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写作指导

理论建构的归纳逻辑与举例

时间:2023-10-02 18:18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社会科学家经常运用归纳法建构理论,也就是从观察生活开始,然后寻找可以建立普遍性原则的模式。艾尔•巴比(Earl Babbie)在《社会研究方法》(第十一版)就这一理论构建进行了简要说明。

  一、归纳式理论建构

  在通过观察进而发展理论的策略中,经常使用实地研究法(直接观察事物进展)。人类学就有悠久而丰富的实地研究传统。巴尼·葛拉瑟和安索·斯特劳斯(1967)创造了“草根理论”,用来称呼运用归纳推理进行理论建构的方法。在当代社会科学家中,没有人比埃尔文·戈夫曼更熟悉通过观察了解人类行为模式的方法了。

  例如下棋这种游戏,创造了让参与者普遍遵守的规则,即在一个平面上,有一组角色,并有着数不完的情境,每个棋子通过这个规则显示其特性和目的。直到把许许多多的状况化约为一组互相独立、实用的规则。如果日常活动的意义也只是依赖于一组封闭的、有限的规则,那么对规则的解说就会为社会生活的分析提供一种有力的方法。在各种研究努力中,戈夫曼揭露了各种行为背后的规则,例如精神病医院的生活、处在瓦解中的“被破坏的认同”。在每一个例子中,戈夫曼都深人地观察了一些现象,并且检验了一些指导行为的规则。戈夫曼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定性实地研究的杰出例子,并成为草根理论的一个根源。

  正如讨论慰藉假设和宗教卷入程度时所指出的,定性实地研究并不是发展归纳式理论惟一的观察方法。以下用另一个例子来进一步说明如何运用定量方法发展归纳式理论。

  二、归纳式理论举例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大学校园里使用大麻的情形,是当时大众传媒经常讨论的议题。有些人无法接受大麻普及的程度,另一些人则鼓掌欢迎大麻。我们感兴趣的是:为何有的学生吸食大麻,有的学生不吸?一项在夏威夷大学所做的调查为解答这个问题提供了资料。

  在研究这个问题的当时,关于吸毒的解释有无数种。譬如,反对吸毒的人常常指出,吸食大麻的学生是因为课业成绩不佳而转向毒品,借此逃避大学生活的考验。另一方面,支持吸毒的人则经常说,他们在寻找新的价值观,他们说:吸食大麻的人已经看透了中产阶级价值观的虚假。但是大卫·竹内(1974)对来自夏威夷大学的资料的分析表明,上述解释并不成立。吸大麻者和不吸大麻者的学业成绩不相上下,两组人对于发扬学校精神的传统 活动的参与度相差无几,两组人融入校园生活的程度也相同。

  但两者之间也有差异:1)女性吸大麻的可能性比男性低;2)亚裔学生(占了夏威夷大学学生很大的比例)比非亚裔学生吸大麻的可能性低;3)住家的学生比起租屋的学生吸大麻的可能性低。上述三个变量分别对是否吸大麻都有影响。住家里的亚裔女生中,只有10%吸大麻;对比之下,在外租屋的非亚裔男生中,吸大麻的比例高达80%。在研究者找到解释之前,首先发现了一个有力的吸毒模式。在这个案例中,解释的方向非常特别。研究者不是解释为什么有些学生吸大麻,而是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不吸大麻。假设所有学生都有动机尝试毒品,研究者提出,差别就在于阻止学生吸毒的社会约束各有不同。

  总体而言,美国社会比较能容忍男性的越轨行为。譬如,如果一群男子喝得醉醺醺而喧闹不休,我们常常说,只是兄弟情谊或者只是寻欢作乐而已;如果一群女子也如此,我们就会认为难以接受。美国有句俗语“男孩终究是男孩”,但是对女孩就没有类似的俗语。因此,研究者推论女性吸大麻所要承受的压力比男性更大。女性的身份就是阻止其吸大麻的一种社会限制。

  和家人同住的学生显然比在外租屋的学生受到更多的限制。主要原因不是机会问题,而是住在家里的学生更依赖父母,因此更有可能因为不守规矩而受到更多的惩罚。最后,在夏威夷,亚裔亚文化迫使亚裔比其他族群更重视规矩,因此,亚裔学生如果被捉到吸大麻,将会蒙受极大的损失。

  所以,社会约束理论为吸大麻的差异提供了解释。学生所受到的约束越多,吸大麻的可能性就越低。再重复一遍,研究者在进行研究之前并没有想到这个社会约束理论,他们是通过考察资料才产生了这个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