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9 15:09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对很多研究生讲,对导师的要求并不太高,最起码要能保证“指导论文写作、保证正常毕业”。然而,导师在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方面,存在诸多不尽如意之处,没时间指导、没精力指导、没心情指导、没能力指导的情况,真的不在少数,从而导致很多研究生毕业论文出问题,而影响正常毕业。
那么,作为一位称职的导师,究竟该如何指导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呢?总结多年来与导师的相处经验,以及自己的一些思考,我想可以从以下“五导”入手。
一导:加强对学位论文“写作规范”的指导
当一说到“写作规范”,估计你会感到厌烦:“你这家伙,能不能说点有新意的东西,总提这种正确的废话,真的有意思吗?”
其实,我之所以要强调“写作规范”的重要性,因为这是由无数研究生用心酸的泪水总结出来的。
一般来说,格式和论文规范性包括的内容很多,比如,文字不规范,包括错别字、漏字、字体及其大小不一致等现象;标点符号不规范,包括乱用错用、标点缺失、符号标识不清或混乱,等等。
论文的创新部分与写作规范,实际上就是“内容与形式”“毛与皮”的关系,虽说我们一直强调要破除“形式主义”,但对于学位论文来讲,“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最起码的规范形式都没有了,又如何展示你的创新内容?
再说了,规范的写作形式,也是一位研究生严谨治学态度的外在体现,我想,一篇“错字满天、别字皆目、标点混乱”论文的作者,他的科研水平估计也高不到哪里去。
说到这里,联想起读博时,与一位教授聊天时,他就提到:
“每到毕业季,收到其他院校送来的盲审毕业论文时,我一般先看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就是基本格式,
第二部分,就是读研期间已发表的成果数质量,
如果这两部分都很不错的话,我对这篇文章印象分就会高。先入为主的观念已经形成,由此再去细评内容,自然分数也不会太低。”所以,基于“学位论文写作规范”的重要性,导师要在学位论文开题后,研究生开始着手学位论文撰写时,就进行学位论文写作规范的辅导。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避免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写到中途或结束后,才发现在这些细节方面存在缺陷,改正会既费时又费力。
二导:加强对学位论文“遴选题目”的指导
论文选题,实际上是一个辨识问题、凝练主题的过程,要撰写高质量的学位论文,选题是关键。
综合以往专家教授的评审意见,选题不合格的研究生论文,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问题一:选题陈旧。
说白了,就选题较为保守、缺乏新意,与已有的选题相同或相似,都是“别人嚼过的馍”,未能紧跟学科发展潮流,降低了创新性和难度。
比如,有的教授对该问题的经典评语:“换血治疗新生儿的高胆红素血症,已经有上百的历史,且已纳入治疗指南,国内外已有大量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报道,所以,本研究作为硕士论文选题创新性欠佳。”
问题二:选题过大。
说白了,就是选的题目“帽子太大”,论文“瘦弱的身体”无法撑起这顶“大帽子”来,研究内容浅显不深入,导致泛泛而谈。
比如,专家经典评语:“该论文选题过于宽泛,加之468份问卷不具备代表性,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成立,这显然不符合硕士论文要求。”
问题三:选题严谨性不够。
说白了,就是选题“走错了家门”,与所学专业无关,缺乏学科归属感。
比如,专家的经典评语:“该选题不属于应用经济学范围内,不属于理论经济学的选题。”
问题四:选题缺乏应用性。
说白了,就是选题“不接地气”,缺少对具体实践问题的探讨,实践性和理论性结合不紧,难以反映本领域的现实需求,专硕的问题尤其突出。
比如,专家的经典评语:“选题不符合音乐艺术专硕的要求,实践性不强,是纯理论的研究。”
所以,研究生在论文选题时,导师要积极作好指导工作,在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引导研究生站在科学前沿进行思考。
但又要避免包办,应结合研究生个体能力的差异,引导自主选题,更不能撒手不管、放任自由,而是要留给研究生更多的余地和空间。
具体来讲,针对以往论文选题存在的四种问题,导师应指导研究生立足学科实际,以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前人没有专门研究过、虽已研究但尚无理想的结果、学术界有分歧争议的问题作为论文选题。
因为,这样的选题往往能够体现学科前沿、热点、综合交叉的特点,更具有创新性。
同时,还要注意“选小题目、做大文章”“开小口、挖深井”,切实把论文做深做透。
三导:加强对学位论文“框架设计”的指导
框架设计,是学位论文谋篇布局的反映,是对论文内容所作的组织与安排,是支撑论文的“骨架”。
