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写作指导

论文写作政治性与学理性统一的选题思路

时间:2023-10-31 22:40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写论文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相比“政治性不足,学理性有余”,广大作者在论文选题时,更容易出现的情况是“政治性有余,学理性不足”。但是,论文选题如果只是简单地复述党的政治路线、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选题做成了纯粹的“政治宣传”,而不体现一定的学理性,那么,这样的选题就显得生硬,难以在理论层面说服人,也经不起“为什么”的追问,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政治引”的实际效果。因此,确保政治性与学理性上相统一,尤其是在政治性基础上提升论文选题的学理性,十分必要。在C刊论文中,学术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论文选题方式,主要有五种。以下为大家一一介绍。

  一、在现实形势中深究关键概念

  “在现实形势中深究关键概念”说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进程中,探究跟上述进程紧密相关的特定概念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进程”对应“政治性”,“概念内涵”对应“学理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推进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都需要人们首先从概念层面做出思考。于是,“在现实形势中深究关键概念”便成为论文选题“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方式。

  比如,《“改革”内涵的演进: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党的文献》2016年第1期)一文,研究的是“改革”这一概念的内涵。虽然现在社会上天天喊“改革”,人们对“改革”两个字也不感到陌生,但“改革”的内涵是不断发展演变的。过去的“改革”不同于现在的“改革”,未来的“改革”也肯定与目前的“改革”不同。因此,孤立地僵化地去理解“改革”,只会影响改革大业,而必须动态更新对“改革”的理解。

  再如,《新型城镇化到底“新”在何处?——基于类型学的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6期)一文,研究的是“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这一概念,在今天看来可能不算新概念了,但这篇论文当时写的时候,距离国家提出“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相隔并不远。上述概念刚提出时,人们普遍不清楚它到底“新”在哪里。加上提出这一概念的纲领性文件——《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里面也没有给出官方定义,这更加剧了人们的困惑。在上述现实形势下,即国家迫切需要推进城镇化,但人们并不理解相关概念的条件下,便需要探讨“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的新内涵。

  二、在回顾历史中还原政治史实

  如果说“在现实形势中深究关键概念”这一选题方式,强调紧扣“当下的政治大局”,那么,“在回顾历史中还原相关史实”则侧重“回归历史”,澄清那些人们习以为常,实则有待考证或澄清的政治史实。因为研究的是“政治史实”,所以选题能体现“政治性”。又因为研究的是政治相关的“史实”,所以必然牵扯学术考证,所以它又跟“学理性”相关,体现着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

  比如,“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共党史上一个典型的政治符号。很多人把“井冈山”三个字视为一个现成的名称。然而,有人认为,之前并没有“井冈山”这一叫法,只是当年红军到达后,才有了这样的叫法,还有人认为,“井冈山”是毛泽东首先在党的文献中提出的。那么,真实的历史是怎样的?这就是《“井冈山”何时首次被党的文献提及》(《党的文献》2016年第3期)的选题缘由。

  再如,“《新青年》”也是中共党史上不可忽视的政治符号。但是,《新青年》一开始并不是中共刊物,而是从第八卷开始才出现这一政治转向。《新青年》在办刊中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政治转向?其原因,除了跟主编陈独秀思想的转变有关,也跟《新青年》第八卷出版经费困难,进而接受共产国际经费援助有关。当然,历史的真相并不只是“一方有难,一方支援”这样简单,但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便是《<新青年>第八卷出版经费来源的史实考辨》(《党史研究与教学》2016年第2期)一文所要还原的。

  三、在宏观环境中聚焦微观生活

  “政治性”往往跟国家、民族、政党等宏大主题相关,而宏大主题又往往依托宏观环境,所以论文选题如果仅停留在宏大主题、宏观环境中,便难免显得“高冷严峻”,远离现实生活。要实现“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论文选题便需要在宏观环境中聚焦聚焦微观生活,关注民生,体现日常生活。

  比如,建国初期,国家在资本主义工商业者中开展“五反”运动。这是一场“政治性”鲜明的社会运动。对于“‘五反’运动”而言,如果单纯从国家、政府等角度去研究,很容易写成政治宣传文章,而影响学理性。同样是研究“‘五反’运动”,《“五反”运动中“贪污分子”的证成程序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2016年第4期)一文,把它作为选题背景,而把选题重心放在这一运动中的“贪污分子”身上,探讨他们到底是怎么被证成为“贪污分子”的。这一选题思路,既立足于当时的宏观环境,体现了政治性,又贴近现实生活程序,呼应了“学理性”。

