材料的方式,因为他意识到读者阅读这篇文章,更多是基于对大脑感兴趣,而非对医生和教授研究大脑的历史感兴趣。于是他使用了一种从鸟瞰的角度逐步聚焦到微观成分的材料组织方式,示例如下:
从最高的观察位置来看,你能区分的只是大脑的两个半球……放大左脑,我们会看到一个将颞叶同其他部位分开的巨大裂缝……继续放大,这个边缘区域可以继续细分为不同区域……现在我们可以从裸眼切换到显微镜的层面……。在这种呈现方式下,复杂的知识脉络就有了生动的画面感,枯燥的研究综述也瞬间鲜活起来。
史蒂芬·平克认为材料排序还有许多其他方式,可以将其描绘成一个个不同的场景。如“引领读者沿地理区域徒步远行”“叙述一个英雄为达目标必须一路克服障碍的艰辛历程”“模仿一场辩论,使双方陈述各自观点、互相反驳、总结陈词、等待评判的结果”等。
笔者认为,史蒂芬·平克做文献综述的方法对我们的写作也是极具启发意义的,或许有一天我们的综述也能摆脱呆板教条,像史蒂芬·平克一样有趣起来。
二、尽早点明主题和论点
为了充分说明尽早点明主题和论点的重要性,史蒂芬·平克引用了心理学家约翰·布兰斯福德和玛西亚·约翰逊一个有趣的实验。
实验要求我们先来尝试理解下面一段文字:
报纸要比杂志好。海滩是比街道更好的地方。一开始最好跑而不是走。你可能要试很多次。这需要一些技巧但很容易学。即使小孩也能乐在其中。一旦成功,困难不值一提。鸟几乎从未靠得太近。不过如果下雨就会很快湿透。太多人做同样的事也可能会出问题。一个人需要很大空间。如果没发生什么纠纷,一切将十分平静。一块石头可作为锚来使用。一旦它挣脱了,你就不会有第二次机会。
不知你是否也像笔者第一次阅读这段文字之时,仅仅读到第三句大脑就嗡嗡作响,不知道作者想要说什么呢?那么,试试加上这条线索怎么样:“这些句子是关于扎风筝和放风筝的。”由此可见,在文章开头不久处揭示论点有多么必要,相比之下,具体将其呈现在何处都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很多人论文写作中在阐述观点时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即先做大段的论证,最后悄悄在结尾处给出一个观点。对于我们的思考方式来说,这个顺序自然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站在读者理解的角度考虑,这却并不是个好办法。进一步说,笔者认为点明主题和论点的那句话,也有质量高低之分。如果我们在段落开始,给出了一个观点性的句子,就往往好于描述性的句子。正如我们在写某某事物的发展历程时,告诉读者该事物的发展是经历了一个先增长后稳定再缩减的过程,就比直接抛给读者“XX发展的三个阶段”要友好的多。
三、用相同主语形成主题链
使读者记住贯穿该文章的观点,领悟前后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于写作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主题是连接即将出现的句子与读者知识之网的基本生命线。在一段连贯的文章中,语篇的主题与句子的主题是匹配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句子的主题来把握语篇的主题。而又因为在绝大多数句子中,主题在语法上都是主语,因此通过使用相同主语可以形成一条主题链。史蒂芬·平克以鸟类麦克·奥康纳(MikeO'Connor)一段描写苍鹭语言技法进行举例,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原文如下:
大蓝鹭生活在美国北部和加拿大的绝大部分区域。寒冷天气来临时,那些苍鹭会向南迁徙。冬天不太冷的时候,一些苍鹭会来到科德角。这些苍鹭中多数是缺乏经验的幼鸟或是掉队之后寻找南飞方向的雄鸟。在这里过冬有其优势——我并不是在谈论普罗温斯敦淡季的免费停车位。苍鹭可以避免迁徙中的危险,还可以最早到达产卵地。不过,在这么遥远的北方待着有一个风险。是的,我们的冬天一般来说是温和惬意的,然而也有今年这样的冬天,仿佛永远也不会结束。雪、冰和寒冷对于鸟类来说不是什么好事,我敢打赌许多苍鹭明年不会再预订来科德角的航班了。苍鹭有一个优势:它们是优秀的猎手,也是彻头彻尾的机会主义者。当鱼被冻住的时候,它们会吃些别的,包括甲壳纲动物、老鼠、野鼠和小鸟。有一只饥饿的苍鹭被目击吞下一只野生小猫。我知道,我知道,对于那些苍鹭吃小鸟这件事,我也感到很难过……
当笔者读到这段文字的时候,并没有感受到使用了什么技法,但却能明显而强烈地感受到苍鹭生活在寒冷凄惨的境况中这一信息。这段文字主题显然是“冬天的苍鹭”。史蒂芬·平克将这些语句的主语逐句摘录形成了一个表格。关于苍鹭的主语列在上图左侧,关于其他事物的主语列在右侧,横线则区分了段落。第一段、第三段和第四段的每个主语都包含苍鹭,仅仅有一个例外。苍鹭并非只是一个普通的主语。它们是正在做事的行动者。对于读者而言,比起关注一串被动的事物和呆板的动作,紧盯一个推动情节发展的主人公,会更容易跟上叙事的节奏。
值得关注的是,奥康纳目不转睛持续盯住主人公是用了一些技巧的。他策略性地用了一个被动语态的句子“一只饥饿的苍鹭曾被目击”,而不是“观鸟者曾看到一只饥饿的苍鹭”,被动语态使它持续留在读者注意力的聚光灯下。而且奥康纳经常将时间修饰语放在句首:“当寒冷天气来临时”“当鱼被冻住的时候”“在冬天”“当这些地方被冻起来时”。这种前置避免了一串相似句子带来的单调感觉,但事实上苍鹭仍是每个句子语法上的主语。
