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 1 广西节能

    级别:省级期刊

    周期:季刊

    国内刊号:45-1148/TK

    国内刊号:1004-1230

    点击咨询
  • 2 食品科学

    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CSCD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周期:半月刊

    国内刊号:11-2206/TS

    国内刊号:1002-6630

    点击咨询
  • 3 现代人才

    级别:省级期刊

    周期:双月刊

    国内刊号:

    国内刊号:

    点击咨询
  • 4 理论视野

    级别:CSSCI南大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周期:月刊

    国内刊号:11-3953/A

    国内刊号:1008-1747

    点击咨询
  • 5 机车车辆工艺

    级别:国家级期刊

    周期:双月刊

    国内刊号:32-1181/U

    国内刊号:1007-6034

    点击咨询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写作指导

混合研究的几个常见策略

时间:2023-06-26 22:24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顾名思义,混合研究法需要研究者在一项研究中综合使用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作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研究方法,很多研究者对混合研究法产生了误解,比如认为只要在研究中使用两种及以上的研究方法,就能算是使用了混合研究法。其实,混合研究法作为一种相对特殊的研究方法,有其规范的使用流程和策略,绝不等同于与多个研究方法的简单混合使用。约翰·W·克雷斯威尔教授在其著作《研究设计与写作指导:定性、定量与混合研究的路径》中指出,为选择一个独到的研究策略,混合研究者需要进行较为综合的考量,以下三种策略可以作为备选方案加以考量。

  一、顺序性解释策略

  顺序性解释策略是六种主要的混合研究方式中最简洁明了的一种。其特点是定性数据收集和分析在定量数据收集和分析之后,即通常是定量数据优先。定性、定量这两种数据在研究的解释阶段进行整合。该策略的步骤如下:数据收集(定量)—数据分析(定量)—数据收集(定性)—数据分析(定性)—整体分析解释。

  顺序性解释策略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特定的理论视角,该策略设计的目的通常都是用定性的结论来对初步的定量研究结果予以辅助性解释和说明。当非预期性结果出现在定量研究中时,该策略就显得非常有用了。在这种情况下,后期进行的定性数据收集可以更加细致地检验这一非预期性结果。简洁明了的特点是这种策略的主要优势,正是由于其步骤清晰明了、相对独立,因而易于实施。此外,其特点也方便研究的描述和报告,主要缺陷在于它需要研究者在两个相对独立的环节耗费较长时间进行数据收集,当这两个环节同等被需要时,这一缺陷便显得尤为突出。

  二、顺序性探究策略

  顺序性探究策略和顺序性解释策略有许多相似的特征。它也分定性、定量两个阶段实施,并且通常对第一个阶段优先实施,在过程中,既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特定的理论视角。步骤如下:数据收集(定性)—数据分析(定性)—数据收集(定量)—数据分析(定量)—整体分析解释。

  与顺序性解释策略相反,该策略的特点是,定量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在定性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之后,因此,研究中定性的方面具有优先性,两个阶段的结果在解释阶段加以整合。就最基本的层面而言,这种策略的目的是用定量的数据和结果来辅助说明定性的结果。与顺序性解释策略适合于解释和说明关系不一样,这一模型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某种现象。摩根(Morgan)认为,这种设计适合于对定性研究阶段浮现的理论进行检验,也适用于向各种样本推广其定性研究结果。与之相似,莫尔斯(Morse)指出了一个选择此种策略的目的:确定在所选择的总体中某一现象的分布情况。最后,在研究者研制和检验一种工具时,顺序性探究策略常常被作为一个模型加以讨论。

  顺序性探究策略与顺序性解释策略一样,有许多优点。两环节模式使其实施便捷,描述、报告简洁明了。对于既想探究一种现象,又想拓展定性研究结果的研究者来说,这个方法十分有用。在研究者打算探究新的工具时,这个模型的优势尤其明显。另外,对于那些可能不熟悉自然主义传统的定量研究指导者、学术委员会或研究团体而言,这一模型使定性研究变得更适合他们的口味。与顺序性解释方法一样,顺序性探究模型也需要充裕的时间来完成两个阶段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这对某些研究而言是一种缺陷。另外,研究者也会发现要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下一步的定量数据收集是很困难的。

  三、顺序性转换策略

  顺序性转换策略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数据收集阶段,并且,两个阶段是前后紧密相连的,该策略的研究步骤如下:可视性—参与性—思想体系—框架(定性至定量或反之)。然而,在这种设计中,两种方法都可以先使用,可以先给予定量阶段也可以给予定性阶段,甚至在有足够的资源可资利用的情况下,二者可以并重。另外,在解释阶段对两个阶段的结果加以整合。与解释和探究研究方式不同,顺序转换模型有一个理论视角来对研究进行指导。不论这种理论视角是一种概念框架、一种具体的思想意识或是辩护,理论视角的目标对于研究的指导远比仅将理论用于方法中重要。

  顺序转换策略的目的在于使用那些最能够服务于研究者理论视角的方法。通过两个研究阶段,使用顺序转换策略的研究者可能会对不同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进行辩护,或对某一现象抑或对被研究的结果的变化过程提出更好的理解。顺序转换模式分享了其他两种顺序混合研究在方法论上的优点和缺点。尽管它也需要大量时间来完成两个阶段的数据收集,但各自独立的两个阶段使其实施、描述和结果共享都显得方便快捷。更重要的是,这种设计把混合研究置于一个转化框架之中。因此,对于那些已经在一个独立方法体系(比如定性研究)中使用了转换框架的研究者而言,这种策略是有吸引力的并且是可接受的。遗憾的是,由于这一方式的使用记录较少,对于如何用转换性构思来指导方法的材料还比较少。同样,究竟如何从第一阶段的分析转换到第二阶段的数据收集也仍未有明确。

  四、小结

  从以上三类策略中能够看出,混合研究策略中的定性、定量研究法必须相互融合且在运用上无明显交叉,以一种方法辅助说明另一种方法,并最终加以整合。若研究者能分别从定性、定量这两种不同的角度对研究对象进行说明,并得出相近的研究结论,则该结论的可靠性不证自明,这一优势或许也成为混合研究法被更多研究者所喜爱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