  再如,“国民经济调整政策”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内的高频政治用语之一。如果直接原样照搬上述主题,论文选题往往会生硬无趣。如何既不脱离“国家经济政策调整”这一政治主题,又确保选题具有学术趣味?我们来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爱国肉”现象研究——观察国民经济调整政策的一个视角》(《中共党史研究》2015年第12期)一文,是如何选题的。该文的选题思路是,“国民经济调整政策”虽然属于国家的大政方针,比较宏观,但是再宏观的政策调整,也会反映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据此,选题关注到微观层面的“爱国肉”,研究“二十世纪六十代中期国民经济调整面临困难,被迫以爱国的名义动员人们购买滞销的猪肉”这一现象,借助“爱国肉”这一微观现象,反思当时的国家体制。

  四、在经典阅读中澄清理论争议

  这里的“经典”,指的是马恩著作等经典。这些经典之所以被称作“经典”,享有崇高地位,除了其自身质量过硬,也跟官方的承认或推崇有关。官方的承认或推崇,体现的是“政治性”。而经典自身质量过硬,体现的是“学理性”。特别是,经典往往包罗万象,后人学习起来并不容易,甚至会出现一些理解偏差。从这个角度说,“在经典阅读中澄清理论争议”可以作为论文选题“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方式。

  比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24章第7节结尾处,对“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做了相关论述。但是,国内的人民出版社、三联书店先后出版的中译本,其翻译却存在内容差异。除了出版社的翻译存在明显不同,国内学者在自己的著述中,提到“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时,各人的理解也多有分歧。这就需要从学理层面做出澄清,这也是《“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理解偏差及本质理解》(《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第12期)一文所做的工作。

  类似的案例,还有《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称共产主义为“幽灵”?——<共产党宣言>首句中译文的演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一文。国内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的第一句话是:“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这句话把“共产主义”说成“幽灵”,而“幽灵”在中文语境下带有“迷信”的意味,这就引发了争议,甚至有人质疑中央编译局翻译的严谨性。一方面,“《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经典著作,体现着“政治性”,另一方面,首句中译文存在争议,需要澄清,对应着“学理性”。所以,这篇论文的选题同时体现了“政治性”与“学理性”。

  五、在政治传播中尝试综述研究

  “政治传播”指的是,目前我党大力宣传的各种政治主张。这些主张本身就带有“政治性”。当这些政治主张本身被限定为研究主题,不能被进一步缩小或聚焦,不便使用前面提到的那些方式进行选题时,我们可以直接围绕它们做综述研究。综述原本就是一种思辨层面的研究方法,体现着“学理性”。而且,用于综述的各类资料都是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内容,即便是那些有待批判的国外内容,同样可以纳入学术研究范畴。因此,在“政治传播中尝试综述研究”,可以确保论文选题“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

  比如,《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中国道路的研究述评》(《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5年第3期)一文,研究的是“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缩写。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相对明确的定义,但其定义所包含的那些具体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仍然是抽象或宏观的,比如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都是偏政治化的中国特色话语,因此考虑到“中国道路”属于官方认定的固定提法,且学界已存在大量的相关研究,因此可以直接围绕“中国道路”做综述研究。

  再如,《公众如何定义民主:理论分歧与实证测量》(《国外理论动态》2015年第8期)一文的选题,也属于“政治传播中尝试综述研究”。首先,“民主”是一个政治话语,而且我国大力宣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明确提到“民主”二字,因此这是一个“政治性”鲜明的选题。它的“学理性”体现在呢?体现在它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上。研究问题是“公众如何定义民主”,这是对概念下定义,自然具有学理性。研究方法是“综述”,也即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分别梳理学界关于“公众如何定义民主”所做的已有研究。由此,选题在综述中实现了“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

  六、小结

  以上便是我们归纳总结的“政治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的五种选题方式。在“政治性有余,学理性不足”这一选题语境下,强调论文选题“政治性与学术性相统一”,其实就是在强调公共性、客观性乃至世界性等论文写作立场。也就是,只有以问题为中心,面向共性的理论困惑和实践难题开展研究,选题才不至于局限于“政治宣传”;只有借助已有的知识和客观的方法开展研究,选题才能避免重复已知的政治观点;只有体现世界性眼光,选题才能超越本国、本民族视野,站在更广阔的维度上审视研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