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写作指导

内容分析法在论文写作中的运用情景

时间:2023-10-17 22:25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内容分析是大众传播研究的方法之一,通过对大众传播内容量与质的分析,呈现研究者对某些问题的态度立场,以及传播内容在某一时期的变化规律等。在进行内容分析时,研究者需排除个人主观色彩,从现存的材料出发,追求共同的价值观,将所有相关材料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既可以运用数学统计方法进行量的分析,也可以进行一定的逻辑推理和哲学思辩。如何借助内容分析方法进行论文写作,就这一话题,我们结合具体实例展开分析。

  一、分析本质属性

  以《让媒体解困的“解困新闻学”——基于美国“解困新闻学网络”报道内容的分析》(新闻记者 2016年1月 总第395期)为例。摘要中,作者将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和盘托出,交代了传统新闻业的现实困境,即在面对新媒体所标榜的“受众主动性”方面始终处于弱势,而近年来美国等地兴起的“解困新闻学”实践实现了一定的突破——让受众成为社会问题的“决策者”,由此该研究通过对69篇相关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梳理“解困新文学”的理念、兴起及发展,揭示其本质。进入正文(一、“解困新文学”:对新闻实践现状的回应),第一段中,作者短短两句话就引出了“解困新文学”,先以数据呈现了2010年美国《犹他新闻报》裁员情况,以交代网络媒体的兴起对传统新闻业的冲击,但紧接着话锋一转,到2013年2月,该报却成为全美发行量增长第二快的报纸(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5%),裁员并未影响其业绩发展,这归功于引入了一种新型的报道理念——“解困新闻学”。之后作者用四小段文字介绍了“解困新闻学”的时代背景(简述理论提出者为该理论的推广所做的实践努力),并借助引用佐证“解困新闻学”开始被更多的记者和媒体用于实践。

  承接上述内容,正文第二部分(二、新闻专业主义与理念创新的平衡),何谓“解困新闻学”,作者先借助引用,指出国外研究学者的定义——严格而令人信服地报道对社会问题的回应。之后又列举出国内研究学者总结的“解困”型新闻具备的五个要素,进而亮出自己的研究观点:“解困新闻学”是报道某些组织、机构、个人为解决某社会问题所实施的解决方案的具体的解决过程的一种新型报道理念。其核心是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解决过程的呈现,目的是通过提供具体方案提升受众作为“决策者”的行动力。就此作者对69篇范例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以佐证上述观点。作者从“报道主题”和“报道方式”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正文第三部分(三、让受众从“被动旁观者”到“主动决策者”)基于前文的分析,作者阐释进一步阐释了“解困新闻学”的本质属性,即不同于传统新闻将受众作为“旁观者”,而是将受众主动性提示到一个更高层面,通过提供对受众生活具有指导意义的新闻,以提升受众作为生活“决策者”的“行动力”。并借助一组数据予佐证这一报道方式的革新受到了受众的欢迎。之后又就“解困新闻学”的实践现状进行了描述,除美国外,在德、法等国家及地区也有推行。最后回落到国内,作者借助已有研究指出当下社会转型期的问题很多,“解困新闻学”有很大拓展空间,其与国内的“民生新闻”有一定的相似性。由此,国内媒体可基于民生新闻所关注的问题,借鉴推广“解困新闻学”这一理念,以解决(国内媒体)报道不深、不痛不痒的痼疾。

  二、分析发展/演变过程

  以《中国大陆小学品德教科书中榜样的嬗变——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和2005年版小学品德教科书内容分析》(教育学报 2016年6月 第3期)为例。摘要中,作者直接交代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课程改革前后人民教育出版社两个不同版本的小学品德课教科书中榜样人物进行多维度纵向分析,考察其演变轨迹。前言(一、问题提出)环节,作者的推导逻辑较为缜密,先由“学生品德”(其形成较为复杂)引出“教科书”并连用三个借助引用指明了“教科书”的重要性,进而突出品德相关科目的教科书,再借助引用指出国内中小学课程体系中设置思想品德课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就此落脚到小学阶段,并强调小学思想品德教科书对学生品德形成过程具有重要影响。之后再借助引用衔接到“榜样”上,即教科书中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重要榜样,更是时常被提及与研究的重点。由此,作者就品德教科书中“榜样”的相关研究展开梳理,从中找寻到了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较少探讨榜样人物的演变。之后又以“新课改”为节点,指出课程改革对“德育”提出了新要求。而之所以选择人教版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则是基于人教社是目前国内编写中小学教材时间最长、经验最丰富的出版社,就此对新旧两版教科书中的榜样人物进行比较,分析其发展演变。

