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7 22:44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今天我们主要从学术论文本身的写作规范和标准来谈一谈,从本质上讲,学术论文就是用文字、数字和图表等,将有关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和结果,用书面方式向其他人公布的一种信息传递形式。从它自身的形式来看,一般的学术论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标题、摘要、关键词、序论、正文、结论,最后是参考文献,当然有的学术论文里还包括一个简短的致谢部分。那么学术论文为什么要标准化、规范化呢?主要是为了方便一个学科共同体内部从业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下面我们一个个展开来看一下:
#01标题
一般来说,文章的标题应该用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要符合编制的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比如我们一个主标题,反映了这个论文研究的理论的路径,那么副标题就可以进一步的来说明这个论文它需要限定的某个研究的方向,或者某个研究的视角,对主标题进行补充或者限定。题目要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写词、字符、代号,同时也不要出现结构式或者数学式。题目要有诱读力和震撼力,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吸引力,不能太过平实。题目要与文章的内容相符,避免出现文不对题或题不对文的现象。再有,题目与文章内容的风格也应一致,比如这个例子:原题目是《中华典籍翻译中意象转换的难点与方法——以<诗经>中植物隐喻意象的英译为例》,它非常繁杂,既有主标题也有副标题,里面的关键词“意象转换”、“诗经”、“植物隐喻”、“英译”混杂在主副标题里面,让人读了之后没有简洁清晰感,或者没有那种明确问题感,但经过编辑与作者进行沟通之后,重新凝练的题目就定成了《<诗经>植物隐喻意象英译的难点及解决策略》,这样的标题就非常明了简洁,而且还能体现出这篇论文的核心问题。
#02摘要
学术论文的摘要写作,我们不能引用,不能有注释,不能加评论,也不用图表和非公认公知的符号和术语,不能引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以“摘录要点”的形式报道出作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和比较完整的定量及定性的信息,一般需要对文章的写作背景、研究的思路、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结论进行铺陈式的叙述。所以这种报道性文摘的摘要叙述,它应该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它是一个完整的三四百字的小短文,一般用第三人称写作。但我们在搜索稿件的时候,常常会看到有的学者喜欢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比如说“本文论证了什么,通过什么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观点......”,有的甚至是说“本人什么......”,这些都体现了作者对摘要的规范性的认知不是特别充分。所以说在底线的要求上,尤其文科学术论文的摘要写作,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从独立性来看,摘要是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说,而不是第一人称的主观的陈述。所以摘要里面需要杜绝一些词语,比如“本文认为”、“作者认为”之类的主观的陈述。
▶从自含性来看,摘要是精彩论点的浓缩表达,所以不要出现“通过什么的研究得出什么的结论”这类的机械句式,与其这样,不如把我们到底是怎么研究的,结论又是什么用第三人称报道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
而在高端的标准上需要我们把摘要写的像短文一样,可以单独而又自足地被阅读。在这一层面上,人家看到我们的摘要之后,就基本上可以了解到整篇文章的价值如何、表述如何、观点如何,进而产生让人家继续读我们论文的期待。
我们来看一个摘要的修改过程,原来的摘要里面出现了一些字眼,比如说“在...什么基础之上”、“描述了”、“分析”、“如何从”、“并结合”、“来探析”、“并从”、“深入思考”,这一连串的词语,好像他的确是有一定的思维逻辑的,但是这种“逻辑性”并没有对问题进行充分说明,在摘要的写作中作者本身的学术观点的表达并不明晰,显得非常啰嗦繁杂。
而经过修改之后,这些词语基本上是没有了,所以显得整个摘要更加流畅,相对来说,自含性、自明性已经体现得很不错了。
#03关键词
从定义上来说,关键词是为了便于做文献索引或者检索而选取的,能够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一般的文章的关键词不能少于3个,一般是3-5个,具体到底是3个还是4个还是5个,需要作者自己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
