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6 22:56 所属分类:写作指导 点击次数:
研究问题是现实世界与意义世界的链接/映射。尽管我们的选题课程中提到,产生链接的方式有理论映射到现实、现实映射到理论,可以通过“个人与公共”等去推进二者的链接。不过在实际操作时,很多人仍然存在的困难是:“我”也知道要让“理论”与“实践”之间产生流动,然后才能产生“链接”;但关键是,“我”不知道理论怎么映射到现实、现实怎么映射到理论,“个人”怎么与“公共”产生链接。
这就让问题回到了“链接的链接”上。也即,若要回答“理论”与“实践”如何链接,需要先回答——作为一种研究对象的“链接”,其本身是如何发生的。在哲学家海德格尔看来,“存在于世界”先于主客分离。人总是与特定的社会物质实践缠绕在一起,我们自己、他人和其他事物在一个关系整体中缠绕。这里的“缠绕”,约等于“链接”。基于海德格尔的上述思想,学者Jörgen Sandberg和Haridimos Tsoukas合写了一篇名为Grasping the Logic of Practice: Theorizing Through Practical Rationality的学术论文,里面提到“通过实践理性进行理论研究的两种策略”,即寻找“缠绕”(Searching for Entwinement)、寻找“临时中断”(Searching for Temporary Breakdowns)。尽管上述“策略”是针对“组织与管理科学的理论发展”而提出的,但它们与本文所要探讨的“理论与实践的链接”,具有高度相似性。因此,我们借助这篇论文提到的策略,结合科研选题的相关话术,尝试就理论与实践的“链接的链接”作出初步的回答。受篇幅所限,本文仅参考“寻找‘缠绕’”这一种策略的五个步骤展开分析。
一、从人与他者的缠绕中确定研究主题
“理论”与“实践”建立链接的目的,是为了提出研究问题。要提出研究问题,得先有一个研究主题。选题课程中提到,来自意义世界的理论概念、来自现实世界的实践现象,都可以作为研究主题。不过,本文所说的研究主题,特指以社会物质实践为出发点,从实践现象中确定研究主题。当然,实践现象有很多,这里所说的实践现象,特指体现了人与他者“缠绕”的实践现象。这里的“他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甚至只是一个观念,只要它与“人”相关并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即可。
按照这样的标准,“教学”就可以作为研究主题,因为“教学”首先是一种实践,而且它体现了人与他者的“缠绕”,比如现实教学中“教师”与“教材”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相比之下,如果把“教师”这个词作为研究主题,则逊色很多。虽然现实中的“教师”的确与他者存在各种关系,但至少从字面上看,“教师”这个词没有直接体现出自己与他者的缠绕,因此不如“教学”这个主题。
二、关注上述主题中的人所参与的活动
在第一步初步确定研究主题的基础上,第二步聚焦研究主题所指向的人及其活动。当然,“人”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关注这个“人”所参与的互动,以及这个“人”为了什么特定的目的而从事这一活动。关注“人”、关注“人”所参与的活动及其活动目的,有助于站在社会性交代看问题,它引导“人”通过特定的活动来实现特定的目的,并规定了社会所允许的可采用的活动方式,从而把“个人”和“公共”链接了起来,为提出一个公共问题打下基础。
比如,我们回到第一步提到的研究主题“教学”上。跟“教学”相关的人,首先是“教师”。“教师教学”又指向什么活动呢?我们可以把“教师教学”聚焦到“教师有效教学”这一活动上。为什么教师要“有效教学”?这一活动要实现什么目的?如果追问起来,就需要从中小学教学改革、学生减负等层面去回答其目的。于是,我们把“教师有效教学”与“学生减负”建立了联系。当然,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教师有效教学”还需要依托特定条件。这是第三步需要继续思考的。
三、聚焦上述活动通过什么条件而得以完成