这些时间修饰语都与寒冷天气有关,也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每个句子中的新信息都是关于苍鹭如何应对寒冷天气的。因而在每个句子中,寒冷天气的某些情况(在句首修饰语中提到)为说明苍鹭的应对方式(在接下来的主句中提到)设置好了舞台。已知事实总是出现在新信息之前。在第二段,寒冷天气登上舞台,成为主角。过渡有条不紊。主题的转换表现在第一段倒数第二句话(“在这里过冬有其优势”),并且在第二段得到持续地强调,其中有两句话以寒冷事物为主语,还有两句话以寒冷事物为“有”(thereis)的补语,看起来也像主语。
通过这一系列操作,就形成了“苍鹭”和“寒冷天气”两个跨越文章的连贯之弧,使读者从一个句子读到下一个句子时将注意力集中在同一主题。
我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往往很少关注这样的技法。如在交代主题背景的时候,一些作者频繁、交替变换句子的背景,使得内容混乱不堪。文献综述部分更是一个重灾区,一些作者沉迷于罗列张三说李四说这种写作形式中,罗列了大量材料,却将为什么要做综述抛诸脑后。
虽然我们未必如奥康纳那般将这一技巧用到如此高的水平,但我们可以借鉴他的方法,有意识的对同一段文字中的句子主语进行控制,去形成一条基本的主题链,这将很大程度上避免段落文字中的句子各为其“主”的情况,从而让我们的论文语句更加连贯。
四、谨慎地运用否定
从逻辑上讲,一个带有众多否定词的句子正好是肯定句的反面。比如整数4不是一个奇数,那么从逻辑上同样也可以说,整数4是个偶数。如果什么东西不是活着的,那么它就是死的,反之亦然。但从心理学上讲,否定陈述与肯定陈述有根本的不同。
(一)否定容易引起心理上的质疑
对我们来说,要下结论说某件事情不是真的,必须采取额外的认知步骤,才能将“假的”这一心理标签钉在某一陈述上。实验已表明,当法庭告诉陪审员不要考虑目击者的证词时,陪审员通常做不到,就好比我让你“接下来一分钟里,试着别去想一头白熊”,你也做不到一样。我们来比较以下两个句子。
根据关于暴力行为的最新年度报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首次没有成为世界上最不和平的地区。
根据关于暴力行为的最新年度报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首次没有成为世界上暴力最严重的地区。
我们读到第一句“最不和平的地区”很容易去考虑会不会存在其他不和平的地区来质疑这个“最”的准确性,但我们读到第二句“暴力最严重的地区”时大脑却似乎不知不觉地默许了这个“最”,甚至懒得去思考它是不是准确。所以,如果我们在表达语义时确有肯定和否定两种选择的时候,应谨慎使用否定。
回到我们的论文写作中,以文献综述举例。我们在做文献批评时,如果使用否定式的表述“目前几乎没有针对XX方面的研究”,就很容易引起读者心理上的质疑,是真的几乎没有还是研究者没有广泛收集文献,总会牵引出这样的疑问。使用肯定式的陈述表达“目前针对XX方面的研究还很匮乏”,我们不知为什么就不自觉地接受了作者的观点,即使作者的观点或许并不正确。
(二)使用否定时应让被否定陈述可信
当被否定的陈述看似可信或者颇具诱惑力时,否定是容易理解的。我们以下两句话举例。
鲸不是一种鱼。
鲱不是一种哺乳动物。
第一句我们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因为毕竟鲸鱼的外形与鱼相似,名字里又带有一个鱼字,我们否定这种观点只要理由得当,还是可以为人所接受的。而鲱无论从字型还是从外形都和哺乳动物毫不相关。否定是一项认知上的“苦力活”,当我们捏造一个你原本就很难相信的句子,然后再加以否定,就重复了两次这样的“苦力活”,阅读就会产生一种不适。
同样回到我们的论文写作中,这种情况常常会出现在我们观点的表述上。如我们论文的观点是“污染治理问题不是单个区域的责任”,这样的表述不能说错,但却给人以不舒服的感觉,读者会有一种我又没有认为污染治理是单个区域的责任,作者用这个否定是什么意思,是怕我会这么想吗?反而不如使用肯定陈述“污染治理问题需要各个区域共同负起责任”效果更好。而论文中观点是“纪实不是真实”,则会有着完全不同的感觉,纪实记录的不是真事吗?怎么会不真实了。作者否定了大众印象中容易相信的观点,这时的否定不但不会给人以不适,反而会引导读者去阅读作者的论文。
五、小结
逻辑的连贯性是学术论文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史蒂芬·平克给出的建议,从人类最基本心理和认知入手,解决了我们写作中重要且容易忽略的问题。他告诉我们一段连贯的文章,并没有那么简单,哪些看起来朴实无华,读起来又无比顺畅的文章,往往需要非常精心的构思。我们在论文写作中,也应加强对自己的要求,只有不断加强细节的把控,才能使我们的论文通顺连贯,成为佳作。
上一篇:毕业论文降重技巧
下一篇:英文论文格式与写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