写论文,就如同搭建房屋一样,只有整体框架结合合理、相互支撑,再往里填内容才有方向性,整个房屋建成后才能牢固。
然而,很多研究生论文在框架设计方面,存在结构过于简单、框架要素不完整、结构不严密、章节数量偏少、内容不饱满、层次不清或层次错位、理论和实证研究相互脱节等突出问题。
为此,导师在指导研究生进行框架设计时,要紧扣研究主题,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演进顺序,提纲挈领式地取材,使内容和逻辑丝丝入扣、相互配合。
具体来讲,要注意把握以下四点:
一是文章论证推理过程,必须要有坚实的理论做支撑,要有相关的理论平台做依托,从知网、万方、维普以及其他库中获取大量、权威的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动作(下面还会讲到);
二是充分考虑到运用一定的技术路线和方法,比如,统计分析、数理模型、抽样调查,等等;
三是应注意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时,要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注重论文的内在逻辑性;
四是要考虑到所提出的观点,必须能够旁征博引、多方佐证,不能空谈理论,要注重引用大量具体的事例、数据、图表来辅证提出的观点。
特别要提醒的是,研究生在论文中引用的材料和数据,必须正确可靠,经得起推敲和验证,切不可凭空捏造,以增强论文的可信度。
四导:加强对学位论文“文献阅读”的指导
对于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时,应当阅读多少文献这一问题,没有统一的看法。
有人说:硕士生至少要查阅600篇文献,其中,粗看300篇,细看200篇,研读100篇;至于博士生,至少要加一倍。
因为,一般来讲,硕士生毕业论文后面附的参考文献数量,基本上都在50篇左右,当然也有30多篇的,但总体感觉还是相对少了一些。
无论如何,研究生要完成学位论文,除了要进行文献综述外,在各章节论述中,都要进行相关文献的引述,由此可见,完成一篇学位论文的阅读文献数量是相当庞大的。
但是,很多研究生在阅读文献时,普遍存在不广阔、不深入的突出问题,要么文献数量偏少,要么文献是10年前的老旧资料,要么是从百度、知乎等非平台上获取,缺少权威平台支撑,从而导致无法全面了解当前研究现状,缺乏应有的理论深度和高度。
所以,研究生确定选题方向后,导师要指导研究生尽早动手搜集相关资料,在指定一些书目给研究生阅读的同时,告诉研究生应该从哪些单位机构、权威平台获取有价值的资料。
对于研究生认真搜寻和研读的权威文献,要指导并教会他们如何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此外,导师还要让每个研究生定期宣读自己近段时间学术科研的进展情况,以检查其学习研究是否踏实。同时,尽可能为研究生提供参加校内外相关学术活动,或到社会实际调研的机会,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五导:加强对学位论文“撰写过程”的指导
学位论文撰写,是研究生在学习阶段综合运用学科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通过进行分析研究,在某方面提出独立见解,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在此过程,导师要指导研究生学会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等基本方法,掌握解决现实问题的科学方法,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导师要根据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在不同阶段要有相应的具体描述和正确设计,把指导作用贯穿到撰写论文的每个环节之中,反复同研究生讨论,及时解决研究生在学位论文撰写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
据了解,知网检测重复率要求如下:
(1)检测结果中“去除本人文献”比值原则上不能超过15%;
(2)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文献综述部分文字重复率不能超过25%;
(3)其他部分文字重复率分别查询,各部分均不得超过10%。
然而,各个学校的规定又不相同。自2019年,大多数学校的重复率都从30%、20%降到10%以内,有的到了3%,中国政法大学甚至一度陪你到了0%!。
论文查重率过高,不仅对研究生本人,对导师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导师要对研究生认真做好学位论文的教育、监管工作,有效防止抄袭、剽窃等情况的发生,杜绝学术腐败行为。
导师,作为研究生成长路上的贵人,引导走向成功的领路人,还是要回归“导”的本源。
最起码,从指导论文写作的“五导”做起吧!
上一篇:三篇会议和一篇SCI写作经验分享
下一篇:文献综述格式模板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