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26 20:41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关于研究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大部分人都有一种传统的理解,就是写作是研究发现、研究结果的表达,因此从过程上应是“先研究后写作”。以自然科学为例,为了写作论文,写作者要提前做大量准备工作,如做实验,而做实验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前置环节。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而言,我们也会在论文写作之前做大量准备工作,主要是与文献相关的一系列工作,如文献检索、文献阅读、文献综述,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思考。这种“先研究后写作”的观念(或者印象)早已约定俗成,进而说没有研究就没有写作,将论文写作认为是研究之后的附属产物。
若想把研究做好,绝非一日之功,它的周期可能很长,少则一两年,多则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由此说论文不应量产,而应呈现“厚积薄发”的状态。但是,在现实中,又形成了一个悖论,囿于当下各种形式的科研考核(无论是毕业还是晋升职称),都由不得我们“厚积薄发”,观念与现实的矛盾,将我们置于困惑中,当然也人对当前的科研评价体系提出了批评并给出了意见。这种情绪不难理解,对矛盾问题过于纠结并不利于问题本身的解决。
至此,我们需要反思“先研究后写作”的观念是否有问题,设想一下,离开可研究是否也能进行论文写作。进而生发出研究与写作两者关系的第二种观念,即“先写作后研究”。倘若写作能倒逼着我们的研究做得更好,那也就意味着写作是可以独立于研究的。这种“先写作后研究”的观点也备受质疑,学界充满了争议。有人认为这样写出来的论文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还有人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功利的论文写作方式,因为它是就写作而写作,难免过分追求论文数量,而忽视其质量;甚至有人认为这种“先写作后研究”的观点是对学术科研的亵渎。而更多的人若按“先写作后科研”的观点进行下去,则又会面临另一困惑,就是不研究写什么,文献也没看,问题也没思考,写什么呢?
若沿袭 “先研究后写作”的观念,似乎并无差错,“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道理虽在,但现实残酷,不论博士毕业还是晋升职称都是有一定时间限度的,若是一味强调“厚积薄发”,那得等到猴年马月才能把论文写出来。观念与现实处境(当下科研评价体系)的矛盾,将我们置于困惑、焦虑中。而“先写作后研究”的观念,的确也会有很多人接受,让写作倒逼研究,比如博士毕业有要发两篇C刊的要求,进而让很多同学去检索、阅读文献等。在这种倒逼研究中,可能有些人会实现真正的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比如一开始写的论文质量并不好,但一直持续不断地写,总会实现飞跃。纵然很多人能接受“先写作后研究”,可又无法完成自我说服——“不研究写什么”的问题仍在脑海中打转。
而两种观念各自所对应的情况是:一种是一直在看文献只侧重于研究,迟迟不写论文,另一种是坚持持续写论文,即便质量不高,但仍寄希望于量变质变。而后一种更强调写起来才是王道,否则一切都是空谈。毕竟不写就是“0”,哪怕文献看得再多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这两种观念看似相对立的观念,我们大部分人都能接受。但问题是,两种观念都接受的话,反而更加加剧了在论文写作上的困惑。这时脑海里仿佛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告诉我们要多读文献但还得快写论文。另一个告诉我们快写论文但也得多读文献。两种观念的纠结撕扯下,很容易影响我们的论文写作。
但是,如果只接受其中一种观念,可能就没有那么焦虑了。比如“先研究后写作”,排除外在的环境,针对论文本身而言,没有“厚积薄发”,论文发表不了,是很正常的。再如“先写作后研究”,因为量变到质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也能接受论文发表不了。无论哪一种,在心理上相对会释然很多。
实际上,很多人都是两种观念并存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科研和写作,原本就是一回事。也就是说,之前无论是“先研究后写作”还是“先写作后研究”,这两种观念可能都是有问题的,但即使我们知道它有问题(即谁先谁后),但仍然很难改变我们对这一问题的判断。还有第三种观点,认为研究与写作不是先后关系,而是同步进行的同一事情的两个方面,不应被割裂。“写作不是对思考的表达,它就是思考的本身”——马克•理查森的这一观点我们也能接受,而我们的问题就在于判断不了哪一种观念是对的,都觉得这些观念是有道理的。进而我们需要更深入地考虑论文的质量与研究和写作的先后顺序到底有没有关系,“先研究后写作”是不是论文质量就高,或者是“先写作后研究”论文质量就高,这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但如果按照第三种观点,那就没有关系,因为写作就是研究,两者是一回事,并不涉及先后问题。
