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投稿咨询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1117599@qq.com

写作指导

C刊论文现象研究的七种问题情境

时间:2023-12-01 21:22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对于普通作者来说,在缺少理论积累的情况下,自己更应该从现实世界、真实世界出发进行论文选题。从现实世界、真实世界出发,也就是从现实观察到的现象出发,从中确定值得研究的学术问题。这个道理不难理解,但很多作者并不清楚:到底什么样的“现象”可以纳入论文选题?在C刊论文中,这样的“现象”主要有七类。接下来,为大家一一介绍。

  一、消极型/破坏型现象

  顾名思义,“消极型/破坏型现象”指的是那些只有消极意义、具有较大破坏性的社会现象。这类现象如果不加以控制,只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因此需要加强研究、强化治理。

  比如,村“两委”换届选举活动是农村政治生活的重要表现,但有些地方存在恶性竞争,以贿选方式操纵选举过程。这一现象破坏了基层民主生态,影响了农村选举的有序发展,消极意义明显,需要探讨其贿选操纵选举的形成机理和约束办法。详见再如,在法庭审判中,虽然有一整套程序和规则来维持、实现审判的秩序,但从现实审判看,一方还没说完就被另一方打断(插话),这一现象并不罕见。上述“打断”,是对法庭互动秩序的“破坏”,不利于法律尊严的捍卫。因此,研究法庭话语秩序的“破坏”现象,同时具有语言学和法律上的重要意义,可以纳入论文选题。

  相关范文

  《村“两委”选举中派系贿选现象研究》(《政治学研究》2015年第1期)

  《法庭话语打断现象与性别研究》(《当代修辞学》2015年第1期)

  二、超常现象

  “超常现象”与“消极型/破坏型现象”相反。这里的“超常”,可直接理解为“超越常人”。这一现象不具有负面意义,而是指那些客观存在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值得提倡的“超前”现象。正因为其“超前”,奔走在时代前列,所以它与同时代更为常见的寻常现象相区别。同时,“超常现象”不是“不正常现象”,所以不将其归为“消极型/破坏型现象”,而单独作为一种问题情境。

  比如,为了救亡图存,近代很多中国人选择出国留学。在留学生群体中,有一些人先后或同时留学两个及两个以上不同国家。这就是一种超常现象。首先,为了救亡图存而出国留学,涉及民族大义,是一种积极现象,值得提倡。其次,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民生凋敝,在这种情况下,依然有条件出国而且能去多个国家留学的中国人,更为难得,他们都是时代的弄潮儿。研究这一群体,有助于深化理解“近代留学”这一历史现象。

  相关范文

  《近代中国一人留学多国现象研究——基于数据统计的分析》(《现代大学教育》2016年第5期)。

  三、辩证型现象

  辩证型现象,说的是同一现象包含多方主体,且不同主体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不同,出现众所纷纭的社会局面。这类现象主要如下四种情形。

  一是不属于同一系统的不同主体之间的分歧现象。比如,在如何看待“超级中学”的问题上,不少媒体持负面立场,认为它破坏了当地教育生态。然而家长和学生却不以为然,还是希望就读这些学校。甚至其他学校也不断到这些学校取经,地方政府照旧支持超级中学。这就引出一个辩证型现象:“超级中学”到底是值得肯定的学校标杆,还是应当纠正的应试教育“标本”?

  二是系统内部地位对等的不同主体间的分析现象。比如,各大高校同属高等教育系统,地位对等。但是一所高校如果更名,往往会引发其他高校的连锁反应。后者或反对前者更名,或自己也跟进申请更名,从而让高校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

  三是系统内部地位不对等的不同主体间的争议现象。比如,教室安装摄像头一事,始终存在争议。学校管理者认为安装摄像头有利于开展管理。师生却认为,在安装了摄像头的教室里活动,自己像是“蹲监狱”,个人隐私无从保证。这里,学校管理者和师生属于学校内部的不同主体,他们对“摄像头”的看法不一致,且学校管理者属于强势的一方,师生属于弱势的一方,双方的地位并不对等。

  四是基于多面性,从已有方面的反面提出假想。比如,学界普遍认为,母语持久影响二语的学习与使用。但在实际研究时,人们多关注母语如何影响学习者错误性质的二语表达,很少关注其在正确表达中的作用与表现。也就是,母语对二语学习具有正反两面的多重影响。既然已有研究更多关注其负面影响,那么,我们就可以从负面的对立面(也就是正面),研究其积极影响。这也是从辩证角度研究“现象”问题。

  相关范文

  《“超级中学”现象演化的制度逻辑——以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黄冈中学为例》(《教育与经济》2016年第5期)

  《大众化以来我国高校大面积更名现象研究———基于双轨制的视角》(《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年第3期)

  《教室摄像头的注视现象研究——以萨特的他者理论为视角》(《电化教育研究》2015年第12期)

  《语言概念能力假设与外语学习者的“隐性不地道现象”》(《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年第4期)

  四、新兴现象

  新兴现象,就是研究新近出现的且具有重要意义的那些现象,特别是研究对象的新趋势与该对象原本的基本属性存在矛盾的现象。就论文选题层面而言,这一问题情境有两个要点:一是该现象是新出现的,二是所出现的这些新现象具有重要性。

