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0 23:37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选题是论文写作的前提。选题质量如何,很大程度决定了论文能否成功发表C刊。但是如何在某主题方向下挖掘一个自己能研究且具有发表价值的选题,成为很多作者的难点。模仿优秀C刊论文来策划自己的选题,不失为一种选择。那么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C刊论文选题模板呢?下面我们着重探讨。
简单的数学定理“一个点能发散出无数条射线,而两个点能确定一条直线”,即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论文选题模板的思路。仿照该定理可得出,一个概念能发散出无数个论文选题,而两个概念能确定一个论文选题。所以为了提高易模仿性,我们从上千篇C刊论文中选出了十几篇题目中包含两个概念的优秀范文,并总结出五种易模仿的论文选题模板,供大家在策划论文选题时参考。
一、两个概念之间使用“与/和”等连词的选题模板
(一)选题模板1-1:概念1与概念2的比较
这一选题思路的重点在于两个概念的比较。类似研究有很多,如《理性分析与感性效果之间的差异》《生活质量与社会质量:一项有关理论和方法论的比较研究》《内创业员工与独立创业者创业特质比较》等等。
从上述范文我们可以看到,进行比较的两个概念可以是,(1)某一过程与结果涉及的两个辩证概念。比如第一篇范文中的“理性与感性”,作者对听音乐过程中涉及的“理性分析”以及听音乐感知结果中的“感性效果”进行了差异比较;(2)衡量某种状况涉及的两个互补概念。比如第二篇范文中的“生活质量与社会质量”,文中提到,有学者认为相比社会质量,生活质量在反映社会状况时具有局限,但真的是这样吗?作者通过比较这两个概念的理论及方法,得出了不同结论;(3)某个概念下两个易混淆的主体。比如第三篇范文中的“内创业员工与独立创业者特质”,作者提到,在谈到“创业者特质”时,很少有研究区分初次创业(独立创业者)与二次创业(内创业员工),但二者是存在区别的,需要进行区分。
(二)选题模板1-2:概念1与概念2并协发展的关系审视
这一选题思路的重点在于研究两个概念在某种条件下发生的协同发展与变化。类似研究包括《工业化后期背景下生态化与贫困化的阶段性审视——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少年宫教育与学校教育并协发展的轨迹——中国少年宫教育变迁的新制度社会学分析》《大众的崛起与民主的衰弱——政治哲学意义上的大众传媒与商议民主的关系》等等。
从上述范文我们可以看到,在研究两个概念发展与变化时,这两个概念需要暗含某种条件下的联系,包括不限于(1)某一发展要求下两个常被讨论的概念。比如第一篇范文中“经济发展要求”下常被讨论的生态化与贫困化概念,这两个概念的研究是平行的,但与经济发展都具有一定关联。(2)某一制度变迁下常规概念及其替补的非常规概念。比如第二篇范文中的“少年宫教育”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制度下的常规概念,但在学校教育外,少年宫教育作为替补的、以及被允许的非常规概念。(3)某一趋势发展下两个相似的概念。比如第三篇范文中的“大众传媒”与“商议民主”,作者提到大众民主与公众民主常作为相似概念而未区分讨论,但随着传媒的发展,公众民主逐渐替代大众民主。
(三)选题模板1-3:概念1与概念2的关联分析
这一选题思路的重点在于研究两个概念的关联性。类似研究有很多,如《国之交缘何民不亲?——中德经济依存与民众好感度的非对称性分析》《论科举知识的格式化与科举制度正义属性的关联性——基于罗尔斯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视域的分析》《传媒与犯罪的相关性解构与重构》等等。
从上述范文我们可以看到,进行关联性研究的两个概念,可以从如下角度出发进行选择:(1)从现实角度出发,基于现实问题的两个概念。比如第一篇范文中的“中德经济依存”与“民众好感度”,作者通过现实数据分析发现,中德友好关系下,德国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并不高,因此对这种“非对称关系”进行了分析。(2)现实可感知的概念关联抽象不可感知的概念。比如第二篇范文中的“科举知识”与“科举制度正义属性”,科举知识(考试内容)是在现实中可举例的,而科举制度正义属性则相对不易感知。作者从“罗尔斯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将二者联系起来,也即研究科举考试内容与科举制度的正义属性有何形式或实质的内在联系。(3)取自前人研究的两个概念。比如第三篇范文中的“传媒”与“犯罪”,作者提到已有研究证明了“传媒与犯罪之间存在关联”,但未阐释清楚这种关联性的具体机制,因此值得继续研究。
二、两个概念之间使用“对/如何”等连词的选题模板
(一)选题模板2-1:概念1对概念2的影响机制
这一选题思路的重点在于研究某一概念对另一概念的影响。类似研究包括《高校扩招对婚姻市场的影响:剩女?剩男?》《媒体报道能否改变科学进程——对科学媒体化的反思》《意识形态何以提高经济绩效——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分析》《文学如何介入公共生活?——诗性正义与文学纪律之比较》等等。
从上述范文我们可以看到,进行影响研究的两个概念,可以从如下角度出发进行选择:(1)某一实践的长期影响。比如第一篇范文中的“高校扩招”与“婚姻”,短期来看,高校扩招会影响劳动力市场,而劳动力市场与婚姻市场又存在密切联系,所以长期来看,高校扩招是否会影响婚姻市场?作者展开了探讨。(2)某一现象扩展出的两个概念。比如第二篇范文中的“媒体报道”与“科学进程”,即是由“科学媒体化”这一现象扩展得出的。(3)某一抽象概念及其功能延伸出的另一概念。比如第三篇和第四篇范文中“意识形态”、“文学”即属于抽象、不可感知的概念,而根据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作者引入了“经济绩效”这一概念,研究意识形态是如何提升经济绩效的;同样,文学也不只有“文以载道”功能,文学来源于生活,是否也能反作用于生活?作者创新性地探讨了文学如何介入公共生活。
(二)选题模板2-2:概念1对概念2的评价
这一选题思路的重点在于研究某一概念主体对另一概念客体的评价。类似研究包括《纯文学批评话语对农村题材小说研究的遮蔽》《公众如何定义民主:理论分歧与实证测量》《民国学界对于历史统计学的认同与质疑》等等。
从上述范文我们可以看到,进行评价研究的两个概念,可以从如下角度出发进行选择:(1)观念认知误区涉及的概念主体和客体。比如第一篇范文中的“纯文学批评话语”与“农村题材小说”,作者提到纯文学在对农村题材小说批评时立场错位,因此对此展开研究。(2)某类群体与某一具有争议的学术概念。比如第二篇范文中的“公众”与“民主”,第三篇范文中的“民国学界”与“历史统计学”。在第二篇范文中,作者提到,“民主应该是什么”这一问题在学术研究中存在较大争议,且在现实中也造成了“公众认知的混乱”,因此值得对此展开研究。
三、小结
综上,我们按照题目中两个概念之间的不同连接词,对论文选题模板进行了分类介绍。其中,如果两个概念之间用的是“与/和”等表示并列的连词,那么说明这两个概念在论文中所占的比重大致是相当的;如果两个概念之间用的是“对/如何”等表示递进的连词,那么说明这两个概念在论文中所占的比重是有所倾向的。因此,参考这一简单原则,我们也可以更好地规划论文篇幅布局,从而更好地呈现一篇高质量的论文。
上一篇:英文文献引用格式
下一篇:论文讨论部分的写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