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3 22:38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一、翻译策略研究的新认识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在接触翻译理论之前,最早接触的跟翻译有关的知识就是翻译策略研究。例如我们在本科期间上过很多翻译课程,譬如英汉互译、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汉翻译技巧等等,这些课程其实都是在教我们怎么去做翻译。后来随着我们开始学习各种理论,会发现理论和实践的距离越来越远。有学者甚至认为,“怎么译”的问题早在30年前都已经解决了,但我个人觉得并非如此,其实当下我们还是可以用语料库的方法去做翻译策略研究,而且这个领域其实是非常适合我们初涉语料库翻译学的新手们。
二、实证翻译研究的“方法论起点”
很多人都说翻译学是一个跨学科研究,其实不管它是不是跨学科研究,我们的研究属性基本上都包括了两个层面,论文大概也都会包括这两个维度,即思辨和实证。
1.思辨研究
思辨研究是基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比如,我和我的博士生一起梳理了行动者网络理论翻译研究的来龙去脉及对翻译学的启示,所写的论文已经收到了《中国翻译》的用稿通知,应该会在2023年发表。这篇论文就是纯粹以概念和理论来切入探讨如何做翻译研究。在性质属性上,我们把行动者网络理论和布迪厄的社会实践论做了一些对比,探究社会翻译学或者具体来说是行动者网络理论能为翻译研究做什么,有哪些著名的有效的理论方法。例如,我们研究“网络黑箱”“行动者”等理论和概念对翻译过程研究、翻译产品研究和技术翻译研究有什么启示。这些都是一些思辨研究。
2.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需要通过对数据进行观察,通过我们的经验来超越一些理论无法发现的量化的或质性的特征。不要以为只有量化研究才是empirical(来自经验的),其实质化研究也是,但是我们今天讲的都是量化为主。
好的实证研究,其实也是基于概念研究的基础之上的。比如你去统计译者的翻译策略,而翻译策略的分类标准就需要有理论做指导。所以我们有时候对于理论如何划分,可能就要介入别的理论。它可能是翻译学的一些理论,也可能是语言学。比如说我们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启发下,研究译者是如何翻译情态和情态意义的转变,此时就需要融入concept research(概念研究)。也就是说,好的实证研究离不开思辨,也离不开理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在谈到语料库研究的时候,很多人又把它叫做基于语料库的研究。因为它是在语料库的基础之上结合别的学科理论而开展的。
做实证研究其实有一个核心,即要做理论的检测,验证假设。这也是一个提出研究假设的过程,把一个模糊的研究假设具体化成清晰的研究问题,通过若干个研究问题把这个研究假设给撑起来。
比如浙江大学的梁君英教授的团队,他们提出了一些假设:交替传译是否比同声传译简单?译者在做交传的过程中认知负荷是否比同传要更加轻松?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一些语料库的参数去验证,去发现它们的简化特征是否存在显著性的差别。如果存在显著性差别,是否能说明同传的这个语言更加的简化?因为同传的压力认知负荷大,所以语言都用重复简化的方式来消解认知负荷。他们提出三个参数来验证,结果得出了一个跟大众直觉相反的结论,即同传没有交传的认知负荷大,同传词汇可能会更复杂一些。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假设。
相对于社会科学来讲,目前的翻译研究很少提出一些很有意思的研究假设,这就导致了相关量化研究不那么丰富。其实做文学研究也是这样,文学研究也可以用这种量化的手段去做,此时我们就是在做数字人文了。而当前文学研究基本上是以思辨研究、理论阐释为主,没有较多较好的量化研究,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对文学提出一些有趣的假设。所以我经常跟学生讲,苹果落到牛顿的头上,他能提出万有引力的假设,而落到我们普通人的头上,我们就把苹果给吃掉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缺少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的慧眼。
上一篇:博士论文修改的三个关键部分
下一篇:博士论文开篇第一段的五种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