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2 22:12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我们经常说,写论文要夹叙夹议,使用引用,不能主观论述。但很多作者写到最后,又提出疑问:“我引用了这么多,投稿后,期刊编辑又让我删文献。”这就引出一个问题:论文写作时,到底什么时候必须使用引用?什么时候可以不引用?有的人可能会说:“这还不简单!当你写的是个常识时,就不必引用。当你呈现的是别人的观点,就要引用。”
这话儿,说得并不完全正确。因为有些作者根本区别不了什么是“常识”,什么不是“常识”。即便是同一个知识,张三可能觉得是“常识”,李四却觉得不是“常识”。此外,“别人的观点”跟“常识”也可能存在交集。比如“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个道理连小孩子都知道,属于“常识”。但这个观点是我们自己发现的吗?不是的,而是我们通过书本或其他渠道得知的。按照前面的说法——“别人的观点,就要引用”,当我们真的使用引用去表述“地球围着太阳转”时,恐怕多数人又会觉得多此一举。
因此,观点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是常识或不是常识,并不是判断论文使用引用或不引用的直接标准。我们需要转变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围绕核心期刊已刊发的思辨论文、质性论文、量化论文,我们归纳总结出文献引用的五个情境,供大家参考。
一、向前人致敬
“向前人致敬”说的是,写论文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的,出于对前人的尊重和肯定,我们有必要在论文中以原始引用的方式向他们致敬。虽然前人在特定领域所做的学术探索及其成果,有的可能早已成为学科内部的常识或共识,但这些知识作为一种技术性规范或“铺路石”,应当在后人的使用中,以文献引用的方式不断传承下去,不断确立其学术层面的崇高地位。“向前人致敬”而使用引用的典型方式,就是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变量选取,以及论文中的其他源头性信息。
上述文字,出自思辨论文《贫困治理中的政策依赖行为及其矫正——基于激励理论的分析》。在该文第二部分,作者围绕“福利依赖”做文献综述,并呈现了四种观念,且每一种观念都使用了引用。这些引用,对应文献①到⑧。下图是这些文献的具体出处。
从上图可以看出,这些文献都较为久远,且有些文献观点可能大家并不陌生,但该文仍然坚持引用,把它们纳入到自己的文献综述中,就是因为这些引用属于这一领域的代表性观点。在文献综述中使用这些引用,体现对应的文献出处,其实就是向前人致敬。
上面这些文字,出自另一篇思辨论文——《翻转课堂的本土化困境与游戏化策略》,写的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雏形”,论文在这里使用了引用。这些信息都属于事实性信息,在文中不使用引用、不提供出处似乎也行。但论文作者之所以坚持使用引用,坚持提供文献出处,就是因为这是最早意义上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人类教学史上意义重大。通过引用提供信息来源,其实就对上述教学行为历史地位的确认和承认,同样属于向前人致敬。
相比思辨论文,质性和量化论文使用引用“向前人致敬”,突出表现在论文的研究方法、变量选取等部分。
上述文字,出自质性论文《MOOC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机理——基于中国大学MOOC平台16位教师学习者的扎根理论研究》。该文在介绍开放式编码程序时,使用了引用。而文献[15],指向的是“Strauss,A.Qualitative Analysis for Social Scientists[M].Cambridge,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扎根理论是常见的质性方法,很多人都知道使用这一方法需要三级编码,而三个阶段的编码程序,相关领域的作者也很熟悉,但这位作者仍然使用了引用,而且引用的是扎根理论的提出者之一——施特劳斯的著作,这也是向前人致敬。而且此处引用该方法提出者的文献,也便于更多读者理解及合理使用扎根理论,这也是一种学术传承。
上述文字,出自量化论文《数字经济、要素配置效率与城乡融合发展》。在变量选取环节,很多作者会以“我们专业普遍都是选择这几个变量”为由,而觉得没必要使用引用。而这篇论文的作者,则如实地使用引用,交代了自己所用的这些变量到底来自于哪些人的研究。往大里说,这里的引用体现了对论文写作“论必有据”的遵循;往小里说,这里使用引用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尊重。
二、进入读者知识盲区
“进入读者知识盲区”说的是,当论文写作所论内容属于读者的知识盲区时,这时必须使用引用,以便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说明。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去写论文,只要写论文,都是奔着“发表”或“与人交流”(比如课堂上布置的论文小作业)的目的去的。
既然如此,论文写作就要有读者思维,明确自己的论文受众到底是谁。要根据受众的知识基础,而不是自己的知识基础,去判断要不要使用引用。如果所写的论文超出读者的知识基础,形成知识盲区而影响其阅读理解时,这时就要使用引用。如果没有形成知识盲区,论文本身尚处于读者的知识储备范围内,则无需刻意使用引用。只有这样操作,才能体现“常识”的相对性,或者说“是不是常识”因人而异,从而更好地促进知识交流。
“常识”具有相对性,同样,“读者知识盲区”也具有相对性,因此很难在一篇文章里穷尽所有的知识盲区。所以,这里我们仅以“特殊术语或下定义”为例,借助相关论文来“读者知识盲区”情境下的文献引用。
上述文字,出自思辨论文《制造群众: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逻辑》。这里提到一个术语——“大脑中的轮子”。多数人看到这个术语,如果不看原文,多半一头雾水,不解其意。为此,该文使用引用予以呈现,解释了上述术语的含义。这正是考虑到了读者的知识盲区。如果此处不做任何引用,读者就可能质疑这一概念的可靠性。如果不做引用,即使论文作者自己对该术语做了解释,读者也未必能接受。
