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5 21:07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论证的质量是确保论文观点成立的关键之一。有一部分写作者在阐释观点时,并不知道如何写作支持这些观点的理由。他们给出的论据有时只不过是作者主观的一些想法,即使使用了一些客观的论据,往往也是漏洞百出或不得要领。总之,有些人论文中的观点就是很难让读者信服。由韦恩·布斯、格雷戈里·卡洛姆和约瑟夫·威廉姆斯共同撰写出版的《研究是一门艺术》一书,就对如何使用证据来支持论文中的观点或理由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书中主要观点整理如下:
一、什么是理由和证据
支持观点有两个要素:理由与证据。对于一篇论文,读者会首先寻找一个论证的核心观点和以上两个要素,理由是读者为什么要接受该个观点,证据是读者当下就认为确实如此的论据。研究者可以想出理由,却无法想出证据。在一组相关联的理由中,读者主要在看理由的大致逻辑结构,如果没有这个结构,读者就会认定你的论证尚未成型,甚至缺乏条理。另一方面,证据是所提论证的基石,如果读者不接受论文中给出的证据,他们可能会拒绝这条理由,从而拒绝理由对应的观点。究竟是理由还是证据,不是作者来决定的,而是读者决定的。当论文中出示的证据,被读者要求提供更进一步的支持时,之前被认为是证据的事物就只能看成一个理由,我们则必须寻求其他更“毋庸置疑”的证据作为支持的理由。
二、用理由规划论证
读者会根据理由来决定是否相信你所提出的观点,同时通过这些理由来理解你的报告。理由可以勾勒出你论证的逻辑,而且假如每个主要理由都是一个小节的论点,那么这些理由也会同时勾勒出你报告的轮廓。在一些复杂的论证中,每个理由都会有次要理由来支持,而这些次要理由则成为报告中小章节的论点。
书中推荐了一种“分镜”(storyboard)的图表式大纲,如下图:
我们可以将主要观点与每个理由或次要理由写在个别的卡片(或纸页)上。接着将所有支持某个理由或次要理由的证据写在个别的卡片(或紙页)上。最后,在桌上或墙上排列这些卡片,让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一目了然。
我们尝试不同的排序和分组,直到寻获最能方便理解的安排方式。随着研究工作的进展,我们也可尝试新的安排方式,但无须担忧细节如何组织,在这个阶段只要处理能够以各种方式加以安排的适量材料即可。
三、区分证据和证据的报告
研究者的论文中很少包括实际证据本身。即使是自己收集证据,例如计算一片田野上兔子的数量,但在论文中只能以文字、数字、表格、曲线图、图片和录像等来代表那些兔子。举例如下:
观点:在理性决策中,情绪扮演的角色比我们所想象的更为重要。
理由:假如缺乏大脑情绪中枢的协助,我们将无法做理性的决定。
证据:那些大脑情绪中枢受损者,甚至无法决定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决策。
这个论证无法提供因脑伤而无法做决定的真人作为证据,而只能陈述对他们行为的观察,提供他们的脑部扫描图片或反应时间表等。事实上,读者也是比较希望研究者公正地报告他们的证据,而非在论文中不加解释的附上病人的脑部检验、判断扫描结果,让我们自己去做判断。为了使证据的呈现方式更为清晰、更有条理,作者在论文中使用证据时,同时也改变了证据。即使所提供的证据看起来是客观的量化的数据,作者也不免去用有利于自己的口吻去描述它们:必须决定计算什么、如何对数字进行归类、如何安排次序。即便是照片和记录,也能以某种特定方式来呈现证据,赋予它一个作者的见解或形式。
有时,我们还不得不依赖他人的证据。假如论文中的观点是“崇拜名流扭曲了理性经济決策”,我们想以“运动员与艺人比政府高级官员的收入高出多少”作为证据,就会面临下面的情况。那些运动员和艺人不太可能把支票存根或报税单拿给研究者看,所以就要有关那些薪资的报告,而当我们使用这些数据作为证据时,至少都已经是三级资料了。读者会期待你获得的数据能够尽可能地接近证据本身,作者必须给读者一个好理由,让他们放下合理的怀疑,因为这个责任链的最后一个环节正是作者自己。
