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03 15:50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绝大多数硕博生、高校教师、科研工作者对学术论文写作可以说是处于一种爱恨交加的状态。在学界高声呼吁 “破五唯”的当下,我们论文写作的压力是否就降低了呢?现实情况是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过之而不及,学术论文发表的难度越来越大。原因在于需要发表论文的人员在不断扩大,比如说过去评上教授的,基本上很少发文章了,但现在的聘期考核,对发文量有硬性要求,再有硕士、博士的扩招,也增大了需要发文的人员基数。同时,C刊的数量并没有增加,如果仔细观察,还会发现一些现象,诸如《求索》,由原来的月刊变成了双月刊。另外,还有很多期刊的总体容量(页数)没有增加,但收录(单篇)论文的篇幅越来越长,致使期刊刊发的论文篇数出现缩减。
就学科差异而言,自然学科的论文发表要比人文社科的容易一些,他们除了可以发国内的期刊,还可以通过国外发SSCI等途径。就人文社科内部而言,人文学科论文发表的难度比社会科学学科的要大。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也曾说:“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很多人文学科的老师也默认了“短时间内不可能快速完成一篇高质量论文”的观点。但现实种种,并没有给我们提供“板凳宁做十年冷”的环境,如今呈现的态势是“不发表就出局”。
但经过科研写作研究所多年的研究、实践,我们发现其实学术写作是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的,能够帮助更多的硕博生、高校教师、科研工作者,短时间内快速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写作。先要转变我们原有的认知观念,还要掌握科学系统的写作方法。
那我们将从五个维度展开今天讲座的分享内容:1)快速确定选题;2)快速敲定框架;3)快速找到素材;4)找写作与专业两个层面的专家帮助审改;5)快速准确匹配合适的期刊。以上五步都能做好,再借助于适当的外力,那么快速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并成功发表,将不再是很多人遥不可及的梦想。
快速确定选题
很多人说“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甚至有一些博导说“好的选题能占到七八成” ,也就是说选题不好,怎么写、怎么改,也不可能成功。由此说,选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何进行科学的选题,可能很多人还不清楚,仍旧处于一个感性的认知阶段,若赖于感性的写作知识,那要完成高质量的期刊论文写作是非常困难的。
我们要认识到选题是选择一个问题,而不是单纯选择一个题目。关于“题”其实有好几种说法,如主题、问题、题目、标题等,对于这些词,我们一定要有严谨的态度,认真去琢磨它到底是什么,不是单单只选择一个题目就完了。
选题不是标题,而是标题产生动态过程的开端。这是说,所谓发表出来的论文的标题(题目),并非一开始就确定好的,恰恰相反,它是在经历不断修改的过程之后最终确定的,这一点大家往往容易忽略。进而说,很多想把论文写好的老师,常对照范文学习,不管是普刊还是C刊,是底阶的还是高阶的,所参照的文章,其实是一个定稿状态,其初稿至定稿整个阶段中的(动态的)修改过程,我们是看不到的,只是看到了结果状态。如果直接对照定稿状态学习仿写,势必会形成心理障碍,即越学着仿写越觉得沮丧,别人写得那么好,自己却写得这么差,既影响写作信心,也影响写作进度、质量。如果我们能动态的理解、学习论文的写作,自然会有质的提升。
选题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研究主题、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研究主题,无须赘述,但其要求是怎样的,可能很多人并不明确。我们训练营课程给出的标准是众所周知。举例来说,如毛泽东、习近平,大家都知道,但若是某市长、某区长,未必大家都知道。换言之,我们选择的研究主题如果不是众所周知的,那也就表明这个研究主题它并不那么重要。还有,要注意的一点,研究主题的缩小,即研究主题越具体越好,而不是很宏大的,我们提倡研究主题缩小三步(至少要缩小三次)。对照这两方面要求,可以重新审视下自己的选题是否达标。
提及研究问题,不妨先回想一下,尤其硕博生在提交论文或参加答辩时,会遇到以下状况,导师会提出批评,说我们论文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问题。其实,我们都知道写论文是要有一个研究问题的,但是什么是研究问题,这个问题近些年来学术界已经开始关注,并且做了一些探讨,按照英文对照是question还是problem?不管怎样,好像应该是个问号。我们回想一下,权威期刊上的论文,它的选题,是不是都是question或者problem,有很多并不是,即便不是也能发在权威期刊上,我们能说别人没有研究问题吗?那么由此结果进行反推,就能知道我们以往对研究问题的判断可能是出了问题的,那么研究问题应该是什么,我们给出了两种解释:一种是疑问(question),一种是陌生感。何谓陌生感,就是说我们读完以后感觉耳目一新、眼前一亮。大家试想一下我们所看到的自己喜欢的论文,是否具备了一些这种熟悉的陌生感。为什么说是熟悉的陌生感,因为研究主题是众所周知的,但是我们的研究问题别人不知道,能产生一些陌生感。而提出一个真正的疑问是非常难的,比如,哥白尼的日心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些真问题往往不能被与提出者同时代的大部分人所接受,哥白尼因此献出生命,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则经历了数十年才逐渐被人接受。由此,说回当下,如果我们写了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那期刊编辑是否也是这方面的专家,他(们)能不能看懂,这也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
我们训练营提倡“我们不生产新知识,我们只是知识的搬运工”,也就说大家要转变一个观念,即“陌生感”也是研究问题,如果将这种“陌生感”界定为研究问题的话,那就会有很多的研究问题可以去做,至于怎么去提出研究问题,这些属于我们训练营课程内的核心内容,在此不做过多延伸。重点还是希望大家能够重新理解研究问题的内涵。
研究方法,尤其大家在写课题本子的时候,感觉研究方法比较难写,有写文献法,还有写辩证唯物主义等等,五花八门,各种各样块是不是感觉很难写?什么文献法,还有一些什么辩证唯物主义你知道吧?其实,这里的研究方法主要针对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而思辨研究,例如“比较”可以成为一种方法,但是它还不能和与“扎根理论”、“深度访谈”、“文本分析”等这些方法相并列。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去看,思辨研究就是在做逻辑推理。
我们的选题当中,还有一个质量评估的环节,就是说选题做出来,如果是参加我们训练营的,我们会对选题做一个质量评估,具有一定建设性指导意见。
以《清末民初中国侦探小说中的传统性因素》为例,这篇论文的研究主题是“中国侦探小说”,“清末民初”是(时间)定语。而研究问题(“传统性因素”)体现得并不明显),为什么作者要说“传统性因素”?结合时间看,清末民初,正是西学东渐日盛的时期,也是有志青年为救亡图存献身革命的时期,这一时期,很多传统文化遭到贬斥、批判,崇尚西学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但是,中国侦探小说中的传统性因素并没有抛弃,仍有本土化的坚守。从摘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清末明初时期中国侦探小说“包拯退场,福尔摩斯接班”,传统已不重要的说辞持不同观点,他认为传统性因素依然延续着。
综合上述内容,大家应该对研究主题、研究问题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能否做出一个好选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科研写作研究所就选题方面的服务有两种:一种是百日训练营,一种是定向训练营。前者是学员自行提供选题,我们辅以指导,后者是我们提供选题,学员去完成。无论哪种形式,质量都是可以保证的。
上一篇:论文写作难的三阶段审视
下一篇:论文标题选定的四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