三、牵涉反常识
“牵涉反常识”说的是,论文写作时“用到反常识知识,去做下一步推导”,或者论文本身在论述中得出了反常识观点。现实中,人们更愿意相信符合自身经验的那些事实或观点。如果出现了与之前经验不符的情况,人们很难在一开始就完全接受。而为了让人们相信反常识,相信论文下一步推导的合理性,相信论文得出的反常观点是可靠的,就有必要使用引用强化论据。
上述文字,出自量化论文《数字经济、要素配置效率与城乡融合发展》。此处,论文针对“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直接效应”,推导自己的研究假设。该文最终提出的研究假设1是“数字经济能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从字面上看,这一假设有些反常识。因为在很多人印象里,农村居民似乎离“数字经济”很遥远,甚至很多人连上网、智能机都不会用,数字经济会拉大城乡差距,而不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与上述认识不同,该文作者使用引用指出,农村居民具有后发优势,反而能享受到更多的数字红利,这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这样一来,该文的研究假设1便讲得通了。另外,充当假设论据的文献[14-18],其实也有些“反常识”。如果不是文献里这么讲,可能我们还意识不到农民居民具有后发优势。,总之,上述引用一方面起到了“借助反常识知识做下一步推导”的效果,另一方面所得出的反常识观点,因为有了这个引用,而更容易让人接受。如果缺少这些引用,或者不做任何引用,论文的接受度会大打折扣。
对于思辨论文来说,“牵涉反常识”而使用引用,往往体现为论文中的“转折”或“强调”。比如,《贫困治理中的政策依赖行为及其矫正——基于激励理论的分析》一文的前言部分,这样写道:“然而,政府的政策干预虽然可以引导一个国家跳出贫困陷阱,①但每一种政策干预都可能导致新的问题,②政策依赖便是其中之一。”这句话使用了引用①和②,且①和②表达的是截然相反的情况。如果说“政策干预引导国家跳出贫困陷阱”比较符合人们的生活经验,那么“每一种政策干预都可能导致新的问题”,便有些反常识,而且相比前面的内容,后面这些表达转折的文字才是该文强调的重点。
四、澄清模糊地带
“澄清模糊地带”说的是,面对文中那些模糊不清、答案未知的问题,论文写作时需要对其进行澄清,且只能使用引用进行澄清,而不能自说自说、自我认为。这个道理,并不难懂。凡是存在争议的地方,只有借助引用,才能提供客观依据,有了客观依据,读者才会相信论文言之有理,从而认可你的分析以及你的的观点。
上述文字,出自质性论文《民宿创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与理论逻辑:基于扎根理论分析》。在介绍“民宿”的定义时,论文作者使用了引用。当然,这个例子之所以放在这一条里使用,而没有放在前面第二条使用(那条曾围绕“特殊术语或下定义”展开介绍),是因为这里所说的拟下定义的“概念”的性质,跟第二条提到的“概念”不同。本条所说的“概念”与“模糊地带”相对应,指的是目前尚无权威定义的那些概念,而不是虽有可靠定义但读者却不知道的那些概念。
回到上面的例子。关于“民宿”的定义,目前说法不一,谁也说不清到底什么是“民宿”,因而属于“模糊地带”。而论文要想提出自己的定义,首先就需要先使用引用,交代已有的那些尚不完善的相关定义,之后在综合各方观点的基础上,才能提出自己的定义。只有这样操作,所得出的定义才可能比前人的更完善,读者也会因为“更完善”而不那么苛责,也就更可能认可这个定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澄清模糊地带”需要使用引用。
五、强调事实细节
“强调事实细节”说的是,论文出于论证的考虑,而需要在文中强调特定事实的相关细节。正因为是事实的“细节”,而非笼统的“事实”,所以往往需要使用引用。“细节”可能很琐碎,比如务必精确、不容有误的时间节点或数字信息;“细节”也可能是那些虽然客观存在,却不那么容易被发现,难得被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论文中的那些专业实例。前一种“事实细节”,使用引用可以彰显论文写作的严肃性,后一种“事实细节”,使用引用可以体现论文写作的严谨性。
在质性论文《民宿创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与理论逻辑:基于扎根理论分析》的前言部分,该文有这样几句:“2018年中国民宿数量达16.98万家,全年投融资超50亿元,线上交易额突破200亿元,较2016年增长4倍。……。[2,3]”这里的有关民宿发展的各项指标数据具体是多少,是在哪一年达成的,都需要使用引用。只有提供了引用,明确了出处,才能证明这些数据所言非虚,是实打实的,是非常严肃地向公众出示的。
再如,在思辨论文《翻转课堂的本土化困境与游戏化策略》中,该文作者在给出一定观点时,经常在观点后面紧跟着使用引用,提供一些事实细节。比如,“总的来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起正面推动作用。美国和马来西亚学者的两份元分析报告都指出,翻转课堂在不同学科和各个教学阶段的适用灵活性良好,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并为他们带来有意义的学习体验。[21][22]”。其中,第一句话是该文作者所持的观点,后面提到的美国和马来西亚的报告,则是两个引用。它们是论文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而找到的两个十分贴题的国外案例。而对照该文结尾的参考文献列表,我们又会发现文献[21]和[22]都是外文一手文献,并不是道听途说的,从而避免了外界的质疑。
六、小结
以上就是我们归纳总结的文献引用的五种情境,即向前人致敬、进入读者知识盲区、牵涉反常识、澄清模糊地带、强调事实细节。当然,并不是说只有这五种情境才需要引用。实际上,论文写作需要使用引用或必须使用引用的地方,肯定很有很多。本文只是针对“常识不需要引用”“别人的观点才需要引用”等寻常认识,做了一些不同的回答。
上一篇:跨学科研究的四种必要情景
下一篇:依据问题点确定论文逻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