人参与特定活动,需要特定的条件作为依托,比如使用特定的工具。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条件”或“工具”并不是随意确定的,而是根据活动的目的或与其他条件的参照关系而确定。比如,“教师有效教学”,所追求的是“应当有效地教学什么”,所关注的是“教学应该教什么”,而非只关注“有效地教学什么”“如何有效教学”。
因为,如果单纯只讲“有效教学”,那么就可能出现如下状况:教师有效教学,既可以有效地教学人类文明精华,也可以有效地教学价值不大甚至完全垃圾的知识。因此,“应当教什么”就是“教师有效教学”所依托的重要条件。假如不考虑或直接缺失这一条件,那么“教师有效教学”就不足以成为“有效教学”,而沦为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教师有效教学”这一活动也就不复存在。也即,“条件”把“有效教学”与其他教学活动区别开来,并赋予“教师有效教学”以独特的定位和身份。
总之,“聚焦特定活动通过什么条件而得以完成”这一步,其价值就在于揭示该活动存在的意义。也即,没有意义的活动是不值得研究的,更不可能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四、从参与者的角度思考上述活动的“卓越标准”
第三步曾提到,“条件”把“有效教学”与其他教学活动区别开来,并赋予“教师有效教学”以独特的定位和身份。这句话展开说就是,特定活动自身具有区别于其他活动的固定标准,这些标准决定了哪些内容或话题对该活动是有价值的,哪些则是价值不大的次要信息。从做选题、提出研究问题的角度说,我们当然要关注那些“有价值”的信息,忽视那些价值不大的次要信息。这就需要我们从参与者角度,思考对应活动的“卓越标准”。
何为“参与者”?何为活动的“卓越标准”?此处仍以“教师应当有效地教学什么”为例,展开说明。这里的“参与者”即为“教师”,也就是我们要把自己也当成“教师”中的一员,从“教师”的角度去审视“应当有效地教学什么”。这里的“卓越标准”,是指对教师而言,他们怎么判断“教学应当教什么,不应当教什么”。比如,有的教师认为,“教科书写的什么,自己就教什么,把教科书里的知识完完全全教给学生,就是教师应当进行的有效教学”。但是,凭什么直接认为教科书里的知识就全是人类文明精华?显然,直接把“教科书的既有内容”作为“应当教学的内容”,这是一个失败的教学操作。
尽管如此,上述失败的操作也为我们探索积极的“卓越标准”提供了启示,即“教师应当关注教科书的内容选择,而不能盲从”。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关注成功事物来探索活动的卓越标准。当“教科书的内容选择”被识别为“有效教学”这一活动的“卓越标准”后,就为选题提供了特定的关注点,比如研究“教科书内容的确立与有效教学的风险”。而且这一关注点不同于其他教学活动的关注点,可以确保潜在研究问题的创新性。
五、聚焦上述活动与其他活动的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第五步不是必须的。有时进行到第四步,理论与实践就已经实现完全链接,顺利地提出研究问题。假如到了第四步还未实现完全链接,我们再继续进行第五步。如果说前四步基本上是在“活动”本身所圈定的范围内进行操作,那么第五步则开始超出“本活动”,而关注该活动与其他活动的各种关系。
也就是,从一个更大范围去审视该活动所依托的更复杂的条件,以及相关条件赋予该活动以更多的独特性。这些独特性,就隐含着“缠绕”或“链接”。对这些独特性的深入思考,就是对理论与实践间“链接”的探索。当然,抛弃研究范围上的区别,这一步所依据的原理与前面几步大同小异,我们不再举例展开。
六、小结
以上就是科研选题通过寻找“缠绕”,链接“理论”与“实践”的五个操作步骤。当然,上文仅就五个步骤作了大概交代,中间略去了很多理论细节。五个步骤之所以可行,就在于它自始至终都在以“寻找‘缠绕’”为名义,还原一个包含理论与实践、主题与问题的整体性“关系网”,侧重于分析“关系整体性”到底是如何产生的。这五步如果继续归纳,则可进一步概括为三个要点:(1)活动的目的是什么,牵涉哪些他者或条件。(2)什么样的活动方式是卓有成效的,有哪些成功的“卓越标准”或失败的“参照点”。(3)从“卓越标准”或“参照点”中,确定自己选题的关注点。
上一篇:论文格式规范指南
下一篇:研究生投稿核心期刊三要诀