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写作指导

从引用文献摘取词句的操作和示例

时间:2022-07-15 15:01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论文中为加强文章的理论性、学术性,或为了文章的严谨度和可信度,总会在文中使用引用。但很多新手的论文作者对于如何将原始语料中的主要信息“为我所用”却是“摸着石头过河”,很容易落入文献引用的陷阱中去。例如提取来超长的引文,把原始文献中的“前因后果”都呈现了出来,尤其是在引用较为集中的文献综述部分。若是很多引文都是此类情况,则会导致篇幅冗长,主次不分,详略不当,重点偏离。再如有时候很多文献的引用都是二手信息,作者在阅读一篇论文时,恰好是从该篇论文的引用中看到了能用来证明自己文章观点的信息,便从中直接截取而来;或者在进行文献检索时,直接把凸显关键词的引文中的句子拿来使用,却没有任何修改。这些“陷阱”都极易导致引文与观点无法完美契合,甚至出现“观点是观点,引文是引文”的情况。

  究其原因,大致还是因为论文作者学术写作的基础尚未打好,未形成良好的学术写作习惯。新手的论文作者大多数通过阅读文献,在吸取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会学习前人的论文写作方式。仅从学术写作形式逻辑的角度来讲,他们大致学到了“形”。当真正开始自己写作之时,前人使用引用,“我”便使用引用,但却并未学到如何能够将观点与引用完美契合的方法。从而导致了文献引用在自己的文章中“格格不入”。而如何能够使其与自己的论文完美契合,且读来自然流畅,逻辑畅通,便须了解一定的技巧与方法,掌握精髓后多加练习,熟练使用,便可游刃有余。在人文社科类研究方法丛书之一——《十大文献综述:妙理与实例》中,有提到六种综述方法,即摘、编、述、缩、并、写。此书虽是侧重于论文文献综述和综述类研究论文,但本文所介绍的六种方法实质上仍强调的是论文中引文与原始语料之间的关系。因此,这六种方法不仅适用于综述,还适用于一般的文献引用。本文将着重介绍第一种方法“摘”。

  何为“摘”?摘即摘取,按照论文写作的特定需求从原始资料中选取主要内容。文中言,“摘应用较广,最为方便,无需更多加工”。“所摘内容可直接引用带引号入文,所摘内容较长时,也可单独成段”。从书中表述可看,最长的引文可成段。除此之外,摘取单位还有词、短语、句、句群,因此按照摘取单位,可分为四种摘取方法:句中摘词/短语、句群中摘句、段中摘句群、章/节中摘段。

  一、句中摘词/短语

  在引用时,可引用最小的单位——词或短语。但此时可能会有质疑之声:词或短语本身不能独立存在,如何安置在自己的论文中?需知,词或短语在论文中大多数情况下主要表达概念。此时,词或短语便并非主体,多数情况下是为了与更大的单位合并。也即,因表达需要,不方便直接引用原始语料中的语句,便常从句中摘用表达学者观点的关键词语。从而使其与自己的论文融合在一起。如下文的片段。

  在语言上,作者/说书人大量采用模式化的说书套语来实现话题的建立、故事情节的向前推动以及与听读者之间的互动。所谓“说书套语”是指“在白话文学作品中重复使用的习套式词组或者短语”① 。卢惠惠把这类现象称为“固定不变的启行之辞”②

  在古代白话小说中,我们常会发现一种重复使用的习套式词组或短语。它们的使用极其广泛,在出现的时机和表现形式上又出现出某些固定的特点,即总是在又类似的叙述需求之时以“习套式”结构出现,因此被视为“套语”。

  自古汉语就具备“贵于顺序”的特征, 正如《文心雕龙·章句 》所说:“章句在篇, 如茧之抽绪。原始要终, 体必鳞次。启行之辞, 逆萌中篇之意; 绝笔之言, 追媵前句之旨, 是以搜句忌于颠倒, 裁章贵于顺序。”这一特征在古代白话小说中发挥到了极致: 叙述者与听 (读)者的位置和态度都相当固定, 规范化的价值观使整个叙述过程、主体的各层次都保持着一种使叙述畅通的姿态,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虚拟互动的认知语境, 也形成了开篇或者情节发展的每一段落都有基本固定的“启行之辞”引起下文, 以达到指引路线、便于认知的作用。

  第一个片段出自《明清白话小说中说书套语对故事的推动作用及其形成过程——以“X说”类套语为例》,该部分涉及到两个引用。作者想要对“说书套语”进行概念解释,只用自己的话加以解释会有主观论述之嫌,因此此处便巧妙借用他人之言,将“在白话文学作品中重复使用的习套式词组或者短语”“固定不变的启行之辞”这两个短语化为自己论文中的一部分。这两个短语分别出自两篇文献《形式与细读——古代白话小说文体研究》《古代白话小说语言形式的程式化特征》,是从原始语句中摘取而来,这也是原始语料作者的核心观点所在。可见,对文献的引用大可不必按照最原始的方式,如“针对‘说书套语’,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王凌认为,…….。卢惠惠认为,…….。”这种形式虽未尝不可,但相较而言,直接摘取词或短语既能节约篇幅,又可简约明了,是简单易行的摘取方式。