有的文章可以根据标题的表达,从标题里面提取出关键词,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关键词都要从标题里进行提取,有的关键词还可以在文章的论证过程中,从文章具体的小标题也就是文章的一级标题中进行提取。很少有关键词是从文章内容中的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去提取的,如果这样的话,它的代表性就不强了。再有,关键词的提取不是对论文题目的简单拆分,比如说这篇文章:《中国端午赛龙舟习俗的渊源与发展》,假设作者在这里,他列出了5个关键词:“中国”、“端午”、“赛龙舟”、“渊源”、“发展”。我们看一下这样的提取方式是否合适?先来看一下关键词提取在学术论文写作方面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具备自明性,切忌使用指向太宽泛的词语,比如说我们输入“中国”,在文献检索网络上去搜索,可能很难检索到我们需要阅读的那篇文章。再比如“端午”是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那么研究端午节的文章也是汗牛充栋的,同时“赛龙舟”“渊源”“发展”这样的关键词指向也是比较宽泛,也是无法通过这个关键词来找到你所想要阅读的文章的。
▶构词合法性,关键词切忌生造概念,不要随随便便造出一个前人没有论及或者没有得到承认的概念。
▶要有学科的区分度,学术写作都是就某个学科范畴来写的,所以关键词的提取要体现出各自学科的归属性。让人一看我们的标题、摘要、关键词就知道我们是从事哪个学科领域的学者。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关键词的提取一般是研究文章主题的核心概念,论证过程的分析概念或者是研究对象的具体的名词。这样我们把握关键词就更有指向性和明确性。
#04序论
序论有时把它叫做序言,有时把它叫做“问题的提出”或者“提出问题”。序论是学术生论文的开头部分,序论的内容包括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范畴、背景等等。我们在写序论的时候应该开门见山,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或者让它成为摘要的注释,有的作者把文章的摘要就放在序论中构成其一部分,这是不合适的。同时序论里也要避免公式推导和一般性的方法介绍。
一篇好的学术论文在开头的序论部分应该确认问题并进行文献评述,如果有必要还可以进行方法的介绍。序论就承担着问题提出的这样一个责任。提出问题,肯定要进行文献的回顾。我们研究个问题,不是凭空来进行论证的,应该说我们任何一个问题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的,既然如此,我们肯定要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既要综也要述,我们对前人研究的成果(文献)进行搜集、分析、整理、评议。这种综述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综合分析能够找到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或者前人研究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或者形成与前人研究不同的看法、观点,或者可以对前人的研究进行证伪。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文章的新意建立在我们对前人的文献进行充分了解并对其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新的研究视角,新的研究理论、新的研究方法。这样期刊编辑在看到这篇学术文章的时候,基本上就可以确定它是否具有新意,是否值得进一步把它读下去。序论在文章中占比虽然不大,但它却起到了一个开场白的重要作用。不要小看这个环节,如果序论么没写好,那么下面的文章的几个部分,基本上也就没有很大价值。涉及序论的时候,我们通常进行文献的梳理和文献的使用,那么文献梳理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说选题的问题意识来源于对文献的阅读和分析,问题意识是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基于既有的研究而发现的问题。因此梳理文献的目的在于:
▶梳理所选问题的历史发展脉络
▶充分肯定前人所做的学术贡献
▶要发现前人研究中的问题,为自己的研究找到突破口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文献的梳理是一篇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没有很好的文献梳理,就不会有很好的提出问题的机会和能力。如果我们对学科史不了解,那么对前人的研究、贡献还有不足也就没法了解。所以我们在前人的研究中,发现问题与不足,才能有助于我们从学术研究和实地调查中来找到前人没有触及到的一些关键点,发前人之未发,就需要我们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找到突破口,这样我们才能达到文献梳理的目的。