如果写作和研究是一回事,那我们还需要考虑论文质量与时间的投入有没有关系,即投入较多的时间是否有较好的产出,或者说时间投入不足,产出是否会变差。当我们在考虑研究、写作两者谁先谁后的时候,其实潜在的假设是时间的投入问题,并非量的投入问题。以 “先研究后写作”这种观念为例,我们更多的在强调研究投入的时间,比如先研究一个小时,然后就开始写作,这种方式是不是也算“先研究后写作”,但是这种方式感觉跟我们强调的“先研究后写作”又不一样,所以它是一个时间问题。而我们现在就是要反思它和时间到底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
依托第三种观念,如果写作和研究是一回事,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作者而言,我们开展研究的方式一般就是阅读和思考。那么思考、反思和研究有没有先后顺序,我们很少有人提这种问题。既然写作和研究是一回事,写作、思考、阅读都应是研究的基本方式,我们很少强调阅读文献和研究的先后顺序问题,因为我们惯性思维里就觉得阅读文献本身就已经是在做研究了。但是,为什么我们会去单独强调写作和研究的先后顺序呢?这正是我们需要反思的问题。
返回头再来看之前“先研究后写作”观念里的“厚积薄发”,其中“厚积”不是只读不写,而现实中,很多人把“厚积”理解成了大量的阅读,只侧重于文献。而如果从“写作即研究,研究即写作”来看,“厚积”就不单单是大量阅读,还包括大量写作。比如写上十几篇论文,然后有一两片高质量的论文,从这一角度理解,“厚积”是量多,“薄发”是质高。而这种“厚积薄发”与先前理解的就存在明显差异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从“厚积”都“薄发”可能有两种路径:第一种路径就是大量的阅读,大量的研究。第二种路径就是大量的写作。如果我们真正的认同第三种观念(“写作即研究,研究即写作”),那么前面两种观念,其实它们是不矛盾的,都是为了“薄发”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只是“厚积”的路径不一样。而我们很容易理解的是第二种“厚积”的路径与当下的科研评价体系其实更加吻合。其实,从主观感受这一角度来说,我们写10篇论文并不比“板凳需坐十年冷”来得轻松,都是要经历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的。
既然“先研究后写作”与“先写作后研究”两种观念并不矛盾,就不应该出现一方去评判、指责另一方的情况,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其原因是我们找不到走出困境的方法,很多人更关心的也是这个问题,不管持哪种观念,现在都感觉被困在窘境中,好像在一个迷宫中找不到出路。
我们回顾上述关于研究和写作关系的三种观念,试图找出迷宫是如何设计的,只有将这个问题想清楚,我们才能去考虑解决它的办法。我们需要走出莫名理想与现实评价的矛盾困境。其实所谓的迷宫是这样的,如果两者只存在一者就不会出现矛盾的情况,比如,现实评价体系不是时下这样的,我们也不会矛盾,或者我们没有(第一种)“先研究后写作”的观念,也不矛盾。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头脑中多种观念同时并存,这才是问题所在。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有三种:
1)我们自己出了问题,明明是不同观念且各自之间存在矛盾,但我们却能同时接受,比如“板凳需坐十年冷”才能出好的研究成果,这种观念是怎么产生的?(开玩笑说)我们都不知道这种观念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却对它深信不疑。所以这里用了一个词叫做“莫名理想”,这可能是一种原因,就是我们自己出问题了。
2)写作本身可能是有问题的,就是说我们在做的事情有问题,这个问题之后我们再展开来细讲。之后会讲写作这个事情,它本身有没有出问题,它可能会是什么问题。
3)现实环境和传统出了问题,比如,我们经常会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来形容所处环境的变化,而这个变化可能是有问题的。
我们简单来考虑,造成目前陷入巨大的困境的三种原因。其中,第三种可能性,是我们把握不了的,因为它是客观变化的,我们受它影响,我们控制不了。所以第三种我们不去讨论它。那第一种“可能是我们自己有问题”,通过一番努力,或许沿着一个可能性方向去寻找办法,是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再就是第二种“写作本身可能有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搞清楚写作本身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也就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上一篇:主观性如何影响研究性论文质量
下一篇:论文选题的类型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