  二、句群中摘句

  若想要为自己文章中的某个观点提供理论支撑,或援引事例加以佐证,从原始资料中摘取句子是一个较好的选择。或许所得引用是从阅读相似主题的文献中所看到的,此时欣喜之余最好多做一步:将该文献下载下来进行阅读,让自己亲眼看到该引用确实与需要论证的观点相契相合,才能“放心大胆地”“有底气地”摘取该引用。若不去看原始文献,直接拿来用,则总会有些许“心虚”之感。如下文的片段。

  (一)欧盟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开端(1995-1999年)

  作为欧盟前身的欧洲经济共同体(简称欧共体),从 20世纪 80年代中期开始,便推出了多个欧洲国家之间的大型教育交流计划。从流动目的看,包括学习、访问和研究三类跨国流动,如《苏格拉底计划》。[1]……欧洲高等教育合作政策包括:制定高等教育合作的准则和指导方针;鼓励教育部长推出未来欧洲高等教育体系发展的工作计划;在成员国之间执行“协调的开放方法”,即鉴于成员国经济和文化的多样性,设立欧洲教育区。欧盟在 2004 年接受欧盟委员会的提案,把《苏格拉底计划》与《达芬奇计划》合二为一,变成欧盟终身学习行动计划。[3]

  欧盟推出的各种高等教育政策虽各有侧重,但主要是围绕3个方面进行的。(1) 促进人员的跨国流动。欧盟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便推出了多个欧洲国家之间的大型教育交流计划。从流动目的看,包括学习、访问和研究3类跨国流动。

  里斯本战略为欧盟高等教育发展确立新的方向, 教育部长理事会首次把高等教育一体化视为 政策(policy)而不是以往的合作(cooperation)。承接 90 年代教育合作与发展的势头, 欧盟在2004年接受欧盟委员会的提案, 把苏格拉底与达芬奇计划合二为一, 变成欧盟终身学习行动计划。

  第一个文字片段出自《欧盟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发展历程、政策逻辑与实践表征》,后两个文字片段则是引文一和三的出处《欧盟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走向》《欧盟教育政策发展五十年之历程》。可以看到文中的引文一和引文三皆是第二个和第三个文字片段句群中所截取出来的句子,文字片段所在小节的小标题为“欧盟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开端”,既然要说明这个事实,当然需要事例加以佐证,因此作者便找到了第二篇文献中的引用部分,恰好也是在讨论“欧盟高等教育政策”,便可直接拿来用。第三个引用也与上文相同,是对前文“未来欧洲高等教育体系发展的工作计划”的事例佐证。可见,为了对事实加以佐证,便可将其他文献中所凝练表述的内容直接摘取“为己所用”。

  三、段中摘句群

  除了引用词或短语、句子较为常见以外,还存在段中摘句群的现象。何为“句群”?句群是语言学用语,是一种语言交际单位,是由几个共同表达一个核心思想的句子衔接组成。从原始语料的段落中摘取句群,实际上也是为了服务于自己论文中所要表达的观点。只是有时候,引用部分不得不摘取由几句话组成的信息才能更好地为观点“服务”。因此,摘取句群要注重其中的事实和结论与自己论文观点的对应。如下文的片段。

  说到“自我中心主义”,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当代诗歌中两个著名的典型:顾城与海子,在他们身上不仅可以看到前者的一些典型特征,也可以看到一些文化与历史的根由。……实际上,顾城还形成了一套关于“任性”的“自然哲学”,在他看来:“他(孙悟空)是一切秩序的破坏者,也是生命意志的实现者。他作恶也行善,杀人也救人,不是因为道德——他不属人世,而纯粹由于兴趣使然。孙悟空这个象征是中国哲学无不为意识的体现。”[9]从这条线索出发,他把庄子的“齐物”、孙悟空的“齐天大圣”和革命的政治哲学联系在一起[10]。读者或许会对此感到困惑,顾城怎么会把如此相差巨大的概念联系在一起?顾城似乎混淆了神话与政治的区别,还把庄子中的反社会、反权力建制的理念简单地等同于一种齐天大圣式的肆意妄为[11]。虽然顾城几乎是误解了这三者,但他在其中发现的“联系”却准确地解释了他本人的“任性”哲学,这种哲学可以概括为:“天不怕地不怕”,即“无不为”,这正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经常具有的潜意识或者“显意识”。

  为西方读者所熟悉的孙悟空,也是这样一个灵动的特征。它解脱了生死之念,“悟空”,故而能上天入地,出生入死,大闹天宫。他是一切秩序的破坏者,也是生命意志的实现者。他作恶也行善、杀人也救人,不是因为道德——他不属人世,而纯粹由于兴趣使然。孙悟空这个象征是中国哲学无不为意识的体现。