而文献的筛选肯定要聚焦与我们的文章主题,我们在寻找前人的文献时,也不是说随随便便找就可以,必须要选取与自己所研究的问题和所采用的理论框架相近的研究文献。再就是选取发表时间比较晚,年代较近的研究文献。因为发表时间比较晚,年代较近的这种文献,比如说五年之内的或者八年之内的,它最能够体现我们这个研究问题,它学术前沿的一个状况。如果我们的文献梳理还是停留在二十年以前,或者是改革开放七八十年代的文献,那就说明对学术前沿的关注不够,因为现在学术研究的发展速度是比较快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所以我们的视野要放宽,当然对于一些比较经典的研究文献,是可以把时间推长的,比如说有的是民国时期,有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那种比较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献,相对而言,可以放宽限制。还有,选取那些被研究者引用频度较高的研究文献,就是说营养程度较高的研究文献,它具有比较强的参考的价值。当然,这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有的时候可能我们研究的方面,跟引用频度较高的文献并不对路,那就需要看它的标题、摘要、结论,进一步确认是否要引用这篇文章。另外,文献的筛选可以选取学术刊物上的研究文献。一般来说,要尽量选取办的比较好的期刊,比如说核心期刊上的一些研究文献。当然,也不一定的全是核心期刊上的,有些非核心期刊上也会发表很多优秀的文章,如果是在我们的文献筛选范畴之内,也可以恰当选取。我们在写学术论文的时候中,必须要经历文献筛选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提高我们的效率。学术写作它是不是一个自说自话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对话的过程。文献的筛选可以避免作者在写作时闭门造车,在寻找、筛选参考文献的过程,就可以把自己纳入一个存在的学术系统中,利用前人研究的成果,借助一些有意义的公认的概念和理念,规范的来表述自己的见解。
有时候序论中还进行必要的方法介绍,研究方法之所以在学术了论文中非常重要,是因为科学研究不仅仅是重结论,也看重是研究过程。因为只有知道了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具体的操作步骤,才能够对一项研究的科学性进行评判。我们对这个研究方法进行怎样的介绍,可以对人家的研究进行启示。尤其是人文学科的研究,我们有的时候可能会根据学者的不一致,或者根据研究材料的设计规则的不一致,或者对实地调查情况的不一致,在研究方法上存在差异性,但是我们对方法的介绍是有必要的。总的来说,方法介绍的原则是:
▶复制性,让别人知道我们这个方法,它具有复制性,允许有经验的研究者能够再复制这个研究。
▶评量性,要使专业社群(学术共同体)能够具备足够的信息来评量研究方法的效度。
对研究方法的介绍就有这样的一些好处,但是有的时候研究方法不一定要在序论中介绍出来,根据我们的情况,可以相应的进行选择。
#05正文
它是论文的核心部分,要集中表现作者的研究成果、作者对问题的分析、对观点的论证等。正文中应该集中论述作者的创见,而不要重复一般性的常识。不同学科的学术论文,研究的选题、研究的方法、分析论证的过程、获得的结果、表述的方式都有比较大的差异,因此对内容不做统一的要求,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找出一个大体一致的格式。
▶层次标题
层次标题是指文章题目外的不同级别的分标题,各层级标题都要言简意赅,同一层级的标题尽可能使用相似的结构,比如说“排比”式标题表述方式,就是说词或词组类型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关,语气一致。每个层级的不同的标题,都必须要围绕着文章的主题,体现出相近性或者一致性。
▶图表使用
图表使用要求简约、明智。现在很多人文社会科学的作者,他逐渐更多地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不像原来局限在单纯的定量或者定性的研究里面,其实两者结合起来也是学术发展道路上所呈现的趋势。这个时候,图表数据的采用可能要多一点,但是它的使用原则要体现必要性。如果我们文章中的数据多的话,使用图表就可以让文章的数据显得比较规范,比较简约。比如说涉及到一个统计数据的时候,有的可以用曲线图,有的可以用柱形图,有的可以用饼状图等等来呈现,这样根据我们的需要,用图表的形式来显示是很有必要的。还有趋向分析或交互作用宜用图表来呈现,说得再多不如用图表一目了然。但是我们的图表不要喧宾夺主,一般来说文科的写作,文字仍然是主体,如果一篇文章内容里面60%以上都是图表,肯定是不合适的。另外,图表的使用原则要展现出它的理解性,基本上不看文字叙述,就能知道我们要说什么。当然一般来说,我们的图表在呈现出来之后,还要进行相应简明的文字叙述,图表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来展现论证会更全面一些。
▶文稿主题
文稿的主题要呈现出以下特点:主题的意义,主题的适时性,主题表达是否充分透彻?文稿的论点是否明确?论点的科学性,论点和论点之间的关联性,论点是否具有创新性?论据的可靠性如何?充分性如何?论据之间它是互补还是矛盾的?如果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肯定会对文章主题及论点的论证带来负面影响,再就是论据是否比较新?如果用一些非常陈旧的论据来论证论点,是没有太大的说服力的。
#06结果和讨论