四、选择证据正确的呈现形式
不同的学科期待不同的证据形式。比如社会学家与经济学家比较偏好以表格、曲线图和图表形式呈现的数据;文学评论者指望来自文本的引述;人类学家与历史学家不仅依靠对特定影像和事件的语言描述,也依靠照片、录像带及声音记录。如果适当呈现数据的话,每个学科也会接受其他的数据类型,但他们也可能不喜欢特定的数据类型。文学评论者不会期待以长条图来呈现一个作者的成长,而大多数心理学家对关于心理活动逸事的描写则会抱持怀疑的态度。
五、确保证据是可靠的
一旦知道读者期待的证据类型,作者必须检验自己搜集到的证据是否充分且具有代表性,是否被精确地报告且出自权威性的原始资料。以一段日常对话来进行演示。
1.证据的正确性和清晰性
B:我需要一双新的运动鞋(观点),你看,这双似乎已经太小了(理由/证据)。
A:你的脚不会在一个月长得那么快,而且现在这双鞋子看起来还不错,也不至于把你弄得很痛。
即:证据或许有关联,但这些证据并不正确,就算这些证据是正确的,“似乎太小”这句话也不够精确。
2.证据的充分性
B:但它们都已经破烂不堪了(理由),你看它们都已脏成这个样子了,还有这些破破烂烂的花边。(证据)
A:鞋子脏跟花边破烂都不是买新鞋的理由。
即:鞋子肮脏与花边破烂并不是鞋子破烂到无法穿的充分理由。
3.证据的权威性
B:别人都认为我该换双新的运动鞋了(理由),就连C也这样认为(证据)。
A:C的意见并不那么重要。
即:即使他人的观点或许如此,但他的意见并不具有权威性。
4.证据的代表性
B:穿这双鞋让我觉得脚痛(理由),你看我现在走路都一瘸一拐的(证据)。
A:几分钟前你不是走得好好的吗?
即:所提的证据缺乏代表性。
写作者在写作论文时,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B或A,进行这样的自问自答以检验任何论证里证据的质量。读者总是希望他们读到的证据正确、充分、具有代表性,而且精确。因此当作者在做汇集证据的规划之前,就要先对这些证据进行筛选和考虑。
六、显示证据的关联性
证据可能是正确的、充分的、有代表性的及具有权威性的,但如果读者无法很快地理解这些证据,等于没有提出任何证据。
下面是一个有关哈姆雷特的观点,它的证据基础是一段引述:当哈姆雷特遇见正在祈祷的继父克劳狄斯时,他展现出了冷酷的心思(观点)。现在他正在祈祷,我正好动手(杀他):我决定现在就把他杀了,让他上天堂去,如此一来我也算报了仇……(不,我还要考虑一下)。一个恶人杀死了我的父亲;我,他的独生子,却把这个恶人送上天堂(?)啊,这简直是以恩报怨了。(证据)
论据文字中一眼看出的更多是在表达哈姆雷特对于是否杀死继父克劳狄斯的纠结,很难看出哈姆雷特展现出了冷酷的心思的观点。但如果将文字中的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如下:
当哈姆雷特遇见正在祈祷的继父克劳狄斯时,他展现出了冷酷的心思(观点)他冲动地想要杀死克劳狄斯,但却停下来反省。假如在克劳狄斯祈祷时杀了他,反而让克劳狄斯死后上天堂,这与他想让克劳狄斯下地狱去的想法冲突(理由),因此哈姆雷特决定不在此时动手杀他。(证据)
总之,作者不要指望资料或引文可以不言自明。对于那些读者得花点心思才能懂得的证据,作者则需要加一个更加直接明确的解说。
以上是《研究是一门艺术》书中的一些主要观点。笔者认为,书中指出的那些问题,也是我们论文写作中经常会出现的。有些时候,我们对论证的处理过于简单,很多论文初稿甚至已经发表了的论文,也有对自己的论据使用不当或者不经提炼的现象。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一篇论证有瑕疵,观点立不住的文章恐怕是难以发表的。作为写作者的我们有必要对我们的论证能力再审视,才能提高论文观点的说服力,从而提高论文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