  上一文段出自《从“刺客”到人群:当代先锋诗歌写作的“个体”与“群体”问题》这篇文章。作者以顾城和海子为例来对“自我中心主义”这一核心观点展开说明。既然以诗人顾城为例,自然离不开他的诗作以及他的思想观点。因此为了证明作者的“自我中心主义”,更进一步来说,为了证明“自我中心主义”在顾城身上的体现——“任性”的“自然哲学”,援引他的诗作、他的思想观点便是上上之选。因此作者直接截取了顾城在《顾城哲思录》一书中的某一思想观点。该观点(第二个文字片段)出自书中收录的顾城在法兰克福大学“人与自然”世界各文化哲学研讨会上的报告《没有目的的“我”——自然哲学纲要》。这一引用中,第一句话是对孙悟空一生行为的总结;第二句进一步说明他这一生是所作所为是“兴趣使然”;最后得出结论孙悟空体现“无不为”。而作者正是从这三句话中也看出了顾城对孙悟空的人生总结正是自我“任性”哲学的体现,也是“自我中心主义的体现”。作者同时也对这一引用主旨与顾城“自我中心主义”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说明。由此可见,借用别人所言所写来表达观点,也是一种文献引用的选择。但在摘取相关句群之后,还需对句群所传达的意义与自己核心观点之间的联系解释清楚。这才能达到引用的目的。

  四、从章/节中摘段

  段落由句群构成,从章或节中摘取段落,当然也需要服从作者论文所要表达的中心观点或者是作者评价作品所需的内容。这种摘取方法相较之于前三种,使用范围较窄,在人文学科的论文中使用较多,多是援引所分析资料中的段落,把握其中心主旨,而后对其详细说明。需注意,所摘段落非常重要且篇幅较长时,一般单独成段,整段内容向右缩进两个字符。可见下文示例。

  这些错误相当严重,朱熹的批评在所难免。那么,朱熹改定的乡饮酒礼是什么面貌呢?《宋史·礼志》对其具体仪式有详细记载:

  其主,则州以守、县以令,位于东南;宾,以里居年高及致仕者,位于西北;僎,则州以倅、县以丞或簿,位东北;介以次长,位西南;三宾,以宾之次者;司正,以众所推服者;相及赞,以士之熟于礼仪者。

  其日质明,主人率宾以下,先释菜于先圣先师,退各就次,以俟肃宾。介与众宾既入,主人序宾祭酒,再拜,诣罍洗洗觯,至酒尊所酌实觯,授执事者,至宾席前跪以献宾,宾酬主人,主人酬介,介酬众宾,宾主以下各就席坐讫。酒再行,次沃洗,赞者请司正扬觯致辞,司正复位,主人以下复坐。主人兴,复至阼阶楣下,僎从。宾、介复至西阶下立,三宾至西阶立,并南向。主人拜,宾、介以下再拜。宾、介与众宾先自西趋出,主人少立,自东出。宾以下立于庠门外之右,东乡;主人立于门外之左,西乡,僎从。主人再拜,宾介以下皆再拜,退。[8](P2722)

  此段 300 余字的记载相当概括,肯定不是朱熹版本的全文,但可见其梗概。如果把《开元礼》乡饮酒礼式、绍兴十三年高闶乡饮酒礼式、朱熹庆元年间乡饮酒礼式这三者进行比较,会发现诸多富于历史意味的现象。以下在上引王美华文的基础上,再加发覆。

  第一,朱熹定礼,重新确定了宾、主、介,尤其是僎的身份和秩序。……

  第二,朱熹定礼,进一步确定了乡饮酒礼中“释菜于先圣先师”这一仪式。……

  第三,对照《仪礼·乡饮酒礼》《礼记·乡饮酒义》和《开元礼》,可知朱熹的礼式沿续了绍兴礼式从简从俗的思路,其仪节已大为减省。……

  上文内容出自《朱熹与宋代的乡饮酒礼变革——兼论礼典设计对地方官僚政治的回应》这篇文章。该文以《宋史·礼志》的记载为主线,将这一史实与《仪礼·乡饮酒礼》以及朱熹本人的《仪礼经传通解》《朱子语类》进行对照分析,阐发朱熹改定乡饮酒礼的经学意义和政治内涵。上文片段承接作者对《仪礼·乡饮酒礼》的说明,便得来朱熹批判其中的错误。而朱熹对“乡饮酒礼”有何新的看法?与《仪礼》中的表述不同点在何处?当然需要呈现古文中的相关描述,整体上了解其观点,因此便有了对《宋史·礼志》中有关朱熹改定的“乡饮酒礼”的摘取内容。当然,从下文“第一,第二,第三”的表述来看,作者也需要对朱熹改定内容进行详细分析,从而细致了解与《仪礼》的不同之处。从这一角度来看,也必须摘取古文片段。因此,摘取段落是为整体了解原始语料的核心观点,也为后文详细分析而服务。

  总而言之,上文所分析的四种文献引用的摘取方法是新手论文作者们文献引用的入门之选,可在平时的写作中多加练习,如何巧妙地将原始语料的词或短语与论文中的句子糅合在一起;如何在摘取句或句群时与观点契合,且保持前后逻辑畅通;如何在摘取段落时如何提炼其中主旨,对其详细进行说明解释,都需要作者在平时运用过程中有意识地多加思考,找出规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