  比如,原本大学非常注重公益性、非营利性等基本属性。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力量持续影响大学的办学理念,出现了市场化、产业化、商业化、等新的高等教育景观。上述景观是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新现象,同时这些现象让大学越来越像混合机构,传统公立、私立等二分法受到挑战,大学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界限也变得模糊。像这样自身很重要、新出现的现象,就可以作为论文选题的问题情境。

  相关范文

  《大学公私界限日益模糊:全球现象与动态特征》(《复旦教育论坛》2015年第4期)

  五、失衡现象

  “失衡”也就是不再均衡,出现偏颇。存在“偏颇”的现象,当然需要进行研究。具体来说,“失衡现象”主要如下两种情形。

  一是物质与精神失衡。物质与精神疏离是现代社会的突出问题,影响着人的生活质量和精神价值的实现。比如,农民外出打工收入增加后,就让孩子读更好的学校。但当地经济落后,财政状况不佳,政府支持的公办学校办学条件一般,不能满足富裕起来的农村家庭的教育需求。于是,这些家庭便舍弃离家近的公办学校,转而将子女送进收费不低的私立或离家较远的县城学校。“富百姓、穷政府、弱学校”反映的正是物质与精神失衡这一问题情境。

  二是主体表现与社会期待失衡。即社会对特定主体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或标准,但该主体的实际表现却低于人们的预期,二者存在失衡现象。比如,对于参加体育竞赛的运动员,人们都希望他们赛出水平,力争第一。即使因实力不济而失利,至少也要在比赛中斗争昂扬,表现出顽强的精神面貌。然而,有些运动员在比赛中,出于各种目的而“主动求败”。这就与社会的正常期待相失衡,成为一个有待研究的疑问。

  相关范文

  《“富百姓、穷政府和弱学校”现象及教育治理》(《开放教育研究》2015年第6期)

  《体育竞赛中“主动求败”现象解析》(《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

  六、“游离”现象

  “游离”现象,针对的是那些表里不如一的反常现象。从表面上看它是这种状态,但实质上却是另一种与之相反的状态。因为其状态飘忽不定,所以称之为“游离”。这里为大家三个例子,分别是“好而不用”“占而不坐”“心不在焉”。

  先看“好而不用”。众所周知,跨国洗钱危害极大,反洗钱制度也从单个国家立法走向统一的国际立法。不过,尽管多数国家都认可跨国洗钱危害很大,也认可反洗钱制度的必要性,但一些国家只是“象征性采纳”反洗钱制度,即只采纳而不执行。这便需要探讨“好而不用”这一“游离”现象的成因。

  再看“占而不坐”。大学图书馆占座现象,十分常见。由于座位有限,“先到先得”成为分配座位的主要规则。但有些学生“占”下了座位,且迟迟不见真人现身。而那些“后到”的学生虽然就在现场,但也无法直接使用那些被“占”的座位。这就构成了“游离”现象,即“占座”表示自己有使用需求,无需求何必占座?占了座却不现身,座位白白闲着,其他人也无法代为使用。

  最后看“心不在焉”。阅读文章时,人们应当专注于所读内容,早点儿完成阅读任务。但实际上人们阅读一段时间后,注意力就出现游离,眼睛虽然可能还盯着眼前的文字,但思绪早就飘到所读文字之外的其他地方上去了。像这样表里不一的“游离”现象,就可以纳入论文选题。

  相关范文

  《反洗钱制度“象征性采纳”现象的原因分析———基于转型国家的实证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16年第7期)

  《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的博弈分析》(《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年第6期)

  《阅读中的“心不在焉”现象及其研究方法》(《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年第4期)

  七、“过山车”现象

  “过山车”现象,说的是特定周期内事情的发展大起大落、反差很大,不同时间节点的表现或状态呈现出一种戏剧化效果。这一现象的非常态性,对应着问题治理的必要性;现象的戏剧化,对应着问题的有趣性。二者相加,决定了此类现象可以纳入论文选题。

  比如,大学教师都希望自己能评上更高的职称。于是,评上某种职称前,教师们非常努力地写论文、搞研究,学术产出效率很高。可一旦评上了自己理想的职称后,一些教师便放松对自己的工作要求,写论文、搞研究的动力、欲望明显减弱,学术产出效率显著下降。职称评定前后大学教师学术产出的明显反差,已经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需要引起重视并展开研究。

  再如,网络的广泛普及,让不少事件迅速成为热点话题,任何人都可以围绕它发表看法。与此同时,受信息全面程度的影响,人们看到的可能不是事件真相的全部。之后,随着披露出的更多信息,人们之前所发表的意见可能“被打脸”,进而修正自己的看法。相应地,网络舆情也会出现戏剧性的反转。事态发展无常,恰好与论文选题“答案未知”这一属性相吻合,使得“过山车”现象可以作为论文选题的一种问题情境。

  相关范文

  《象牙塔里的“过山车现象”:大学教师职称评审前后学术产出的实证研究》(《高教探索》2015年第10期)

  《网络舆情反转现象中的“参照点效应”——基于对“大学生掏鸟窝获刑十年半”微博舆情的研究》(《新闻界》2016年第7期)

  八、小结

  以上便是运用“现象”开展论文选题的七种问题情境。当然,这七种问题情境,只是初步为论文选题提供了可用的问题素材。通过观察得到“现象”,只是选题的第一步。但更关键的是:通过观察得到了这些“现象”后,如何才能从中提炼出符合规范、表意清晰的学术问题?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以后单独成文予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