  进入正文“二、研究设计”环节,作者借助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给出了榜样的20个分类维度,主要涉及两大方面:一是自身的特征,二是信息交流媒介等观察条件。最终得到1184个相关的榜样数据库,采用SPSS描述性统计描述各粉底类目特征,用卡方检验对课改前后两个版本各维度指标进行比较。在“三、研究结果与分析”中,后续展开的第一小节,作者就“榜样人物的点明与类型”“榜样的虚实情况”“榜样性别和年龄”“榜样的国籍、时代和民族”“榜样的职业和政治面貌”“榜样行为的性质”“榜样的道德品质”“榜样的叙述情况”“榜样的插图情况”“榜样的教学方式”进行纵向数据对比。第二小节选择同一“榜样”,呈现其在新旧两版教科书中的变化,第三小节“教科书中榜样运用的嬗变与分析”,作者分“新旧版本教科书中榜样运用的整体模式”“课程标准等政策文件中的榜样变迁依据”“新版教科书榜样及运用的优点”“新版教科书中榜样及运用存在的新旧问题”四小节,将新课改前后小学品德教科书中榜样的嬗变过程进行了细致剖析,并在段落结尾处预设了伏笔,诸如新课改的“建构”和“活动”理念是否使用与所有学科,其使用程度如何,榜样的品质如何在活动中建构,而学生又怎样在活动中习得道德品质,这些都是日后优化教材的关注点。

  三、分析特征并予以对策建议

  以《“异地高考”政策复杂性探微——基于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异地高考”方案的内容分析》(教育科学 2015年2月 第1期)为例。摘要中,作者重点突出研究观点,即“异地高考”这一政策实施是较为复杂的问题,表现为传统户籍制度的固着性、地方政府决策的自发性、利益群体关系的非线性。而为有效推进“异地高考”方案的落实,需要构建多方参与决策机制,合理配置流入地教育资源,适时调整报考准入资格,逐步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前言部分,作者借助政策文件交代了研究背景,简要说明了“异地高考”是一项重大且又亟需解决的课题,需对其进行批判性审视。

  进入正文部分(一、“异地高考”问题的提出),作者借助引用再次强调“异地高考”的重要性,之后就这一现实问题进行了历时的阶段性梳理,一是初步关注阶段,二是政策议题阶段,三是方案颁布阶段,在该部分的结尾段落作者指出“尽管各地为随迁子女就地高考提供了政策依据,但如何突破固有式的户籍藩篱,如何调适现实的紧迫性与利益的博弈分化,如何缓解城市新移民与城市原住民的矛盾依旧内嵌于该政策中,亟需破解”。正文“二、‘异地高考’政策文本分析”,在过渡段中,作者指出对“异地高考”政策文本的统计发现,该政策由“参与政策制定部门”“政策发布与执行时间”“参与报考准入条件”“院校开放程度”这几部分组成,后续就此分别展开,并配合文字表述呈现了对应的数据表格。基于这些数据,在正文“三、‘异地高考’政策复杂性表征”中,作者基于法国学者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性理论,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我国“异地高考”的复杂性特点有三个,即“固着性”“自发性”“非线性”。相比于前两点,作者对“利益群体关系的非线性”做了重点论述,多元利益群体间非合作式的利益博弈,涉及随迁子女家庭与流入地方政府之间、与当地户籍人口之间、与流入地公办学校之间。在对“异地高考”政策复杂性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之后,随后在正文“四、完善‘异地高考’政策的建议”中,作者给出对策,即加强沟通构建多方参与决策机制、统筹规划配置流入地教育资源、因地制宜调整报考准入资格、循序渐进改革考试招生制度。

  综上而言,内容分析法可以基于定量或定性分析文献内容,判断与透析文献中有关主题的实质内容及相关的发展趋势。上述三篇范文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有些侧重于研究“是什么”,有些则强调“如何做”,当然,在实际的论文习作过程中,作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去组织行文,比如可以将上述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串联,以《女排精神媒介记忆的官方话语建构与实践取向——以<人民日报>(1981-2020)的报道为例》(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1月 第1期)为例。正文三、四、五分别就(中国)女排精神记忆的实质(内涵)、女排精神记忆的生产过程及女排精神媒介记忆的实践策略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系统性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