现在我们文章的写作都要呈现出结果和讨论。结果和讨论也是构成一篇文章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准确、简明、完整、条理。有的时候还要指出该研究中的不足,说明有哪些方面可以值得继续探讨。
结果和讨论,我们有时候把它叫“结论”,它常常是在读者还没有阅读全文前,想对论文的观点和价值有大体的了解时,连同“摘要”一并浏览,所以结论我们要写得简洁有力,既不画蛇添足也不草率收尾。“结论”的写作是建立在前文写作基础之上的,更多的时候它充当起对文章内容的总结,尤其是对文章主题、理论起到深化、升华的作用。比如,我们在写一个相对微观的话题的时候,我们的结论部分就要通过前文对微观问题的研究,来展现出我们研究的一个大的视野。所以具有“以小见大”作用的文章,这里的结果和讨论部分就更显重要了。
另外,结果和讨论要注意避免以下情况:
▶讨论的长度与结果的清晰度之间,往往存在着负相关性。也就是说,讨论过长反而是会使读者在理解研究结果时不得要领,抓不住核心。
▶结果和讨论不要扯太远,以所得的研究结果进一步的推论为原则。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应明确、简洁、具体、合理,而不是“需要进一步研究”这种说了等于没说的笼统话语。
▶陈述研究的弱点,对其研究的结果的影响,以及具体的改进之道。
就是我们“自我反省”的时候,需要对研究的弱点进行一个简单的说明,还有以后需要从哪些方面去努力,但是也不要过于谦虚把它写成“道歉式告白”,这样也不利于全文整体的效果呈现。毕竟能在好的期刊上发表的文章,都是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的,而作为文章的作者也要有充分的自信。
#07致谢
它不是学术论文主体不可缺少的部分,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致谢一般出现在文章结论的后面,致谢一般用括号把它框起来。它是作者对该文章的形成作过贡献的组织或个人予以感谢的文字表述。语言内容要实在、诚恳、恰当、简短。
举例来说,比如某博士研究生发表了自己的学生论文,那么这个学生从选题到写作,到结论到调查,都是作者自己完成,但导师的整个过程中里面进行了点拨,对这个学生完成论文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那么他要写致谢,就感谢某教授对该文章在调查和写作过程中所做的指导。非常简单的两三句话,表述清楚即可。而作为期刊,近几年在版面允许或者在论文整体的结构允许的情况下,把致谢保留下来,作为一个小的构成部分,也是可以的。
#08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一篇文章必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写作过程中肯定要参阅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就产生了参考文献,所以参考文献标识出论文写作的主要思想资源和材料来源。另一个方面,它表现了作者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表现了作者对学科前沿的把握程度。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注释和参考文献是不一样的,注释是对文章中某一概念或者某一观点,所做出的说明式或者补充式或者延伸式的注解,它不在参考文献的范畴内。比如文章正文中间有一组数据,这个数据一般我们不用参考文献把它反映出来。看注释就知道数据来源是哪里。可以在文章的页下做一个注释,或者说这个数据是来源于某实地调查,或者说这个说数据来源于第二手材料。再比如,对文章中某个词语进行进一步说明,也可以做注释。
但是参考文献中所列出的一般来说,仅限于(实引)作者直接读过的,或者参考引用过的其观点的、公开发表的文献。所以参考文献一般它主要是学术性的、阅读性的参考文献。一般来说,直接引用的文献,在论文里要用双引号(“”)把内容引出来,就是说这句话是对原文的引述,然后在参考文献里面作注。如果我们是在对原文作者观点进行消化和理解之后,而做出的重新表达,这个时候也可以做参考文献,但这种参考文献是不能用双引号的,可以在文献中写参见某某某,这也是引用的一种方式。而未公开发表的资料、网络资料、古籍文献一般不做参考文献,这些一般只做注释。注释在很多的期刊里面,它可以紧紧跟在引用的内容之后,用括号标明出处或者是标注在当页的脚底,也就是页下注。
我们在列参考文献的时候要精当,要有代表性,不可随便凑数。一般来说教材、字典、词典不宜做参考文献,从参考文献的编排来看,我们现在国内的期刊参考文献的编排顺序有的是不一致的,有的采取顺序编码制,有的采取著者年份制,具体采用什么样的文献编排,要看我们所投期刊本身的要求。要注意文献的编排的格式,与我们要投稿的刊物一致,不要遗漏或者多出参考文献。因为这恰恰能体现出我们对期刊的认可,同时也呈现出我们对该期刊的投稿诚意。而作为期刊编辑在受到我们文章的时候,他一定也是非常舒适、满意的。从整体上就有一种愉悦感,当然如果我们文稿的内容是符合所投期刊的要求的,就更加能够促进该期刊对我们文稿的接受程度。参考文献在引用时,尽量引用较为新近的,一般为近5年的参考文献,当然一些经典的参考文献则另当别论。非常经典的文献照样可以引用,但前沿性的研究成果的文献,最好是5年以内的。
好,以上是围绕“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与标准”展开的个人分享,下一节我们再说说“学术论文的投稿问题与技巧”。
上一篇:扎根理论论文文献综述的写法
下一篇:质性访谈的三个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